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材中“猜”字练习的教学思考

2020-04-22 20:37杨红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

杨红玉

[摘要]猜字是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与所学知识进行猜测学习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引导观察猜,启发联系猜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猜字兴趣,提升猜字练习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猜字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0-0096-01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较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安排了不少让学生猜字的练习。猜字是需要仔细观察发现才能猜出的,但是,在平常的猜字训练教学方面,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猜字的意义与价值,缺乏对猜字的必要指导,导致学生猜字能力普遍不高。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猜字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大胆猜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猜,猜对猜错都没有关系,以培养学生敢于大胆猜测的品质,从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如教学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一课时,作为一篇非注音课文,文中有许多学生不认识的生字,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猜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读懂课文内容:1.猜课题。教师在板书课题之后,可以让学生就课题猜文章内容;2.猜情节。教师读课文1-4自然段,让学生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3.猜结果。在学生猜完故事情节以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故事结尾处“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这句话中的“笑”字让大家猜猜它们在笑什么;4.比发现。在猜完故事内容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先把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比一比谁圈出的不认识的生字最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小敢于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大胆说出来);5.比谁猜得对。6.看谁猜得准。

教学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猜读,帮助学生养成了敢于句就生字字音大胆猜测的习惯,只有有了猜的勇气与胆量,才能促进学生猜字能力的逐渐提升。

二、引导学生观察猜

在统编语文教材的猜字习题中,有许多练习都配有相应的图面,这就需要学生在猜读的过程中能够仔细观察图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如在教学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一课的教学中,课后习题中提出了这样的猜字要求:

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一边观察带点的生字,一边观察生字下面对应的图画,再猜猜加点字的读音是什么。在学生观察以后,有学生这样说“蜗牛”的“蜗”是一个虫字旁,下面还配有蜗牛的图片,我是这样猜出它们的读音的。在“发芽”一词中“芽”字的猜读上,有学生说我认识“芽”这个字草字头下面的“牙”字,我又看到图片中的树木长出了许多新芽,我猜想这个词语就读“发芽”。在“草莓”一词中“莓”的认识上,一位学生说我看到了图片上有一個红红的草莓,“草”字我认识,我猜想另一个生字就是“莓”字。在“蘑菇”一词的认识上,有学生说这两个生字我都不认识,我认识“蘑菇”一词中“菇”字的下半部分“姑”字,再结合下面蘑菇的图片,我就猜出了这两个生字的读音。就这样,在学生的仔细观察中,学生们猜对了生字的读音,猜字的水平大大得到了提升,而且学生们在这连蒙带猜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猜字的乐趣。

三、启发联系猜猜看

在学生猜读过程中,不仅需要观察,还需要学生能够把文本上下文结合起来进行观察思考与发现,这也是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猜字练习的意义与初衷。

如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字词句运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材中安排了这样的练习:

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默默无语 少言寡(guǎ)语 自言自语

如何才能猜出这些四字词语的意思呢?仅靠对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猜猜看。在猜“自言白语”这个词语的意思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揠苗助长》一课中的“自言白语”一词让学生明白“言”“语”都是表示语言,话语的意思;“自言白语”就表示自己跟自己说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拓展相关的词语供学生猜想,例:不言不语、千言万语、只言片语、胡言乱语等等。这样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促进了学生猜字能力的提升。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