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娟娟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为例,论述强化阅读思维与阅读方法的策略,提出利用策略单元教材的课前导读、阅读任务、课后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教学建议,从而让学生在运用和总结阅读思维与方法中发现规律,形成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策略 思维 方法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A-0055-02
阅读策略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增加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分别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学习目的性阅读。事实上,部编教材的大部分单元都会渗透一定的阅读策略,但这四个单元是把学习阅读策略当作单元核心目标。六年级教材在策略单元的编排上,安排“两精一略”三篇课文,其中安排有任务导读,课文旁边批注有阅读思维和方法,课后练习有举一反三的任务练习,注重有层次、有梯度地呈现学习内容,力图体现能力层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以及体会阅读乐趣。因此,关注教材编排的意图,遵循学生获得阅读策略的认知规律,细化阅读思维与方法尤为重要。
一、在学习“课前导读”中,关注阅读思维与阅读方法的调用
阅读策略单元中每一课的课前导读都清晰地指出要学习的目标和过程。六年级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语文要素,安排了三篇课文。精读课文《竹节人》的课前导读旨在提供阅读任务,重在对“读的方法”的选取;《宇宙生命之谜》同样是精读课文,旨在提出疑惑,强调如何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阅读取舍;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旨在布置任务,重在阅读方法的实践。三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目标层层推进,最终指向阅读方法的运用,这就需要教师用好课前导读,让学习任务与学过的方法或策略进行有机联结,关注学生原有阅读思维与阅读方法的调用能力。
例如,《竹节人》的课前导读:
课文的导读任务清晰,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而学习的阅读策略强调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与方法不同。而如何根據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去阅读文章,其中要使用的方法需要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用。
因此,在教学课文导语的时候,不仅可以先明确学习阅读策略的主题和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出解决每一个任务所需要的步骤和方法,达成共识后师生形成以下表格,并按表格内容的提示完成阅读任务。
根据课前导读,调用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单,这个过程关注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与方法的调用,便于教师了解学情,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顺学而导。
二、在执行阅读任务中,关注阅读思维与阅读方法的实践
阅读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方法实践的过程。学生在执行阅读任务中,需要关注文本内容,此时教师以“教阅读”为导向的教学思路,关注学生阅读思维与方法的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下是《竹节人》的片段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写玩具制作指南之前,你们找到了哪些与制作方法有关的信息?
生(全体):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把第3自然段读完)
师:你关注的第3自然段与制作工序息息相关,这段话特别重要。有别的信息补充进来吗?
生1:我从第12至14自然段发现,还可以用很多东西来做武器,如用冰棍棒做金箍棒,用两根针织机上的废弃钩针,做虎头双钩,用铅皮剪成偃月刀,用铁丝系红丝线做蛇矛。
师:你能够根据需要来提炼信息,很棒!如果我们要把这些信息整理成制作指南,应该怎么给这些信息分类呢?
生2:我认为可以分成准备材料,制作步骤。
师:好主意!按照信息分类的思维,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找出怎么玩这个玩具的信息?(生答是)来分享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有用信息呢?
生3: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师:“手舞之、身摆之”是文中的描述语言,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怎么玩?
生3:就是用手拉扯让鞋线一松一紧,可以控制竹节人的手和身体。
师:对,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要学会根据需要来处理信息,目的是把别人教会。谁还有补充?
生4:玩这个玩具还需要一张有缝的课桌,能够把线嵌进课桌缝里,方便在下面拉,让竹节人立起来。
师:这是一个很有逻辑的思维,先让竹节人立起来,才能用拉线来控制它动起来,对不对?那玩玩具指南目的是让大家看得懂,方便操作,是不是一定要把“有缝的课桌”这个信息放在指南里呢?
生4:其实只要写清楚在有缝的桌面、板凳等处将线嵌进去,人的手在下面拉线控制动作就行了。
师:也就是不限定是什么台面,以防……
生5:以防有同学看了真的在课桌弄一条裂缝,那就麻烦了。(生笑)
师:(笑)破坏公共财物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还有谁要补充?
生6:玩的时候可以自由想象它是各种角色。因为“黑虎掏心”“泰山压顶”这些动作都是想象出来的。
师:我很赞同!玩玩具最大的乐趣在于假设情境,投入到角色中去!看来“自由想象”这个信息很重要!找到了那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就可以按照制作材料、制作步骤、使用方法这个思路,四人小组整理出这份指南了。可以列表格,可以分步罗列,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
教师有清晰的“教阅读”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在不同任务的驱动下,在阅读文本中实践原有的阅读思维和方法。在师生交流中,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处理信息,不断强化要根据需要来整合信息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宇宙生命之谜》在编排上特点明显,用旁批的方式,让读者与编者对话,将完成阅读任务的思维呈现了出来,这既是教师的教学资源,又是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