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法治疗非重症中暑60例*

2020-04-22 12:49:28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罐法刺络中医医院

嘉兴市中医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笔者应用刺络放血配合拔罐法治疗非重症中暑,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以及桐乡市中医医院、平湖市中医院、海宁市中医院、嘉善县中医医院、海盐县中医院急诊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中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28.5±5.7岁。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27.8±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1];②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疾病部分)》,有中暑病史,临床表现为壮热口渴,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全身酸胀,甚则神昏、抽搐。舌红、苔薄白或黄腻,中医属阳暑范畴;③年龄18~60岁;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重症中暑;②合并有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造血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严重疾病或精神病;③针刺不适宜;④拔罐不适宜;⑤不是以头晕、口渴、出汗为主要症状,中暑非第一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常规予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物理降温等处理。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刺络放血加拔罐治疗。取大椎、肺俞至心俞、肝俞至胆俞,每次取3~5个不同穴位,严格消毒,七星针叩刺皮肤至局部潮红、少许渗血为宜,再用消毒处理过的气罐进行吸拔,以5~10min为宜,每穴拔罐出5~15ml血量、患处皮肤呈紫黑为度。操作完后用干棉球擦拭,碘伏棉球再次消毒。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暑的疗效标准。治愈: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无反复,症状、体征消失;好转:发热减轻或反复,症状、体征减轻;无效:发热未减轻或有反复,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观察比较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功能障碍器官数。

3.2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降至正常体温时间与功能障碍器官数比较:两组入院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降至正常体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功能障碍器官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降至正常体温时间与功能障碍器官数比较(±s)

表2 两组降至正常体温时间与功能障碍器官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功能障碍器官数(个)0.8±0.63 0.9±0.57例数60 60入院体温(℃)37.8±0.23 37.9±0.28降至正常体温时间(h)3.4±0.97*5.6±0.96

4 体会

中医学外治疗法中,主要可通过刺络放血法和拔罐法治疗中暑。刺络放血法能祛瘀通络,而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作用。张从正《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认为:“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故刺络放血具有解表祛邪作用。《灵枢·热病》还有用“取之脉”放血泄热治热病惊狂瘛的记载。针刺放血使邪热外泄或减少血中邪热,令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中暑的临床效果较单一西医更佳,且此法操作简便,副作用少,是治疗本病的一种经济、高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罐法刺络中医医院
开阖枢罐法理论及其基本应用
“刺络放血补虚”渊源及机理考
环球中医药(2024年2期)2024-03-25 19:11:36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唐县中医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4:04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火针刺络放血结合罐法治疗痹症的临床体会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
注重创新 不断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