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璞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一体化”这个词的历史并不长,是从二战后逐渐开始使用起来的。但其实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了今天所谓“一体化”的雏形。德国在统一之前所出现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就是其中之一。它把今天德国境内大部分邦国结成了一个紧密的经贸区域,以关税互惠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二战后,夹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欧洲各国开始组成欧洲共同体,增加了彼此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上的交流,最终成为世界一极。而在我国,区域一体化主要体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上。其中,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的方案。按照国家规划,京津冀地区需要在2020年形成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局面①。
一个地区的财政状况可以反映出当地政府对于社会治理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的实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通常来讲,财源丰富的地方会使入大于出,经济实力也较强。一体化模式中好的成效、发展现状和前景很大程度上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正确的政策方针。这也印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预算可以用来估计下一个财政年度政府的行为将会带来多少的财政收入或者发生多少财政支出。所以,我们经常也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代替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代替财政支出。财政的富足程度主要体现在收大于支。通过预算收支的变动,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政府收支的影响情况,税收负担情况以及政府规模的扩张或缩小趋势等。从图1可以得知,天津的预算收入增速相对来说要大于北京和河北。三地区的各自的变化趋势也大致吻合,但在2011之后河北省的增速开始急剧下滑,直到2015年才有所好转。而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角度来看,三地区的变化趋势相差不大,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同样在2011-2014年间增速放缓后,2015年北京和河北预算支出增速大幅度的上升。跟收入变化趋势类似,这也是一个“触底反弹”的现象。可以看出2015年之后,“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使得政府需要扩大自己的规模,着手民生问题,提供更优质的公共物品。
图1 2005-2015年京津冀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增速变化图
本部分从宏观税负的和政府赤字的角度来观察三地政府的财政运营能力。通常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当地生产总值百分比看成是政府的盈利能力或者居民的宏观税负。而支出与当地生产总值百分比也可以体现政府规模的大小和扩张速度。二者之差,就是当地政府的赤字率。赤字率是一个财政年度内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可以用来衡量当期政府债务的规模。从图2可以看出,三地的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占当地GDP百分比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北京最大,天津次之,最后是河北。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三地公共预算支出的占比一直要高于公共预算收入占比,尤其是在2014-2015年间,三地的政府支出明显上升(2015年北京支出占比为25%)。这表明了近十年来的三地政府都是处于赤字的状态。如果我们从赤字率的角度来观察三地的趋势,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赤字率值的排序和刚才收入占比排序相反,河北最高,天津次之,北京最低。但同样2014-2015年间北京和河北赤字率开始往上升。逐年累计的债务压力将会慢慢堆积,增加了新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
图2 2005-2015年京津冀赤字率变化
通过上述经济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京津冀一体化的格局可以带动河北省的经济实力,充分利用好各地区的优势和资源,从而真正地实现“一体化”。河北省环抱着京津双城,在经济发展中牺牲了很多,也为双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样留下的后果就是三地区实力不均衡。再加上京津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河北的人才、投资,从而加大了这种不均衡。
在资源配置上,河北省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2015年铁矿储量为27.30亿吨,仅次于辽宁和四川,相当于美国一国储量的40%。在产业结构上,北京市作为知识型区域,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天津市作为加工型区域,以工商业、制造业为主;
河北省作为资源型区域,基本发展钢铁产业、煤炭产业、电力产业②等,仍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但许多能源最终用于供给北京周边地区,加大了单位GDP的能耗。这种布局也会导致三地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从数据显示证明,三个独立个体的效率和收益不如实行一体化之后的结果,打破“分灶吃饭”的模式。所以京津冀一体化的格局是未来的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到目前,京津冀地区已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民航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三个一体化的完成将会极大地方便当地居民的生活出行。与其他国家的城市群相比,我国的一体化格局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各地区的特点以及最优配置。
【注释】
①王亚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4期.
②胡悦,金明倩等:《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有鉴于世界著名城市群》,《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