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的一些回顾与思考

2020-04-20 11:46刘彬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程改革

刘彬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划时代的教育变革,目的是打破旧的、僵死的、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窠臼,建立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模式。新课程改革以“以人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高度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未来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成长。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变化    教学反思

新课改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部分,必定和改革开放同频共振,同呼吸共成长。回顾和反思这些年里我们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经过多层面的努力,无论是事关大方向的教育方针,还是乐见实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无论是学校层面实施教育的形式,还是改革中是否遵循教育规律而回归教育的本质;无论是教育的执行者教师,还是教育的受益者学生;无论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还是与之相期盼和助力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这样那样可喜的变化。教育未来的大走向,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认同感,家长的期盼和信任度,学校在改革旗帜下涌现的全新的办学模式,教师在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教育思想的变革,学生在全新理念的指引下学习方式的转变,都在新课改下向更新、更快、更好、更科学、更人文、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忧的是,在这场历史性的教育革命面前,作为教育这一社会功能的承载者学校、教师,面对这场变革,势必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必然要经历除旧布新过程中取舍得失的阵痛。

一、新课程改革后教育出现的可喜变化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譬如教师由原先各种课程的执行者变为现行个性化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教师的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创新思维的培育。教师由单一的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参与学生全方位成长的引路人和构建者。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从单一的管理教授转变为学生生活的设计引领和参与合作。

1.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在变。新课改催生了教育理念的全方位变革,最直接的变化莫过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办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各类符合时代要求、切合師生身心成长的个性化办学理念纷纷涌现,让新课程改革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反映出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理念的变化最直接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不仅肩负起了传授知识的责任,更肩负起了“立德树人”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课堂的容量与过去相比大大向纵深拓展。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进程大大加快。办学理念的变化直接催生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变化。课堂教学由过去孤立单一的“一言堂”“独角戏”模式向更加宽广的领域延伸。课堂以教材为支点进行自由充实科学的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学习的成长性更加充分,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加之信息技术手段的迅速介入,使学校办学模式向网络化、科学化、多元化飞速迈进。多方因素的融合,把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家庭、社区、行业,使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更加直接。学校不仅是教育的阵地,更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演练场。新课改催生的新的评价机制,重新界定了教育的科学的质量观。评价吸纳了家长、社会人士的参与,使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加规范。教育质量的认同度更符合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求。三级课程尤其是地方课程的开设和研发,使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完成基础教育中真正意义上的衔接。职业教育使教育的实用性功能得以充分展现。这些变化,虽然不一定完全归功于新课程的改革,但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说,新课程改革就像催化剂一般,使得这些变化更加彻底而纯粹。

2.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再这样界定教师的作用,似乎就有些生硬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对“道”不仅是“传”这么简单,更主要的是引领学生“悟”和实践。悟其真方能行其实。纵观这些年党的教育方针,虽然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以分数论英雄”的现实使得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学生成绩全力拼杀,对德育重视不足。新课改将“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作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首要要素落实,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新课改下,对于“业”而言不仅是“授”这么刻板,更主要的是给学生营造和谐科学的“习”的环境,强调“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具有持久性。在这些新观念的潜移默化中,教师的理念在悄悄转变。“师道尊严”渐渐被平等和谐、充满温情的新的师生关系取代。“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逐渐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教学模式变化。多媒体教学,使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直观形象。互动式作业、体验式学习,使师生的交流更加充分。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学生的信心得以增强,而且使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加宽广。

