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0-04-21 13:39王艺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提问有效性

王艺

摘 要: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有效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转化为美术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问,作为常用的教学手法之一,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参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1]。

关键词:美术课堂 提问 有效性

一、针对性——找准切入点,探究问题

教师所提问题要目标明确,言简意赅。只有提的准,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定向性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首先一定要熟悉教材找准教材的重难点,再精心设计出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更多的是注意对教材重难点的如何化解,化解过程即通过问题的设定、展示,但很多时候问题设计往往只是将教材问题化,课堂形式中体现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等常规形式,看似热闹的探讨氛围,实际上却只是浮于表面,而没有真正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所以,我们在问题设计上必须找准切入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核心,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和掌握重难点,更好的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忘我的探究天空自由翱翔。比如,我在上到《泡泡飞呀飞》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让学生在操场上看吹的泡泡,等他们玩的意兴盎然时我问他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你们瞧,老师在干什么?(教师吹泡泡)漂亮吗?你们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泡泡是圆形的,我: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让几个学生也体验一下)泡泡漂亮了吗?你们现在就吹起泡泡来吧,看谁吹的泡泡多。同学们在玩的同时让学生回答问题:你能在泡泡里面看到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彩虹、校园、同学、宇宙。我: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泡泡飞呀飞》。

(看!全班学生脸上都挂着微笑,此时此刻我把他们的童心、爱心和好奇心及学习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那么能否从色彩上、笔触上、形式上体现泡泡的特点,还有色彩的变化哪,从而生动形象的引入本课教学重点[2]。

二、生动性——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学好每个问题的触发点,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聪颖,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的必要。而且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了“学习动机——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的良性循环。

三、适度性——难度适中,因人而异

在课堂提问中往往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机械,比如那些诸如“是不是”“对不对”“美不美”之类的问题在课堂上的多次出现不但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会让学生失去探究问题的热情,不利于学习的深入。反之有的教师提问内容难度太大,过于空泛或教师美术专业水平很高,但是问的问题过于专业,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上又容易出现冷场,最终导致教师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同样会失去实效性。

教学中,课堂提问要把握尺度、问再难易适度处,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化的美术语言进行提问,让学生明白你的问题是什么意思,从而能够理解问题,并做以回答。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提问对象和问题本身的层次性,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要问得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前面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精心设计"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以此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四、启发性——层层深入,引向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知识的引导性。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构成前后连贯、层层深入、引向结论的问题系列。这样才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更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展开。例如我在辅导学生设计学校标志時,要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特点:“优秀的标志简明清晰地传达了内容,还富有现代的审美情趣……”,假如问题简单设计为:“标志有什么样的特点?”,面对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可能会无所适从,而且不能促使学生多看多思?所以,可以在教学时设计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标志的环节,提出了问题。启发性提问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延伸思考,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的着。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就都得到发展[3]。

总之,我们在预设课堂提问时,必须重新课程的理念出发、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出发,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既要考虑教材的重难点,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师既定的教学任务而设计,使课堂提问变成教师的“自问自答”,最后成为一种变相的讲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提问根本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只能导致学生反感。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过程中,还应灵活运用和不断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提问的方式和方法,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学生的思维状况,动态的生成新的问题。同时多以鼓励和激励性的语言及肢体语言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顺利开展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雯.提高中小学美术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3(1):239-240.

[2]杨文艳.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3):173+203.

[3]丁伟兰.关于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142.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提问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