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60年代,中国芭蕾舞剧开始“民族化”道路的探索,创作了《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这类作品;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也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芭蕾舞剧艺术。在创作中国芭蕾舞剧的过程中,打破了传统芭蕾创作的桎梏,依托借助了文学名著、音乐作品,并将本民族特有的元素及艺术面貌相结合,呈现出了与西方古典芭蕾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中国芭蕾;中国元素;革命题材;舞蹈语汇;戏剧文学;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J7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231-02
【本文著录格式】杜英维.中国元素在芭蕾艺术中的呈现[J].北方音乐,2020,03(05):231-232.
一、概念阐述
(一)中国芭蕾舞剧
人们称以舞蹈动作为主的戏剧艺术为舞剧。芭蕾舞剧是将音乐、美术、舞蹈相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传入中国后不但没有脱离西方芭蕾舞的固有本质特征,且在吸收古典舞、现代舞精华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创作出凸显民族特征的芭蕾舞剧,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流派。
(二)中国元素
世界上各个国家乃至民族的文化创作都与“元素”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已经很好地在这种西方的舞蹈艺术中融入本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艺术。中国的芭蕾舞剧展现出了别样的风格,因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各种地域环境、历史因素和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这是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中国元素的体现。
二、思想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中国芭蕾
中国政治话语每每变革,都使中国社会、经济以及整体结构发生转变。正是社会语境的革新与重构,使艺术形式开始有了浓郁的民族色彩。20世纪60年代中国芭蕾与外界的交流受到了阻碍,但与此同时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两部芭蕾舞剧的上演与普及,证明了这种西方的艺术形式也可以用来表达我国不同阶级、不同人民的情感与生活。
(一)革命现实题材响应时代主题
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使芭蕾的题材多取材于烂漫天真的寓言、童话故事,舞蹈基调也轻盈飘逸、高贵优雅。60年代“八大样板戏”之中的《红色娘子军》从题材开始革新求变,打破了以往芭蕾的题材的桎梏,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转向高亢激昂的革命故事。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意是由周总理提出的,编导李承祥回忆,周总曾提议,不但可以一边学习排练外国的芭蕾舞剧,也可以借助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创作属于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题材剧目。讲话后,对于舞剧的选题专家们进行了会议探讨,李承祥等几位编导一致认为电影《红色娘子军》家喻户晓,且深入人心的《娘子军连连歌》适合芭蕾舞剧的创作。创作之初,他们拜访了电影剧本的创作者,探访了万泉河带的前娘子军战士,又参观了地主“南霸天”的“阶级迫害展览”,并且去部队当兵。《红色娘子军》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在海南岛女子特务连的故事,主人公吴琼花在备受煎熬的压迫下进行坚决反抗,从奴隶成长为坚毅、勇敢的革命战士,同时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反抗与崛起。《红色娘子军》当之无愧成为了第一部与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八个样板戏”使文化和生活乏味单调,此后文艺界在倡议下,又创作了《沂蒙颂》《草原儿女》等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
(二)大胆创作具有中国元素的舞蹈语汇
1.对中国人外在体貌和行动特征的运用
芭蕾长久以来塑造的都是外国人物,如果在舞蹈创作上,用外来的舞蹈语汇塑造出真实的中国人物,必要考究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随之灵活掌握剧中人物的外在体貌及行动特征,有机地将中西方舞蹈与进行融合。
众所周知,中西方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及生活习惯是相悖的。例如中国的女性多腼腆含蓄,西方的女性多豪迈直爽。手、眼、身、法、步在中国戏曲中有着重要地位,不同的人物都有其程式化的表演,截然不同的人群外在体貌和行动特征不同,交流方式、思想情感也有所差异。西方人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使芭蕾舞剧中头部动作变化较少,舞剧中公主王子的头总是抬得高高的。《白毛女》的创作借助了中国戏曲,以此塑造了符合中国特色的人物形象。比如喜儿角色的塑造,以前中国的女孩子比较含蓄,所以喜儿的头总是低垂着。剧情中,喜儿提着油灯推门望父亲是否回家,开关门的手部动作、寻找爹爹的面部神情、走路的步态都是提炼于生活中的动作,颇有中国味道。
2.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选择
编导在创作时,完美融入民族舞的技巧,来表现喜儿反抗斗争的革命精神。例如第四场喜儿的独舞中,编导将“小蹦子”等民族舞蹈动作加入足尖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编导又加了“空中换腿大跳”、“大跳接跪步”等大幅度动作来表现她与野兽的搏斗。大春的动作同样加入了“飞脚”“双飞燕”等民族舞蹈的动作和舞姿造型。
