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20-04-20 10:58肖艺娴
北方音乐 2020年3期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钢琴教学游戏化教学

【摘要】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也愈加重视。钢琴课是一门集技巧与实践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现在许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既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又满足了当代素质教育的需要。现在,大量的钢琴教师已经开始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学习”是以学习游戏化的观念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培养目标、年龄和心理特征等,选用具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教学方式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运用观察法、个别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旨在于通过“游戏化学习”的概念指导教学,提高进行钢琴学习的儿童音乐素养,强化他们的感受力、想象力与创造思维。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儿童钢琴;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7X(2020)03-0119-01

【本文著录格式】肖艺娴.“游戏化学习”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北方音乐,2020,02(03):119,147.

引言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家长们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也愈加重视。钢琴课是一门集技巧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现在许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既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又满足了当代素质教育的需要。“游戏化学习”是以学习游戏化的观念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培养目标、年龄和心理特征等,选用具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教学方式。这种活动形式是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的绝佳选择。“游戏化学习”这个概念不是指单纯的音乐游戏,更是指一切灵活、自由、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具有游戏或者是类似游戏的特征。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以游戏为生命的,要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常识、多思想。”[1]游戏化学习是指以孩子能够喜爱并迅速接受的形式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本文运用观察法、个别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旨在于通过“游戏化学习”的概念指导教学,提高进行钢琴学习的儿童音乐素养,强化他们的感受力、想象力与创造思维。这些方式的影响作用不仅存在于儿童在钢琴方面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

一、目前儿童学琴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这些学生选择的钢琴教师教学方式都较为先进。钢琴教师大多会每年出去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的钢琴水平。儿童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多数学琴初期的儿童在将近一年的课程学习之后,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部分坚持到学琴中期的儿童,他们的演奏可以较为完整的表达。教师模仿式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们学习到如何演奏,但是一昧地模仿让学生们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处理一个陌生的作品,对于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而言,模仿式教学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二)儿童的学琴态度

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很多儿童在钢琴课堂上学习的心理波动较大。大部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地方会表现出厌烦的心理。当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他们耐心练习时他们的抗拒情绪会相对减少,当练习成功之后他们又会对钢琴学习重拾信心。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困难的地方也会有所畏惧但反而不会表现出强烈的畏难心理,他们愿意自己去慢慢改正。

(三)教学的教材选择

经访问调查,钢琴教师在儿童钢琴教学启蒙时期,都以《汤普森简易教程》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等教材为主。虽然这些教材简单易于上手,系统规范,适合学生进行初期钢琴学习,但是这些教材源自国外,很多作品是由古典名曲,外国儿歌等改编而来,对于很多琴童来说,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运用依据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丰富发展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之一是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2]教学方式是一个教师教育经验的体现,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是由老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完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经验的不断变化,要遵循这一自然发展规律。钢琴教学的过程是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多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选择怎么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儿童钢琴学习心理的发展

儿童在钢琴学习过程之中,心理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认知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多种方式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的过程。儿童的钢琴学习心理较随意,在学习过程之中儿童很难专注于一项事情,但注意力是儿童钢琴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儿童的学习情绪波动性较大,儿童的社会心理还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对于他们而言,控制自己的情绪还不容易。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过“沉浸是个体完全投入到某项活动或某件事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是最佳体验,因为人们在这种状态下做任何事都是高效的。”[3]

三、“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的儿童钢琴教学中,选用的练习教材多来自国外,他们已经十分规范具体,适合于儿童启蒙学习,但在儿童学琴过程中如果能加入耳熟能详的儿歌会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更易理解音乐文化。儿童是活泼好动的,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需要选择一些形象生动、节奏活泼的钢琴演奏曲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或是儿童喜欢熟悉的儿歌作为题材,自行编配教材。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儿童音乐民族性。[4]在学习基本的钢琴作品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四手联弹或者八手联弹的作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5]

(二)钢琴弹唱的加入

在大量的调查之中发现,现在业余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问题,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训练,忽视了他们的在音乐审美、创造方面的启发,没能让他们体会多声部音乐的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儿童会自己在钢琴上编配音乐并加以演唱,他们对于这种形式抱有极大的兴趣。

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演奏加入演唱,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一人弹一人唱等形式,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把握不同风格,了解和声的色彩,锻炼孩子们的听辩、即兴反应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增加整个钢琴学习的趣味性。

(三)乐理游戏的设计

学习基本乐理常识也是钢琴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首乐曲的完成需要依赖于各种节奏、速度、表情术语的准确表达,而孩子们在乐理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对于儿童来说有些许晦涩难懂,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直观形象语言,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根据不同的知识设计不同的游戏。以实际教学过程为例,在表情术语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以f-pp-ff-p这一串术语编排游戏,和孩子互动说话,用正常音量说,用最小的声音说,用最大的声音说。让学生能理解不同的术语表达出的不同力度,并将刚刚的感觉运用到钢琴的演奏之中。

四、结语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钢琴学习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儿童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段之一。将“游戏化学习”概念引入到钢琴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教育儿童,将原本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技术技巧用直观形象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让儿童们更加愿意钢琴学习。

参考文献

[1]黄贵.陈鹤琴的幼儿游戏观[J].体育学刊,2008,15(1): 85-87.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杨灵倩.游戏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學硕士学位论文,2017.

[4]王政.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1):217-218.

[5]刘牧原.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之我见[D].西安音乐学院,2017.

作者简介:肖艺娴(1997—),女,汉族,江西赣州,硕士研究生,赣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游戏化学习钢琴教学游戏化教学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一次游戏化的探究式化学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