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在疫病传变和辨治中的重要性

2020-04-23 00:46柳思源王玉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包疫病中医药

柳思源,王玉珏,张 腾

张腾,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及跟踪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盟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从事心血管疾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Cel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Human Molecular Genetics等SCI收录论文38篇。编写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类专业英文版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读》(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主编)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得上海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各级科技奖励7项。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武汉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调查发现与一家海鲜批发市场有关[1]。通过对肺炎病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样本进行处理,并将分离出的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发现了一种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暂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研究显示,2019-nCoV基因特征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明显不同,2019-nCoV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家族中的第7个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加强监测并进一步调查[2]。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简称新冠肺炎。据新闻报道,新冠肺炎除引起肺衰竭外,其他器官也会受到病毒的攻击[3]。重症病人中除呼吸衰竭外,心脏衰竭最为严重和致命,国家第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4]明确指出,新冠肺炎病人的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强大优势作用,其中中医中药的参与能够明显缩短发热时间和病程,显著减轻病人不适症状,更为重要的是轻症转向重危症病例显著减少。现从疫病护心进行分析,以供同道参阅。

1 疫病犯心的中西医认识

本次新冠肺炎感染人数众多,传播范围广泛,在中医学中当属“疫病”范畴,应与“四时外感之病”完全不同,不应基于“普通伤风外感”,抑或者仅基于“温病”“伤寒”来讨论。明代医家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指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无论“寒疫”“寒湿疫”抑或“风温挟湿”,皆为疫毒(气)致病。新冠肺炎病位关键在肺,疫毒犯肺,咽喉为“肺之门户”,在早期可出现轻型、普通型,表现为咽干、咽痛、干咳等;挟湿则碍脾之运化,症见乏力、食欲减退、泄泻等;肺失宣肃,发为咳喘、气短,甚则转为重型,可致呼吸困难窘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疫毒传经入里,即可转至危重型,可出现心脏危候。目前因有限的新冠肺炎病理检查报告,虽尚未见病毒直接侵袭心脏的证据,但既往在SARS、MERS疫情中尸检结果证实35%病人心脏中可检测到SARS病毒RNA,而新冠肺炎病毒与SARS具有极高的核苷酸同源性,国家第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4]明确指出,新冠肺炎病人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2 见“肺”之病,知“逆传心包”之危

《温热论》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华岫云认为:“此处上受二字,即《内经》邪气在上之义。无论风温、湿温之时感者,邪从口鼻而入,抑或按伤寒所论从毛窍而入,其实二者亦皆互有,而总以从毛窍入者为多,南人中焦湿热素盛,一感温邪,即表里合一,遂似全从口鼻而入,亦不察之甚也”,本次新冠肺炎亦是如此,病人多素有中焦湿热,感受戾气,互感而发。而叶香岩所言“逆传心包”是在“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王士雄认为,之所以称“逆传心包”是相对“顺传入胃”而言,以“从脏传腑,从腑出腑,邪有出路,是谓顺”,而“以脏传脏,脏主闭藏,邪无出路,是谓逆”。肺主气而司呼吸,心主血而助血行;肺为“相傅之官”,心为“君主之官”,两者位置上相邻,功能上相互辅助;卫气通于肺而营气通于心,又因心属火而肺属金,生理状态下,本应为“火克金”,感受疫疠之气后,邪从卫分进入营分,从肺而反入心,《黄帝内经》言:“心为一身之大主”,心不受邪,心包络包于心之外而代之受邪,故称之为“逆传心包”,说明邪由肺入心与由卫入营,均为逆转病变。南宋苏韬光治时疫坏症以夺命散(又名复脉汤)取效即为后人治疗疫病危症常用的独参汤,《千家妙方》中引用的关幼波之加味解毒生脉散,也是针对此类病机而设置之处方,清营解毒同时强心护阴,亦有学者研究认为此方对于严重感染引起的炎症指标具有改善作用[5]。陆渊雷认为“逆传心包者,其病即所谓大叶性肺炎”,明确指出肺部感染可导致逆传心包。本次新冠肺炎之重型,除有咳喘、呼吸困难、痰鸣气逆等肺部症状外,尚有高热神昏、谵语烦渴、四肢抽搐等;如若伴有热盛伤及血络,热迫血行则出现吐血、衄血或发斑疹,舌象多表现为舌绛少苔或无苔,脉象多为沉细数或为浮大而数,如治疗不当或危及生命。第7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气营两燔证即是逆传心包之轻症,治以生石膏、生地、知母、水牛角、连翘、竹叶等清热凉血之品;严重者则为危重型之内闭外脱证,治以参附汤回阳救逆,加山萸肉敛阳补肾,煎汤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新冠肺炎恢复期也应该关注心阴之亏损,有助于疾病康复。但凡温热病后期,多致气阴两虚,田野等认为生脉散可用于新冠肺炎康复期的治疗,亦是“从心论治”之明证[6]。

3 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精准施治

纵观新冠肺炎病程,疫毒是主要病理因素,故国家及各省、自治区治疗方案中虽以“清瘟解毒”为主要治则,然“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贯穿始终,整体的、宏观的、传变的眼光审视整个疫病的发展传变,“因时、因地、因人、因机论治”指导疫情中具体的治疗用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精准施治”的特点。广东省谭行华拟定透解祛瘟颗粒(曾用名:“肺炎1号方”颗粒),本方由连翘、山慈菇、金银花、黄芩、苍术、人参等清心解毒、益气养阴之品组成,应用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冠肺炎病人轻症50例,1周后全部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其中咳嗽症状消失者占50.0%,咽痛症状消失者占52.4%,乏力症状消失者占69.6%,无一例病人转至重症[6]。截至2月12日,湖南全省总计确诊968例,中医药参与救治915例,占94.52%,中医参与后“治愈+症状改善”共739例,占参与治疗确诊病例总数的80.77%[7]。在武汉新冠肺炎中医治疗典型病例的报道中,有1例重症病人的治疗值得关注,现简述病案如下[8]:该病人于2020年1月13日入院,先后经吸氧、抗菌、抗病毒等治疗后,体温未见下降并出现谵语、神志不清等热入心营之症,立即予中药治疗(升麻、当归、芦根、薏苡仁、冬瓜仁、杏仁、金银花、连翘、鱼腥草、黄芩、防风、法半夏、紫菀、款冬花、生地黄、玄参、牡丹皮、大腹皮、白僵蚕、熟大黄、蝉蜕、片姜黄、生石膏、知母、红景天,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1剂后谵语未发作,6剂后热退身凉。处方中以安宫牛黄丸清心解毒、开窍醒神,辅以玄参、生地滋润被劫之心阴,效如桴鼓,使病人转危为安。另据新闻报道,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经过清肺排毒汤、化瘀解毒汤等中医治疗后,并未转向危重症,与未经中医治疗者相比,均未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疗法[9]。

此次抗疫战役中,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不仅体现了明显减轻发热程度,减少发热天数,改善症状的优势,更体现了早期干预,及时阻断病程,避免由轻转重从而降低死亡率的绝对优势作用,凸显了中医学“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知犯何逆而治之”的防疫抗疫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优势,本文重在为中医药抗疫提供一些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批评赐教。

猜你喜欢
心包疫病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