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建,高 莹,王 敏
患肢水肿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于卒中后下肢肌力减弱,肢体活动障碍引发静脉回流减慢和营养代谢障碍,导致患肢出现局限性水肿。如不加以重视或者失治,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区间为30~80岁,随机分为洛书九宫针法组、常规针刺治疗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卒中后偏瘫诊断标准,并伴有下肢水肿;②生命体征稳定;③心肺功能正常;④患侧下肢无明显皮肤病、瘢痕、破损等[2]。
1.3 排除标准 ①重度心肺患者;②急性期患者病情不平稳者;③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患者;④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康复治疗 两组患者均行醒脑开窍针刺法。穿戴弹力袜,每天除康复治疗外,穿戴时间尽可能长;抬高患肢,卧位时抬高患侧下肢保持高于心脏水平;在任何体位下主动或被动踝背伸训练。
1.4.2 针刺方法 ①洛书九宫针法组:顺飞九宫针法:从冬至到夏至,用用阳遁顺飞九宫的方法施术:即按照1坎宫(中极穴)—2坤宫(右中府穴)—3震宫(左章门穴)—4巽宫(左中府穴)—5中宫(石门穴)—6干宫(右复溜穴)—7兑宫(右章门穴)—8艮宫(左复溜穴)—9离宫(百会穴)的顺序施术。
逆飞九宫针法:从夏至到冬至,用用阴遁逆飞九宫的方法施术:即按照9离宫(百会穴)—8艮宫(左复溜穴)—7兑宫(右章门穴)—6干宫(右复溜穴)—5中宫(石门穴)—4巽宫(左中府穴)—3震宫(左章门穴)—2坤宫(右中府穴)—1坎宫(中极穴)的顺序施术。②常规针刺治疗组:患肢水肿选穴: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复溜、太溪、太冲等。常规消毒穴位,用50~75 mm毫针进针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两组均留针25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进行10次针刺治疗。
1.5 疗效评价 (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用软尺测量双侧小腿最大围度部位的周径,用(患侧周径-健侧周径)/健测周径*100%表示患肢肿胀程度的相对值。(2)根据肢体水肿恢复程度判定。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评级标准如下:治愈:患侧肢体水肿完全消失,双侧对比无差异;好转:患侧肢体水肿减轻,双侧肢体对比稍有差异;未愈:患侧肢体水肿无明显改善,双侧肢体对比差异显著。有效率=(治愈+好转)/总数×100%。(3)由专人进行盲法测量。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两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对比,P<0.01,洛书九宫针法组要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洛书九宫针法组有效率为93.3%,常规针刺治疗组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洛书九宫针法组疗效要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表2 两组结果对比
注:*表示P<0.05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患侧肢体水肿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陈以卫[4]通过研究发现,16.7%的偏瘫患者出现患侧下肢水肿。导致偏瘫肢体水肿的机制包括静脉回流障碍、继发性营养代谢障碍及中枢性神经麻痹等因素。偏瘫肢体水肿和肌力呈负相关[4],肌力越低,水肿程度越重,随着患侧肢体肌力的增加,肢体功能的恢复,水肿会逐渐减轻直至消退[5]。但如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甚则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6]。
选穴依据:人体内水液代谢有赖于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气化维系。《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学者们总结出: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脾[7,8]。
其本在肾《素问·水热穴论》提及:“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复溜穴为足少阴肾经经穴,其本义为通调水道、恢复水液之正常流动。其治疗水肿早有记载,如《千金方》复溜、丰隆,主风逆四肢肿;《铜人》复溜、神阙治疗水肿气胀满;《灵光赋》复溜治肿如神医,复溜穴行补法可增强肾的温煦气化功能,是治疗水肿的要穴、效穴。
其末在肺《气厥论》云“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肠鸣漉漉,如囊裹浆,水之病也。”中府穴为手太阴肺经的首穴,是肺金募穴,肺气汇聚、结藏之所,亦是肺经与脾经交会穴[9]。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中府穴是水饮精微从脾入肺的枢纽。针刺中府穴可肃降肺气,通调水道,使水饮精微从脾顺利进入肺,进而下输膀胱,使水肿尽去。
其制在脾《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脾脉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胕肿若水状也”。脾为土脏,土克水,扶土以抑水,章门穴归于足厥阴肝经,是脾之募穴,是脾之精气结聚之处,亦是脏气会聚之处[10]。气血精津液的运行依靠肝气的疏泄,脾胃之气的升降。当气血精津运行失常导致水肿时,针刺章门穴可疏肝理气,并可通过调治脾脏治疗五脏病,使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恢复正常。
膀胱、三焦协同利水消肿。“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膀胱气化失调,则水饮津液不能正常从膀胱排出,导致水聚体内引发水肿。中极穴为膀胱募穴,又是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针刺中极穴可补肾温阳,舒经通络,增强膀胱气化之功,使过多的水饮从尿液排出以消肿[11]。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五癃津液别》载:“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针刺三焦募穴石门穴,可增强三焦气化的功能,使津液得化,水胀得消[12]。
百脉之会 《针灸大成卷之三行针总要歌》:“百会三阳顶之中,五会天满名相同,前顶之上寸五取,百病能祛理卒中。”头为“诸阳之会”,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百会穴位于巅顶,归属督脉,针灸百会穴可鼓舞阳气、回阳救逆、醒神开窍、疏通经脉,从而能祛百病[13]。
针法讲义:“平治于权衡”是治疗水肿总的治疗原则,《张氏医通·水肿门》云:“平治权衡者,使阴阳各得其平也”。洛书九宫针法是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结合易经、河洛图中的阴阳相合,五行生克及象数理论,而创制的一种针法,可使人体顺应太极阴阳变化的法则,平衡阴阳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相传大禹治水所依图案就是洛书。九宫所配八卦为后天八卦,以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洛书九宫数的顺序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14,15]。
《易》之寓于医不外阴阳。《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16]”。洛书九宫针法正是基于阴阳相合,五行生克理论,从冬至到夏至采用顺飞九宫针法,从夏至到冬至采用逆飞九宫针法,使人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按语:《景岳全书》指出:“平治之法当如权衡者,欲得其平也。且如水胀一证,其本在肾,其标在肺……故治肿胀者,必求脾肺肾三脏。”洛书九宫针法以肾之经穴复溜穴、肺之募穴中府穴、脾之募穴章门穴、膀胱募穴中极穴、三焦募穴石门穴、百脉交会穴之百会穴为基础穴,以后天八卦配以九宫数,顺应太极阴阳变化采用顺飞九宫针法或逆飞九宫针法,平衡阴阳,通调水道,使气血津液运化输布恢复正常,下肢水肿尽得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