3.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我们欣慰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无论老幼,不分学科。譬如备课,教师不再煞费苦心地肢解教材,而是以教材为支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生活和已经积累的经验中发掘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的知识。再如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师大多时间和学生肩并肩、手把手地交流、合作、探讨,课堂中洋溢的不仅是知识的芬芳,还有人性的温情。自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困生得到的是教师更多的鼓励与引导。在作业的批阅中,教师的批语更加人性化。无论是人称的变化,还是内容的书写,都倾向于鼓励、赞许,哪怕是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学困生品尝到的不再是急风暴雨式的教训,而是和风细雨的引导。尤其明显的是,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各种教育机制的构建和教育规范的出台。这些机制和规范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以教育规律为准绳,以教育实现的目标和肩负的使命为导向,打破常规,突破瓶颈,达到教育回归正朔、固本清源的目的。机制在保障学生休息、锻炼、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硬性规定,直接针对“拼时间”“拼体力”“题海战术”等不利于学生终生成长的陋习开刀落锤,破除那些看似精彩实则对学生成长百害无一利的做法,让教育更加具有人性化、生活化的关辉。这昭示着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校园里、课堂里扎根且茁壮成长了。

4.學生的学习方式在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即量上的积累,而且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即质的飞跃。反思传统的学习方式,不难得出这样的模式:“积累——思考——再积累——再思考”。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模式有了变化,即“思考——积累——再思考——再积累”。对比这两种学习模式,不难发现,前一种模式是被动接受知识,后一种模式则是主动探索。这正是新课改倡导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提高学生当前学习成绩的问题,更重要的在于为以后的发展奠基,从这个层面上说,意义是巨大的。

5.对教育的评价方式在变。评价是教育发展的导向。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这在新课改中显得尤为重要。从现行的评价体系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已经突破了靠单一的分数界定学生学习成果的窠臼,转而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中突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引入评价多元化指标,多样化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相互互动、相互评价。教育者积极承认和接受学生间的差异,主动消除对“后进生”“差生”的否定性定位,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长处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把评价的过程作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手段,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教师评价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不单一靠教师的教学成绩界定其教学业绩,突破了“唯分数论”的桎梏,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更加关注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实绩,如课题研究,学历提升,培训深造,学术交流等。更加关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变化。如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形成新的教学观,践行新的学生观,提高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最终完成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二、忧虑与反思

1.旧思想与新理念的撞击,难以取舍。新课程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很快在教师脑海里扎根,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不应忽视,传统的旧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教师头脑里。由于习惯的原因,一时半会还不能剔除。这就形成了一对激烈的矛盾,而且是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障碍。直接危害是导致新课程改革停留在表面,不能扎实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公开课”“比武课”“观摩课”“示范课”中,教师总是竭尽全力设计,实现新课改各种理念进课堂的目标,可一旦到了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又照旧,致使新课改成了装点“公开课”的一枝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场划时代的教育变革,不应该是为了装点几堂好看的“公开课”,观念不深入,改革行动不能彻底,改革实效大打折扣。解决这一矛盾应该是当务之急。

2.旧制度和新机制的并存,互相掣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机制也在不断催生和成熟。但我们感觉到,一些旧的制度仍占据主导地位。新机制与旧制度相互冲击,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中,教育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成绩上,虽然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但影响力与教师的付出不相对等。再如考试制度的改革,改是在改,可是在对最终结果的认定上,又厚此薄彼,致使改革陷入欲行又止的尴尬境地。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新的机制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需要之前,旧的制度还不能一下子就退出。再者,人们的心理转变、社会的认同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出现这样的矛盾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大胆谋划,找准问题症结,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精准施策。

3.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的不协调,虚实倒置。新课程改革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天地。但纵观近几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往往只重视过程而不重视成果的转化。课题研究的功利化色彩越来越浓,有些课题研究者的目的只是评职称或在考核中加分。这些现象都使课题研究的使用性功能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课题研究成果难以实现向教育实效的转化。此外,在课题研究上重理论研究而轻实际问题探索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教学实际中一些细小的琐碎的问题往往被研究者忽视,这些问题正是阻碍新课程改革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学生的关键因素。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吐故纳新,反思慎行,以务实的精神在求索中前进,新课改才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靳玉乐,张丽.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2]崔淑英.创新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3]刘继琼.关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N].人民政协报,2004-4-14.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