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020-04-20 11:25马智慧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

摘要: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在国内理论界仍然有较大分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建设长时间伴随国企改革在不断推进。本文分析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概念,指出了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经济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经济建设;国企改革;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6.1;F27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5-0047-02

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推进国企深入改革,唯有通过全面体现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价值,方可与国家现代化企业机制相连接,形成市场经济所必要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国企创新做出核心补充。所以,需要基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加深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观念的认识,并着眼于国企发展方向,客观研究改革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并采取科学可行的途径处理问题,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创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型国企发展之路。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概念

从经济原理角度来说,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的是在同样的经济结构框架中,各种所有制的产权开始得到结合发展、交叉持股的模式。相较于单调的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构成我国市场经济内全新的财产所有制框架。最早在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这一含义“大力建设国有、非公有制与集体资本的一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保证投资对象的多样化。”而且,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新的内容,从原来的参股转变成互相结合与交叉持股,而且主要强调发展与引导非公有资产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已慢慢变成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表现模式,在较大限度上为促进国内国企深入改革提供较好的条件。

在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基础上,能够分成广义与狭义。由广义角度来说,混合所有制经济重点指不低于两类的所有制经济成分通过股份制和合作联营的模式创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与有限公司,集体运营的所有制。广义和狭义理解的差别是混合所有制經济有没有包括国有经济的部分。由狭义角度来说,混合所有制涉及特殊的国有经济部分,而广义角度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没有国有经济的部分[1]。目前,很多企业涉及的所有制类型均不低于两种。根据广义角度的理解来说,这类企业均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成部分。但根据狭义角度的理解来说,唯有保证企业涉及国有经济部分,其企业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国企改革期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

1.促使国企满足目前经济市场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以后,为国家现代化经济的建设做出了十分关键的贡献,国家经济发展可以取得飞速进步取决于党中央的带领与该经济体系的贯彻施行。在现今经济市场改变中,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地位逐步提高,国企应当充分突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价值,且科学规范的调配社会资源,整合优质数据资源和实际情况融合,建立满足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推进国企改革更符合持续改变的经济市场,提高自身整体竞争水平,创建一流企业。

2.引入优秀人才

在部分国企内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国企盈亏由国家承担,内部成员不用负太多责任,业务量不管多少,工资总数大致不变。长期如此,国企职工会出现敷衍、懈怠思想,对国企的发展及效益无应有的关心,职工间缺少竞争思想。但是,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就能够采用企业职工控股的手段把职工和企业经营联系起来,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责任心,且在企业持续发展阶段获得自我认同与满足感。这种举措不仅能够调动老职工的热情,为企业留下人才,而且还可以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投身于企业当中,为企业的经营引入大量的新鲜血液。

3.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统一发展

以公有制为核心、各种所有制统一发展是国家一直遵循的基本经济体系。正是该种经济体系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进步,使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渐向着富足、舒适的趋势发展。公有制的操作方法并非是单一的,伴随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混合所有制慢慢变成其一大关键表现模式,且有效的推动国企和民营企业有效扶持、同步发展[2]。将两者的总体利益有机融合,通过突出各自的特征和优势,探究出满足新时代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使国企和民营企业一同为国家营造大量价值。

4.改善国企常见困境

因为国企本身的特殊性,造成其与有关政府机关来往密切,让企业与政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还降低企业常规办事效率,滋生了腐败情况。而且,内部缺少科学的制度约束也是引起以上问题的关键原因。外界因素处理起来还受诸多问题的限制,并且改善国企常见困境的重点并不在于外界因素,最好的解决方法还要从国企内部经营体系着手,完善内部约束制度,有效处理产权方面的不足。把混合所有制视为国企变革的基本立足点,使混合所有制经济渗透进国企管理之中,促使国企内部结构科学完善,提高国企制约机制的高效性,改善国企常见困境。

