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的教育目标,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从形式上来看,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减少了说教内容,教材在立意上更为注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灌输,结合国内和国外优秀的教材内容,使授课内容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階段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认识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53-01
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的特点
学生按照年龄一般被划分成为两个思维阶段,分别是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思维阶段。我国小学生的年龄普遍为6-12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更侧重于形象思维,即更为注重感官体验和兴趣启蒙。在统编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许多课文的安排都很适合朗读,韵律很优美,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优美、生动的文字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从而有利于文章的研究。
2.回归文本
在小学语文课本教材的选取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知识水平,教材的编辑者往往会将多种学科的知识汇编到一起,知识的内容很多。同时,在各类课本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到包括写作、文字、语言、文学等多种题材,所以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突出重点、要点,挖掘每篇文章的独特价值。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在教材的布置内容要求教师参照新课标要求的内容回归文本,让文本内容通过教师们的引导,成为学生学习、模仿和积累的范本。比如,在一年级语文课文《棉花姑娘》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首先通过认字、学习词语和领会各种语法的内涵,使学生学习到句式的使用,以便于在自身的写作中加以运用。通过此篇课文的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拓宽知识面,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ABAB的句式,让学生的表达技巧得到提高。
2.1注重过程
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中,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考虑到了教学内容,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在结合教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课堂的教育过程安排的充实、丰富,进而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反复斟酌,选择得当的教学方式对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加以引导,力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突出重点,精准把控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精妙的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
2.2关注学情
教学的内容要根据教学情况的实际开展情况来进行。这是由于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使得计划中的学习内容受到影响,这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学生之间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础能力高低不同,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的差异化学情关注,就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度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随时注意对学情进行把握,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知识接受度全面掌握,对教学难点进行及时引导,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的反思
3.1思维能力培养不足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设置中,缺少针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依然以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死记硬背,对课文的内在涵义的理解不到位,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将无法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们应该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入手,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多设置相应的思考题,根据内容在课前、课上、课后分别设置不同性质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2习题设置的不科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本科上的习题一般由课后题与单元练习题两部分组成。从课后练习题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是针对文本的记忆部分提出的,对学生只能起到基本知识练习的作用,缺乏课外的延伸和思考题的设置。例如在古诗单元内容的设置中,课后题为:朗读、背诵和听写。这种课后题的布置方法很容易给学生一种“只要能够背诵好古诗”就能将语文学好的错误思维,这对学生的课后复习与知识积累都不利。
3.3课外知识延伸不够
由于小学生课程进度的安排限制,许多优秀的文本无法被选入有限的课程安排内。所以,在讲解、分析课文时,教师需要适当的进行课外知识延伸,从而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中,主要讲知恩图报的道理,但对课文中涉及到的毛主席却没有进行细致的讲解,使知识得不到扩展。
4.结语
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位置,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设置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认识到教材优点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教材编排的问题所在,以便于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范带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