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娟,闫秦生,闫海军,张智芳,刘 皓,马向荣,薛成虎
(1.榆林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榆林719000;2.陕西省低变质煤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 榆林719000;3.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榆林),陕西 榆林719000)
陕北低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占全国探明量的15%[1],具有“三低一高”(低硫低磷低灰高发热量)的特点,主要加工利用方式是低温干馏生产兰炭。现代机械开采方式和运输方式造成块煤率下降,粉煤率高达70%[2],为了有效利用大量粉煤资源,减少直接燃烧带来的极端雾霾天气,研究以清洁高效为宗旨的粉煤成型技术势在必行[3~5]。
我国炼焦煤资源储量不足,再加上单种煤炼焦缺陷凸显,因此以陕北低变质煤为主原料,配入少量比例的炼焦煤和改性葵花籽皮基胶粘剂,先制成型煤,再通过高温干馏制得型焦,不仅扩大了炼焦煤资源,还能生产出价值和使用价值较高的焦炭(焦炭的商业价格几乎是兰炭的二倍),同时也实现了废弃葵花籽皮的资源化利用[6~7]。
为此,笔者用NaOH 改性葵花籽皮作胶粘剂,以干法冷压成型制备型煤,在炭化后制得生物质型焦。通过FTIR、BET 及热重分析手段研究型煤型焦的基本特性,为实现型煤型焦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煤样取自陕西省神木市石窑店煤矿(以下简称神木煤),经缩分、干燥、破碎、筛分为3~1.5、1.5~1、1~0.425、0.425~0.1、0.1~0.074mm 和<0.074mm六个粒级,现场采制山西离石肥煤(以下简称肥煤)、山西柳林4#主焦煤(以下简称4#主焦煤)经干燥、破碎至3mm 以下储于广口瓶备用。葵花籽皮取自榆林市周边葵花籽油加工厂,清洗干净,自然干燥后破碎至3 mm 以下备用,另配置质量浓度分别为5.0%NaOH 溶液,煤样与葵花籽皮工业分析数据如表1 所示。
称取100g 浓度为5.0%NaOH 溶液置于锥形瓶,加入5.26g 葵花籽皮于80℃搅拌加热2h 后冷却,制得改性葵花籽皮胶粘剂。将山西肥煤(20g)、4#主焦煤(20g)与不同粒级的神木煤(50g)按2∶2∶5 比例充分混合,加入10g 葵花籽皮胶粘剂混捏均匀后置于成型模具内,在20MPa 的压力下压实成型,得圆柱状型煤,每块型煤重约35g,在105℃下烘干至恒重。所得型煤置于马弗炉中密封,以5℃/min 升温至900℃恒温3h,冷却至室温,即得型焦,每块型焦重约27g。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TEN-SOR 27 型,德国Bruker 公司),KBr 压片法在4000~400cm-1波长范围内扫描,测定试样的红外光谱,比较功能基团的变化情况;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北京彼奥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氮吸附法得到吸附- 脱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微分曲线。热重分析实验利用差热- 热重系统(SDT Q600,美国TA 仪器)完成,得到试样热解过程(N2气氛下)的热失重曲线(TG)、微商热失重(失重速率)曲线(DTG)及热流变化曲线(DSC)。