手持道具舞蹈是我国传统民间舞中固有的形式,编导在除夕夜舞段选用了具有风俗特色的道具——窗花,为了彰显舞剧浓郁的民俗气息,还将秧歌的步伐与芭蕾的旋转有机结合。舞剧大量采用了民间舞的语汇,头和手相配合左右摇摆,手中的窗花与面部的神态相映衬。编导还丰富了红缨枪舞、男子参军舞,增加红枣舞来加强群舞的表现力,表演中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3.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借鉴
于平指出,《白毛女》的编导们强调的是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戏曲中的丰富的身段、手势和面部表演动作“融于芭蕾之中”。《白毛女》是借鉴了中国戏曲中的精髓——虚拟表演法,即使舞台上空无一物,演员也可以借助动作来凸显意境,表现周围事物与环境的变化。《白毛女》中的“四季转换舞”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虚拟表现手法。舞段中为了表现喜儿进入了黑暗的树林,响起了低沉的音乐,喜儿小心翼翼走出慢慢立起脚尖,双手反复从胸前推开。她突然转身接一个Grand Pas De Chat,动作表现了树林中的小動物使他受到了惊吓,手紧捂着胸口,看着脚下。
舞剧中同样借助了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来塑造人物形象。编导不但融入了戏曲中的身段、面部表情,还将戏曲舞蹈中的弓箭步、翻身及亮相与芭蕾语汇结合。如第一场,杨白劳遭受毒打时,喜儿做了民族舞动作“探海”和戏曲步伐“跪步”移动到父亲面前,来表现她悲痛的情绪;黄世仁打死杨白劳后,编导用了“蹿毛”、“翻跟斗”等动作来组织大春和男青年同黄家打手之间的搏斗,这些动作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繁荣态势下百花齐放的中国芭蕾
(一)对中国戏剧文学的借助与依托
新的潮动汹涌澎湃,如果说恢复排演古典芭蕾名剧是中国芭蕾舞剧界从“文革”创伤中康复的第一步,那么改编文学名著就是康复后走出的第二步。1980年至1989年,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掀起了依托文学名著的浪潮。中国芭蕾的舞台上出现了《祝福》《雷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大量借助名著情节的舞剧作品。中国芭蕾由此进入到舞剧创作“民族化”的探索和尝试阶段。
为纪念鲁迅先生100周年诞辰,中央芭蕾舞团1981年在天桥剧场首次公演了将中国文学名著改编为芭蕾舞剧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祝福》。编导巧妙地加入了“新娘蒙盖头”的婚俗,并且设计了“三揭盖头”的情景:贺老六的亲朋好友欢跳着民间舞,当新娘的盖头被揭开时,没成想新娘的双手被束缚着,口中还塞着棉布,她但求一死,却得到了贺老六的同情怜悯。舞剧第二幕情节的发展、人物矛盾冲突达到了最高点,掀起了全剧的热潮,使之成为了可以独立上演的舞剧篇章。
(二)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应用
舞蹈与音乐二者相互依存,音乐可以为舞蹈伴奏,同样可以表现戏剧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情感。舞剧《二泉映月》的旋律取材于我国的民歌,改编后与特定的戏剧情节内容和舞蹈表演相结合,使舞剧令观众在听觉上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且浓郁的民族风韵使舞剧在无形中裹挟着中国特色,增强了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纵观舞剧,音乐采用了淡雅的江南民间元素,主旋律耳熟能详,传统的五声音阶起到了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且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舞剧作曲家在音乐的制作方面,保留了中国传统民族乐曲精髓的根底,加入了西洋乐器与交响乐队的精华,将人物的形象、剧情的发展与音乐的变化三者相结合做出了创新性尝试,展现出清脆的泉水之声等拟人化的声音,反映了男女主人公在不同阶段的情感思想。如二幕中大家庆祝丰收,泉哥手拿二胡以芭蕾舞男子代表动作 a la seconde 配以激情的音樂把剧情推到高潮。五幕中飘雪泉哥悲痛欲绝,这时响起二胡哀婉的曲调将中西元素相融合。该剧配乐以二胡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以交响乐来表达悲愤的情感,不仅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完成了听觉艺术向视觉艺术的巧妙转换,赋予了观众极致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中国芭蕾舞大量吸收外界艺术的菁华,在艺术实践创作中取长补短、不断自我挑战。从中借鉴了舞蹈艺术创作的成功经验,探索着符合时代背景且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模式。创建具备中国元素的芭蕾舞剧艺术,保持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芭蕾舞艺术中加入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将中国民族文化与芭蕾舞艺术相融会贯通,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国芭蕾舞剧艺术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徐尔充,王克芬.中国舞蹈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史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于平.关于当代中国十大芭蕾舞剧的述评[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2).
[4]杨庆新.论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民族化艺术实践[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4).
作者简介:杜英维(1996—),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