算理教学:指向深度学习

2020-04-23 09:35王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算理加减法调动

王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可能择要呈现知识脉络,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透彻。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说理”,通过适时、适度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掌握数学本质。

教学案例一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根据计算法则的教学,可以先出示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和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然后出示小數加减法的另一种特殊情况,即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如9-0.82=( ),有三种对策:一是点退位,二是0上有点记作9,三是调动生活经验揭示算理。经过调查我们认为,在这三种教学策略中,前两者只关注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想尽办法让学生机械式记忆,但未能清晰地表达算理,唯独第三种策略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将已有的认知经验迁移到新问题中。在此,教师进一步提出,题目中被减数的个位上拿出一个“1”,这个“1”怎么用?学生一时迷惑,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个“1”相当于人民币中的什么?学生就会说相当于1元钱。好,这样就水到渠成了,首先把这个“1”转化为10个1角,紧接着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经验来演示,拿出1个1角变成10个1分,整个过程就借助元、角、分的概念,将十分位、百分位不够减的问题解决了。

这个典型的例子告诉我们,通过调动生活经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把知识的内在机制、抽象的转化过程表达清楚。如果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学生理解这些是非常困难的。这也说明教师通过已有经验揭示算理后,学生才能学得明白、学得透彻。

教学案例二

计算1000-567=( ),通常是把1000分成( )个100、( )个10和( )个1。有教师看了这道题就摇头,认为学生如果去做肯定会失分的。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解题的算理压根儿就没弄明白。那解题的对策在哪儿?教师研究发现,在整数教学的时候,可用人民币作为载体,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到了四年级又来了小数计算,如1-0.567=( ),通常是把1分成( )个0.1、( )个0.01和( )个0.001。学生在掌握了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的算理后,这道题的得分率就高了。这说明,学生在做题时会自然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问题中,所以说算理教学是经得起检验的。

教学反思

从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而教师通过调动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的认知经验,从而引导学生学着“说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当然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生生间的思维碰撞,往往也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教师应及时将这些“智慧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运用。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这么算,让学生从中领悟数学的真谛。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算理加减法调动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图画里的加减法
数独驾到
响鼓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吗
单词加减法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