三、当前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遇到的困境

1.占股比重还不清楚,管理体系创新不全面

国企通常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获得了显著发展,也有大量大型国企选择IPO上市或是引入第三方资本。但是,当前绝大部分国企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后,依旧是国有股占龙头,是第一大股东,并紧紧掌握国企的运营决策。而且,国内国有资产与国企依旧是通过国资委负责,党委组织于国资委选择行政手段的途径直接任命国企内部高管。这种聘请领导的方式就导致部门最后机关化。在运营过程,国企发展并未根据市场的改变而产生变化,仅仅是围绕国企管理人员来转[3]。相较于民营企业而言,国企高层方面通常会忽略企业经济利润的提升及国企业务的持续扩展,也不注重本身管理模式的革新,从而造成企业运营水平降低,甚至影响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国企承担太重社会职责

国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关键作用,而且还承担着较重的社会职责。这些社会职责促使该部分国企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经营,也限制着许多社会资本的融入。仅能有国资责任,找不出恰当与稳定的第三方资本来最终承担这些社会职责。

四、国企深入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途径

1.完善国企管理组织

对国企实施深入变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而遵循以公有制为核心,多类所有制协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则把国家的社会经济引入了新阶段。为了在国企改革阶段充分体现混合所有制的价值,国企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具体状况完善管理组织,实现董事会议、决策环节与责任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国企决策工作的公开化,且加强全责主体,着重关注对待公司小股东权益,激发国企改革期间非公有制力量参加改革的热情,使混合所有制于国企改革中起到更为长久的作用。

2.制定完善的产权市场体制

产权流转可以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创建,而且还是现代市场体制的关键构成部分。因此,保证产权流转的顺畅性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建集中开放的现代化市场体制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且,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模式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基于产权市场,所以,产权市场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起到了不能取代的关键作用[4]。唯有保证产权市场的顺畅性,并制定完善的定价机制,方可为国企变革的推进提供良好的经济氛围。

3.实施交叉持股

当国企和民营企业加强经济协作、股权交叉手段时,就能够实现各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经济互助,提高双方组织的经济活力,有助于二者的资源整合,促进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协作共赢。在建设混合所有制经济时,要重视国企和民营企业间的合作的平等性,如果这种关系产生失衡,则处于弱势的一方就会丧失该有的话语权,获取的分红也难以得到。所以,双方实施交叉控股时必须协商好,采用股东间建立协议的途径也是保证国企权益的重要模式。

4.确定国企社会职责的鉴定与分离

各大政府需要确定国企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政府应当对这部门职责负重要责任。分离有关社会职责,降低国企肩负社会职责的压力,政府应当出面一次性和分批次的确定责任承担对象。给国企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并由此引进优质资本参加。

5.基于试点及早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先试点、再推广,其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获得伟大成功的重要经验,还是积极稳定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选择[5]。由2016年起,国家发改委选取9家国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活动,直至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总共选择了三批50家国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2019年3月又实施第四批国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最后选择了160家国企组织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其中,中央国企有107家,地区国企53家。

从实行效果来说,已经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规定项目的国企,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运营效益明显提高,尤其是中国联通、东航物流等大量标杆与示范单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显著,市场反应较好,社会反应较好,为国企大范围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环境。

在全面肯定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获得积极进展的基础上,也应当看到,由2013年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积极建设混合所有制经济至今,时间已经长达6年,距离《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确定的2020年国企创新的目标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在积极总结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前提下,积极拓展范围、全面加大力度、持续加快进度,是深化国企变革的需要,还是全面深入改革的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企改革阶段建设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一种明智的途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为国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而且为我国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能够一直维持稳定发展极易持续进步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要持续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经济变革。

参考文献:

[1]季晓南.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意义及发展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19.

[2]董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演变与实践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9,(03):47~51.

[3]马若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

[4]于洁.国有企业改革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9.

[5]许伊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26):20~22.

作者簡介:

马智慧,供职于洛阳国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