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彬, 胡 瑶, 王佳君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21世纪是一个崇尚融合创新发展的新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概念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家日趋关注教育与网络的结合。2010年,国家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将教育信息化归入国家信息化推进的整体规划之中,同时也必须创新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推进网络课程教育体系的全面建设[1]。在此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网络课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学习成为可能[2]。网络课程以其高质量和灵活的适应性,赢得很多学习者的青睐[3]。网络课程在中国现代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学界对于网络课程展开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增多,目前网络课程研究现状如何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本研究旨在全面深刻地揭示中国网络课程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推动中国网络课程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研究人员从论文的发表数量、研究主题、文献来源和支持基金四个角度着手,通过对2000-2019年近20年间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以中国网络课程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研究,针对中国网络课程的研究现状、变化趋势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科学、客观、系统、具体的分析。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平台,以“中国网络课程”作为主题进行检索,以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为检索时间,对2000-2019年近20年来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以中国网络课程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进行检索、统计与分析。在这基础上经由人工校对,剔除博硕士论文、会议报告、图书年鉴、百科词典以及报纸评论等干扰性文献,最终确定有效文献的数量共计2077篇(由于本研究收集的2019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只截止至2019年5月31日,2019年论文数量不能反映全年论文发表数量,所以暂不列入分析范围)。年度文章发表详情如图1。
由图1可知,2000-2019年每年发表相关文章分别为2000年3篇,2001年17篇,2002年26篇,2003年42篇,2004年68篇,2005年76篇,2006年102篇,2007年115篇,2008年139篇,2009年153篇,2010年163篇,2011年132篇,2012年165篇,2013年156篇,2014年158篇,2015年152篇,2016年160篇,2017年118篇,2018年118篇,2019年14篇。自2000年至2010年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的学术论文数量则稍微下降;2012年至2016年基本维持在2011年下降前的较高水平,且于2012年达到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最高值165篇;2017-2018年则又出现下降趋势,且2017年和2018年持平。
与此同时,本研究经过检索、筛选和统计,发现2000-2019年近20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中国网络课程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共计284篇,分布详情如图2。
如图2所示,国内核心期刊刊发论文具体数量分别为2000年2篇,2001年4篇,2002年14篇,2003年13篇,2004年23篇,2005年16篇,2006年18篇,2007年15篇,2008年21篇,2009年21篇,2010年26篇,2011年18篇,2012年24篇,2013年14篇,2014年17篇,2015年15篇,2016年10篇,2017年6篇,2018年6篇,2019年1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峰值与所有期刊发表论文峰值基本接近,也是出现在2010和2012年。
2000-2010年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渐趋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世纪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与课程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国网络课程的应用也随之增加,网络课程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其中指出教育信息化对于促成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要创建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国家开始重视网络课程的建设[4]。在该规划的指引下,学界对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日益重视。自2012年起至2016年,关于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的数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17年和2018年关于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虽有下降但仍过百。由此可见,一方面,学术研究对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会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例如在《发展规划》出台前几年,相关研究呈明显上升态势。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于学术研究的指导性作用极其明显,例如2012年国家网络课程建设相关政策出台后,相关研究结果均处于较高水平。
图1 国内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学术论文各年份分布图
图2 国内中国网络课程研究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各年份分布图
图3 国内核心期刊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学术论文发表分布图
随后,研究人员对国内核心期刊上的关于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汇总,详情如图3所示。
研究发现刊出论文数量最多的前五名核心期刊分别为《中国电化教育》 (117篇),《中国远程教育》 (43篇),《电化教育研究》 (36篇),《中国成人教育》 (13篇),《开放教育研究》 (10篇);而其它各核心期刊刊出论文的数量均在10篇以下,且大多分别为1-2篇,共计65篇。由此可见,各类不同期刊仍以自身期刊学术研究的特点来选取刊发相关论文,核心期刊大多为与教育信息化、网络课程、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及教育相关的学术期刊,其它各核心期刊对网络课程关注度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这个结果是由于学术期刊本身的学术特点导致的;另一方面,部分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科研,轻教改”的刊文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课程相关成果的发表与推广。
