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业新 闫琦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第2节第23页例3。
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分为除法的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个小节,主要的内容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点,又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二是让学生深刻认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含义:等分和包含。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而两者都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会运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是建立在“平均分”概念认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学生虽然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品的实际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創设具体的情境,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分得同样多”与“每份分得有多有少”的实例,进行鲜明的对比,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深入探索平均分的方法,认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等分和包含。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尚处于思维的初级阶段,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探究过程中,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摆学具及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示问题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概括出数量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中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正确理解两种除法含义的区别与联系。
2.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并能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水果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块吗?
生:喜欢!
师:我们今天的探究就从糖块开始。(出示大屏幕:有3个小朋友,每人给5颗糖。)
师:已知条件是什么?
生:有3个小朋友,每人分给5颗糖。
师: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颗糖?
师:怎样列算式?
生:5×3=15(颗)或3×5=15(颗)。
师:为什么用乘法算式?
生:因为是求3个5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计算。
师:在所列算式中,谁是每份数?谁是份数?谁是总数?
生:5是每份数,3是份数,15是总数。
师:为什么说5是每份数,3是份数?
生:因为5在这里重复出现,每次重复的数量同样多,都是5颗,重复了3次,3表示3份。
师:理解得很透彻,那么每份数、份数及总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每份数×份数=总数。
师:大家掌握得很好,老师很欣慰!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宝宝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15只可爱的蚕宝宝,想请同学们给这些可爱的蚕宝宝安排好住的地方。你们乐意帮忙吗?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解决 “等分”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等分”问题,集体读题。
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知道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问题是“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怎样解答?
生:15÷3=5(只),答:每个纸盒放5只。
师:为什么会想到用除法计算?
生:因为告诉了总数和平均的份数,求每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数,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师:为什么说“平均”?不“平均”行不行?谁能用学具在黑板上表示出来?(请学生把“平均”和不“平均”两种情况用水果学具在黑板上贴出来。)
师:“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多少,一边操作一边说。)
生: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师:怎么知道解答是否正确呢?
生:可以用乘法检验,5×3=15,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里谁是总数,谁是份数,谁是每份数?
生:15是总数,3是份数,5是每份数。
师:总数、份数和每份数,有什么关系?
生:总数÷份数=每份数。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老师很佩服你们!
(二)解决“包含”问题
师:我们再看下面一道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包含”问题,学生读题。
师: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生:知道了“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问题是“要用几个纸盒?”
师:怎样解答?
生:15÷5=3(个)答:要用3个纸盒。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生: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 ,所以用除法计算。
师:这里谁是总数,谁是每份数,谁是份数?
生:15是总数,5是每份数,3是份数。
师:“15÷5=3”表示什么意义?
(让学生把15根小棒每5根一份,看能平均分成几份,一边操作一边说。)
生:表示15里面有3个5。
师:能说成15里面有5个3吗?
生:说成“5个3”,就把5当成份数,3当成每份数了。
师:看来,学会正确表达很重要。同桌之间互相说说“15÷5=3”表示的意义。
师:怎么知道解答是否正确呢?
生:同样用乘法检验,3×5=15,对了。
师:总数、每份數和份数,有什么关系?
生:总数÷每份数=份数。
师:你们真是好样的,老师为你们喝彩!
三、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等分”问题和“包含”问题。
比较上面两道题,你能发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你能尝试画图理解题意吗?完成后分小组讨论一下。
(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图表示。
(2)小组交流所画的图。
2.集体交流汇报。
(1)出示画出的图。
(2)看图,说图意。
师:同学们根据所画的图,说说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已知条件都告诉了总数。
生2:不同点是:左题的已知条件中,有份数;右题的已知条件中,有每份数。
生3:另一个不同点是:左题所求的问题是“每份数”,右题所求的问题是“份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还可以列表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出示对比表格。)
师: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属于哪种除法含义?
生:属于“等分除”。
师: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属于哪种除法含义?
生:属于“包含除”。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份数”在左题中是已知条件,在右题中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问题。
师:“每份数”在左题中是问题,在右题中,又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条件。
师:可见“条件”和“问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知
师:愉快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谁能告诉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师: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呢?请同学们课后开动你们聪明的大脑,认真思考一下。想知道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吗?我们下节数学课再做分解。
评析:
一、思路清晰,循序渐进,教学目标明确
这节课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驰有度,循序渐进,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保持了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系列问题”,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了教学媒体,有效地整合了教学资源,更好地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多种方式协同并用,鲜明对比,揭示联系,培养思辨能力
在本节课的“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教师同时出示了分别表示“等分”和“包含”两种除法含义的例题。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通过画图、列表、摆学具及语言叙述等不同的方式表示问题的结构,重点是突出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了数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通过比较认识到: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其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这样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思辨能力。
三、创设良好氛围,体现宽松和谐
一堂好课应当具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讲课时,首先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在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以后,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在水面上形成波纹,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特别注重语言幽默, 态度和蔼,手势和表情亲切自然。教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机会,精心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开展了有效的探索性的活动,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四、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亲历成功体验过程
判断一堂课的好与否,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非教师的课堂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听课”改为“观课”。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有意识地多安排部分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尽可能多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要知道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一次表现的机会,能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也许就会使学生从此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一堂课上,能有几个学生得到个性张扬的机会,并得到教师、同学发自内心的掌声与赞叹声,丝毫不比多讲一道题目效果差。
本节课,教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思想方法,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无不渗透着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美中不足的是,可能由于时间关系,巩固练习略显不足,有待于今后改进。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