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2020-04-21 13:37刘彦晓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格列美磺脲糖化

刘彦晓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抽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病例,对其随机抽样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格列美脲,比较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格列美脲;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56-01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病,随着饮食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指患者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1],部分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升高;也有部分患者胰岛素分娩较多,但作用较差,为一种相对缺乏状态。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因此,及时控制血糖非常重要。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均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见药物,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標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药物过敏患者。对患者随机抽样分组,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1~72岁,平均(59.2±3.6)岁;病程2~13年,平均(6.5±2.4)年;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0~74岁,平均(58.7±3.3)岁;病程2~11年,平均(6.2±2.3)年;两组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均给予综合检查,给予降压、降脂措施,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口服二甲双胍每次0.5g,每日3次;在进餐时服用。观察组给予患者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二甲双胍的用法用量同于对照组,格列美脲每次1mg,每日1次,在早餐前30min口服;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调整剂量,但最大剂量不可超过6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空腹血糖测定方法为:在患者空腹时抽取血液3ml送检;餐后2h血糖测定方法为:口服葡萄糖进行糖耐量试验,将75g葡萄糖溶解于300ml水中服用,2h后抽血3ml送检;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为:空腹取患者血液2ml进行EDTA抗凝。另外,观察两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数据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经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为内分泌科临床上常见疾病,该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但近年来不仅发病率增加迅速,同时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同时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如酮症酸重度、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2],轻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主要以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同时配合运动、控制饮食等来改善高血糖状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双胍类、磺脲类、格列酮类、胰岛素等,其中磺脲类降糖药物应用比较广泛,控制血糖效果好,但长期应用对胰岛β细胞的分泌进行刺激,加重负担,易出现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不良反应。

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3],该药物的特点有长效、半衰期长、起效迅速等优点,相比传统磺脲类,该药物和磺脲类受体位点结合、分离速度更快,对不同血糖浓度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格列美脲还能够使胰岛素对靶细胞的作用增强,在胰岛素分泌较少的情况下能够控制血糖;另外,格列美脲的代谢物部分从肾脏排出,另一部分经胆汁从肠道排出,有效减少了长期用药对肝肾功能的损伤。二甲双胍的作用主要为降低患者肝脏葡萄糖的转运和输出,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糖效果[4]。二甲双胍不会对胰岛素分泌进行刺激,是通过促进糖原合成,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提高组织利用率,从而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另外二甲双胍并不会对血清胰岛素水平造成影响,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体现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利君.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26):85-86.

[2]王文娜,孙杉,马海梅.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4):122-123.

[3]陈绍平.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6):79-80.

[4]陈丹.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55-56.

猜你喜欢
格列美磺脲糖化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磺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价值
磺脲降糖药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格列美脲片致不良反应1例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房颤动关系初步探讨
明明白白用磺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