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申屠嘉俊 刘晨 詹强 崔太松 寇智君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屈颈的几率和强度增加,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1]。目前,颈椎病发病机制已由椎体、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等研究逐渐向骨骼肌转变[2-4],但针对骨骼肌退变与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于颈部后群肌[5-8],常忽视颈前肌群在颈椎活动中平衡前屈肌力和支持头颈重力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探穴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本院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 例,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8~65 岁;(2)能够配合治疗;(3)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脱落标准:(1)颈椎结核、肿瘤、前斜角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及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2)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3)精神异常不能配合;(4)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18~62 岁,平均年龄(40.75±6.36)岁。病程3~16 个月,平均(8.90±3.46)个月。对照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20~64 岁,平均年龄(42.12±7.20)岁;病程2~18 个月,平均(10.82±2.57)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取大椎、风池、颈百劳、天鼎、缺盆、手三里、后溪、曲泽、合谷。采用2 寸毫针常规针刺,使针刺部位得气,留针20min,并予常规拔罐。观察有无晕针、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治疗5 次/周,5 次为1 疗程,共2 个疗程。观察组:(1)寻找经痹点[10]:在手足三阳经、督脉、夹脊穴上触诊颈前、颈后肌群“经痹点”(结节、条索、紧张、疼痛等异样感),局部经痹点在寰枕筋膜、颈椎棘突或横突、上斜方肌、肩胛骨内上角、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上触寻,远端经痹点以手三阳经为主,在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附近逐一寻查,并用记号笔进行标记。(2)探穴针[10]具体操作:用碘伏棉签于标记的“经痹点”常规消毒,与皮肤呈45°快速进针1.5~2cm,并斜向里多方向探刺2~3 下,然后退至皮下左右、前后扫散10 次左右,直至针下无阻滞方可拔出。(3)拔罐治疗:用大小合适的抽气罐,对进针点进行拔罐,留罐约3~5min,取罐后消毒针口周围及治疗部位皮肤。观察患者有无晕针、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拔罐时注意避开神经血管附近的进针点。治疗2 次/周,2 次为1 疗程,共2 个疗程。
1.3 疗效评估 颈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1]:0 分:无疼痛,10 分:严重疼痛,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高。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12]:共10 个项目,每个项目10 分,颈椎功能受损指数(%)=(每个项目得分的总和/受试对象完成的项目数×5)×100%。0%~20%:轻度功能障碍;20%~40%:中度功能障碍;40%~60%:重度功能障碍;60%~80%:极重度功能障碍;80%~100%:完全功能障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JOA)[13]。治愈:颈肩部以疼痛、上肢放射痛消失,肌力Ⅴ级;显效: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明显减轻,肌力Ⅳ级;有效: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有所减轻,肌力Ⅲ~Ⅳ级;无效: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痛消失,肌力均无明显改善或者症状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形式表示,用χ2方法进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NDI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VAS、NDI 评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NDI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NDI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VAS(分) NDI(%)观察组 42 治疗前 7.58±1.26 43.09±5.71 42 治疗后 2.49±1.04*# 13.37±9.38*#对照组 42 治疗前 7.54±1.28 42.96±5.58 42 治疗后 3.76±1.09* 18.43±7.32*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愈显率86.05%,对照组愈显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据流行病学统计,CSR 占颈椎病发病率50%~60%[14-15]。临床以针灸、推拿、中药、康复、牵引、穴位注射等保守治疗多见[16]。正常脊柱平衡由椎体及肌肉等组织形成内外源稳定维持[17],不当运动及错误姿势会引起外源性平衡紊乱,颈椎外源性稳定不仅由后侧肌群维护,还有前侧肌群共同参与。当颈前肌群力量不足时,颈部则会出现前倾、前移的异常姿态,应力过高时易影响颈周神经、血管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18]。颈前肌群为颈屈肌,长期持续运动收缩会引起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减少及肌肉收缩力和耐力的下降,甚至肌肉萎废不用[19]。且颈前区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如颈动脉鞘、锁骨下动静脉、臂丛及颈横动脉等[20],在前中后斜角肌有C5~8 颈神经、T1 胸神经经过[21],长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感将加重局部血管和肌群收缩,从而导致血流减少、肌张力增高,机械压迫神经、血管影响神经传导和血供[18]。因而CSR 的治疗不能囿于颈部后侧肌群,单纯前侧肌群紧张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CSR 及产生类CSR 症状。
“探穴针法”为詹师受民间“刺络”“游走针法”及“苍龟探穴”“青龙摆尾”等针法启发,以“平秘论”[10]、中医经络、经筋及现代筋膜理论为指导提出的一种新型的中医针法,其本质就是“平衡”。经痹点是经脉痹阻点,它是经络经筋在外邪入侵、气血运行障碍,瘀血阻滞后表现出的局部条索、结节状物。“平秘论”中医为基础,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其平衡亦包括肌肉力学结构的平衡。通过对颈椎前后肌群、颈椎局部和远端经痹点的选择,并对经痹点不同方向的探刺、扫散、松解,引发脊髓的强烈反射,利用脊髓的神经、电信号来放松经痹点处肌肉的痉挛状态[22],降低局部紧张或挛缩肌肉的高应力,改善筋膜的延展性,增加弱势肌群的活动度,缓解压迫,使颈部紊乱肌肉重新排列,实现颈前肌群、颈后肌群以及颈椎前后肌群肌张力的动态平衡,帮助患者消除颈椎失衡所带来的不适感,使机体重新建立一种新的平衡,进而调动机体自我恢复机能。中医认为,颈部是督脉、手足三阳经脉上行的必经区域,且除督脉、足太阳经外,其余经络皆经颈前肌群。手阳明大肠经“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手太阳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其支者,从缺盆循颈”;手少阳三焦经“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足阳明胃经“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足太阳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少阳胆经“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督脉“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经络所在,主治所及”,针对性地探刺、扫散颈椎前后肌群上的经痹点,可以激发人体经络气血,调动人体内在的自愈力机制,调整到人体的“记忆模式”,使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的舒适状态。加之刺络拔罐放血再灌注疗法使新血再灌注,改善局部病灶缺血缺氧,加快新陈代谢和局部炎性物质的吸收,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祛瘀生新,最终改善神经血管压迫的症状。
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表明针刺、探穴针治疗CSR 均具有一定疗效,而两组组间比较后提示探穴针治疗CSR疗效更佳。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随访,无法得知远期疗效,同时探穴针的机理研究尚未完善,这也是探穴针基础研究的下一步研究目标。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