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凤 路 凤 吴家锋 程 卓 朱晓瑞 刘立飞
2011年,随着北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自2019年5月起改名为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管中心”)应运而生,履行政府出资人的使命,试行管办分开的模式,管理北京市属医院的人、财、运行等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市属医院在市医管中心的领导下,服务量逐年上升,运行效率稳步提升,医疗质量稳中有升。本文旨在描述分析2014-2018年北京市属医院的医疗运行情况,体现出市医管中心对市属医院的科学管理及显著效果。
本研究数据来自2014-2018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年报表-医院类提供的包括人力资源数据(执业医师、卫技人员)、床位资源数据、服务量情况(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外科手术人次数)、运行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指标(次均费用);以及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的集成信息,包括住院患者的诊断信息、手术操作信息相关数据项,全部统计报表和病案首页的信息均经过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进行数据质控[1]。
市属医院:市属医院均为资产权属在北京市政府的、正常运行的公立医院,是市医管中心举办的医院,共22所。三级医院:通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核定,医院等级为三级的医院,含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结合医院等不同类型的医院。本研究提及的三级医院不含驻京部队医院。
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比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近5年来的各项资源量、服务量、运行效率、医疗质量、公益性表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市属医院相关指标在全市三级医院的构成比情况。
2014-2018年,市属医院的执业医师数、卫技人员数和实有床位数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3.41%、4.94%和2.17%;全市三级医院的执业医师数、卫技人员数和实有床位数也在逐年上升,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52%、7.15%和5.40%;每年由于有部分医院符合医院等级调整条件,在年底会升级成三级医院。从表1中可看出,5年间北京市三级医院年均增长8.09%。市属医院执业医师数、卫技人员数和实有床位数占全市三级医院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0%左右。
2014-2018年,市属医院的出院人数和外科手术人次数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6.56%和10.23%;全市三级医院的出院人数和外科手术人次数也在逐年上升,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98%和10.12%;市属医院出院人数和外科手术人次数占全市三级医院的比例分别基本保持在35%和40%左右。
2014-2016年,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的总诊疗人次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3.60%和6.57%;2017年受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影响,两类医院的总诊疗人次均有所下降,2018年进入改革后的平稳状态,总诊疗人次再次有所增长。2014-2018年,市属医院占全市三级医院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3%左右。详见表2。
2014-2018年,市属医院(未计算精神专科医院数据)和全市三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分别下降3.12%和3.21%;市属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始终比全市三级医院低15%左右。与2014年相比,市属医院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相当于在资源量没变的情况下增加了2.38所床位1 000张的医院。
2014-2018年,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的术前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58%和2.01%;市属医院的功能定位是收治疑难重症患者,因此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术前的相关检查更全面,其术前平均住院日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详见表3。
表1 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资源及增长率情况及市属医院占比情况
表2 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工作量及增长率情况及市属医院占比情况
2014-2018年,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分别上涨4.62%和7.23%;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的住院例费用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分别上涨3.01%和4.27%。
市属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例均费用从比全市三级医院高转变为分别比全市三级医院低8.94%和4.66%,表明市属医院在费用控制方面做出了长足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详见表4。
表3 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运行效率及变化率情况及市属医院与全市三级医院比较情况
表4 市属医院和全市三级医院费用及变化率情况及市属医院与全市三级医院比较情况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自2012年起对北京市属医院进行绩效考核,2014年调整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2],但平均住院日和次例均费用作为体现医院运行效率和公益性的指标,依然占了较大权重。由于绩效考核结果决定了市属医院的绩效奖金分配,因此各医院都十分重视,认真分析自身情况,结合优势开展工作,包括优化流程、开展各类日间服务等,在2017年后床位基本无增长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运行效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住院服务,绩效考核指挥棒效果显著。
市医管中心一直致力于改善门诊流程和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感受。2017年,随着北京医药卫生综合改革拉开帷幕,市医管中心贯彻市卫生健康委“改革与改善同步”的理念,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改善服务行动计划[3-4]的要求,率先推出了18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5],并于2018年再次推出了18项措施[6],包括开展预约就诊和分时段就诊工作、推行知名专家团队和专病专症门诊、开展日间服务等。截至2018年底,市属医院预约就诊率已达88.2%,所有医院均已将候诊时间精确到半小时;共组建知名专家团队149个,号源利用率达72.3%,服务患者56万人次;设立的专病专症门诊已达500个,服务患者205万人次;开展日间手术7.2万余例,非手术类日间服务4.6万人次,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通过大力改善服务,在2017年医改过程中,虽然全市三级医院的总诊疗人次都有一定下降,但市属医院的降幅明显小于全市三级医院的水平,表明市属医院推出的各项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市属医院作为公立医院,始终将公益性摆在首位。随着市医管中心进一步规范市属医院诊疗行为,推进行风工作建设,市属医院的医疗费用从高于全市三级医院的平均水平转变为低于其近5%,表明费用的增长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市医院管理局密切关注费用变化,也从包括信访渠道获取相关行风、不良诊疗行为线索,以数据说话,对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多的医院进行约谈,有力地约束了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体现了市属医院的公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