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华
【摘 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全方位保障农民切实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引言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针对我国农业改革发展阐述的重要观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处理好“分”和“统”的关系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农村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农村发展单靠农民单打独斗成果极其有限,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将农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整体创收,才能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发展愿景。
农村的发展聚焦在三件事上: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这是驾驭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三驾马车。其中有人管事是前题,有章理事是保证,那么有钱办事就是关键,因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是维持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动力源泉。
1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重大意义
(1)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当前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对农村管理的重要举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整体治理水平,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广大农村共享国家改革发展的红利。
(2)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农业的发展仅靠农民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可以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一方面,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力成本,打破了土地对于劳动力的束缚。农民可以选择更多的就业途径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容易形成产业链,有助于对农产品进行批量加工和批量销售,且产量的可调节范围较大,能够有效降低加工和销售的边际成本,同时,随着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资源的配置将更加合理高效,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所花费的成本将更低。此外,这也更加有助于促进农产品精加工,扩大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与综合效益,更易促成品牌效应,这些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农产品利润上涨,进而促进农民切实增收。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还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农村党支部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发挥作用才有可能。实践证明,以往的一些基层党组织之所以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处于穷家难当的困境,不但不能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服务,而且还要向群众索取,甚至村干部的工资都解决不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窄。目前吐鲁番市土地收入是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农村原有集体统筹和机动用地的减少,村集体收入大幅下降,导致原本依靠各种形式的占地补偿和租赁的村镇成为集体“空壳村”,村集体收入除了上级给予的维持基本公费开支的转移支付外,没有其他的创收渠道。
(2)村干部缺乏带领群众创收致富的观念。多数村干部对村里“薄家底”缺乏整改信心,害怕失败、怕担风险,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抱怨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不能寻找自己的优势,挖掘当地的潜力,开拓创新寻求出路。
(3)村民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热情不高。由于对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小农意识作祟,很多村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持消极态度,认为“那是走回头路”,“集体经济已经过时”,对村集体活动,一些村民重成果享受、轻义务履行。
(4)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村集体经济收入管理不规范,不透明,仅限于村干部内部知晓,农民说不上话,例如对村门面房、公有厂房租赁资金、期限等村民都无从知晓,农民对此意见很大,影响参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途径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有人管事是前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要有想干事、能干事的领导班子,一方面要选优配强党支部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村支书是带领村子发展的主心骨,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高标准,把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化意识的人员选进领导班子;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工作组人员思维活跃和掌握优惠政策的优势,增强领导团队实力,带领村民探索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的增强农村干部的市场经济观念,坚持不懈地抓好对农村干部的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经验激发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要让他们意识到作为一名农村干部,不抓集体经济发展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发展就是不称职,切实把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落到实处。
(2)拓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吐鲁番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村集体无法通过动用大面积土地而取得集体收入,这就要求村干部能够敢想、敢干、能干、会干,充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唱地方戏、打优势牌、谋特色路。
首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吐鲁番便利的交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推进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吐鲁番打造成乌鲁木齐的菜篮子,此时村级组织就要帮助农户及时发展适销对路农产品,满足市场对优质化和多样化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增加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如今年开办的吐鲁番首届蔬菜節就是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激活现有资源、新增创收渠道。目前,从吐鲁番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大多数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但是由于管理不规范,增收效果不明显,对此,必须发挥村组织的作用,转变思维模式,对已有资源实行优化组合,优胜劣汰,激活发展潜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对于没有现成资源的村实现“以地生财、筑巢引凤”,通过招商引资,建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最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有前瞻性,要实现循环发展战略,既要有利益的延续性又要高度重视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切忌急功近利,对开发的项目一卖了之,而是要采取合理的经营方式,例如村集体与落户企业合作开发模式、村集体入股开发模式等,努力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长久化。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重要物质源泉,吐鲁番市要抓住发展机遇,理清思路,让更多的农村真正走上城镇化建设的道路,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发展集体经济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