本研究在对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之后,进一步对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关于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角度:1)网络课程本身的平台开发和建设,如邹应贵等学者提出了设计网络课程的整体结构范式不仅要做出个性化设计,还需要从学习实践的角度出发考虑[5];2) 网络课程学习者研究,如欧阳旭东针对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提出应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能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6];3)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方式、手段和改革,如柯和平、李文莉和莫民认为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单一套用某一种教学模式,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从而最优化地实现教学效果[7];4) 网络课程资源,如沈学杰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网络课程资源的运用进行了研究[8];5)网络课程的评价,如张永第和胡宇红认为建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构建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9];6) 针对网络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如谭晓燕以《建筑构造识图》课程为例对互联网时代高职网络课程在线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10];7)从建构主义等理论出发分析网络课程的建设和网络课程的教学,如邱阳和杨云涛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网络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并提出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分为四个维度,即学习过程、技术和资源、组织方式、学习效果[11]。其中以网络课程本身的平台开发和建设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了从其它六个角度为研究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共计1 447篇,占比69.67%;其次分别是以网络课程的学习者为主题的学术论文268篇,占比12.90%,以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方式、手段和改革的学术论文167篇,占比8.04%,以网络课程的资源为主题的学术论文66篇,占比3.18%,以网络课程的评价为主题的学术论文59篇,占比2.84%,以针对网络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38篇,占比1.83%,以从建构主义出发分析网络课程的建设和网络课程的教学为主题的学术论文32篇,占比1.54%。虽然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相关研究是国内各研究人士关注的热点,但研究过于集中于网络课程本身,如平台开发和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方法等,网络课程资源等,而对于网络课程的实践环节和评测等环节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网络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继续进行检索和相关统计,并对国内关于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的文献来源前40名进行分析。国内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学术论文文献来源主要分为八类,即师范类院校(21所)、综合性院校(5所)、理工类院校(5所)、医科院校(2所)、农林院校(1所)、军事类院校(1所)、广播电视大学(3所)、职业技术学院(2所)。国内中国网络课程相关研究主要来自国内各师范类院校,这说明随着国内教育界学者对于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关注度的提高,网络课程作为教学和学习课程的一大门类,其发展也受到各师范类院校的密切关注。各师范类院校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范畴展开积极的探索,日益充实中国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各综合性院校、理工类院校、医科院校、农林院校、军事类院校等本科院校虽然对于网络课程研究有所涉及,但其关注度却明显低于师范类院校。与此同时,可以明显地看出广播电视大学的论文发表数量超过了前面提及的某几类文献来源如军事类院校等。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以远程教育为主要授课方式的高等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丰富,其开展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基础日益扎实、手段日益丰富、方式日益多样。由此可见,网络课程研究的学者往往受到其所在单位学科特点的影响。网络课程研究与研究人员所在单位的教学特点、前期学科基础及支持力度息息相关。
表1 国内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学术论文支持基金分布表
随着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在研究广度、深度和高度上的不断发展,中国网络课程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基金项目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对中国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主题分析和文献来源分析之后,本研究继续进一步对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支持基金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学术的项目来源基金级别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国家级基金项目和省级基金项目。详情见表1。
由表1可见,支持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国家级基金项目共有6个,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社科、国自科等,这些基金项目支持下发表的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相关学术论文的总数达48篇,超过各省级基金项目合计19项支持下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44篇。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达到了2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具有示范引导作用,是为推动教育科学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为教育强国建设服务的。由此可见,自教育部印发《发展规划》以来,国家逐渐重视中国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并逐步加大投入帮助发展中国网络课程研究,而且国家层面也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推动中国网络课程研究。与此同时,各省市也通过省级基金项目努力推进中国网络课程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学术成果。其中,作为我国的教育大省,江苏、河南、湖南、浙江、四川和北京6个省份的研究投入和产出成果尤为显著;陕西、辽宁、海南、湖北、贵州和内蒙古6个省份也在各省份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不过,表1也显示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剔除前文提及的12个以省级基金支持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省市,中国大陆包括黑龙江、广东、江西、甘肃等19个省市并未出现有省级基金以支持中国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这说明不同地区对网络课程研究的资助力度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省市对网络课程重视不够。
相对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网络课程教学活动更加多样化[12]。实施网络课程不仅可以跟上信息化时代个体的学习方式变化,还可以促进校园实施课程的多元化发展[13]。因此,本研究以2000-2019年近20年间以中国网络课程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为分析对象,通过清晰明了的图表数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主题分析、文献来源分析和支持基金分析,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新世纪这些年来中国网络课程研究的发展现状。
研究发现,中国网络课程的相关研究逐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网络课程研究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坚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为我国网络课程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为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中国网络课程发展和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网络课程研究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刊文思路影响成果发表、研究热点分布不均、进行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人员等相对集中、支持力度分布不均等。这些对进一步深入开展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目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在今后网络课程发展中引起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网络课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