5%NaOH 改性葵花籽皮基型煤热解特性曲线如图1 所示。由图可知,型煤的热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型煤缓慢失重,TG 曲线下降平缓,失重率约2.84%,DTG 曲线在48℃呈现一较大失重峰,失重速率为0.06898%/℃。该阶段变化不大,主要是型煤中小分子气体(CH4、CO2、N2)及非化学结合水析出过程,也称干燥、脱气过程。脱水主要发生在120℃以前,而脱气在200℃基本完成。第二阶段(200~650℃)是型煤热解最主要阶段,TG 曲线急剧下降,失重较明显,失重率为20.84%,DTG 曲线在491℃呈现最大失重峰,失重速率为0.1336%/℃,DSC 曲线在该阶段呈现巨大放热凸峰。这一阶段主要以解聚和分解反应为主。神木煤在300℃左右开始软化分解,析出煤气和焦油,肥煤和4#主焦煤在300℃左右开始软化熔融产生胶质体并粘结神木煤,同样析出煤气和焦油,491℃析出煤气和焦油量达最大。500~650℃胶质体在固化生产半焦。第三阶段(>650℃)以缩聚反应为主,芳香晶核增大,排列规则化,结构致密化,半焦变成焦炭。该过程TG-DTG曲线变化趋于平缓,失重率约3.95%,焦油析出量极少[8],主要是煤气。
图1 型煤TG-DTG-DSC 曲线Fig.1 The TG-DTG-DSC curves of briquette
图2 型煤FTIR 谱图Fig.2 The FTIR spectra of briquette
图2 为型煤的红外光谱图,其中1~6 谱线是神木煤粒度分别为<0.074mm、0.1~0.074、0.425~0.1、1~0.425、1.5~1 和3~1.5mm,胶粘剂为5.0%NaOH 改性葵花籽皮的型煤红外谱线。6 条谱线峰型特征既具有相似性,又有区别。3400cm-1处强而宽的吸收峰为-OH 伸缩振动峰,2920cm-1及1420cm-1处是脂肪烃的-CH3及-CH2伸缩、弯曲振动峰,随着神木煤粒度增加,两处吸收峰强度增强。1700cm-1为C=O 伸缩振动吸收峰,代表醛、酮及羧酸类化合物。1600cm-1为水分子吸收峰,型煤在该处吸收峰较明显。型煤中水分来源有原煤引入和胶粘剂引入。1200cm-1为芳香族和乙烯基醚C-O 的伸缩振动,1026cm-1为矿物质吸收峰,神木煤粒度较大时,矿物质含量略微偏多。
图3 型焦FTIR 谱图Fig.3 The FTIR spectra of formed coke
图3 为型焦的红外光谱图,其中1~6 谱线是神木煤粒度分别为<0.074 mm、0.1~0.074、0.425~0.1、1~0.425、1.5~1 和3~1.5mm,胶粘剂为5.0% NaOH改性葵花籽皮的型焦红外谱线。6 条谱线峰型特征相似,吸收强度略有区别。与型煤的FTIR 谱图相比,型焦的红外谱图简单,相应的吸收强度小。3400cm-1处-OH 吸收峰强度随神木煤粒度增大而增大,较型煤在该处吸收强度弱。说明酚、醇类化合物在高温干馏过程中被分解析出。1600cm-1处水分吸收峰较弱,经高温后将结合水和非结合水全部析出。2920cm-1及1420cm-1处的脂肪烃的-CH3及-CH2伸缩、弯曲振动峰基本消失,说明成焦过程中,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被裂解以煤气和焦油形式逸出。
图 4 型煤 N 2 吸附-脱附等温线Fig.4 The N2 ab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of briquette
5%NaOH 改性葵花籽皮基型煤N2吸附- 脱附等温线如图4 所示。P/P0<0.1 时,吸附等温线平缓,说明仅是微孔的单层吸附。当P/P0>0.1 时,吸附支线与脱附支线之间出现滞后圈,说明中孔存在[9],并开始多层吸附。两条支线吸附量起初缓慢增加,后半段吸附量急剧上升,并在P/P0接近1.0 时也未呈现出吸附饱和现象,这是由于吸附质在中孔内发生毛细凝聚现象导致,吸附层数无限大。整个吸附过程中,吸附量小于脱附量,这是由于被吸附的N2在中孔里凝结为液相,导致脱附困难。BET 多点法测得型煤的比表面积为1.038m2/g。
图5 型焦N2吸附-脱附等温线Fig.5 The N2 ab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of formed coke
5%NaOH 改性葵花籽皮基型焦N2吸附- 脱附等温线如图5 所示。由图可知,型焦的N2吸附- 脱附等温线与型煤的N2吸附- 脱附等温线形状类似,低P/P0区,两支线上升缓慢,主要是微孔、中孔的多层吸附,两支线同样呈现滞后圈。高P/P0区两支线急剧上升,中大孔的多层吸附,吸附层数无限大。BET 多点法测得型焦的比表面积为0.897m2/g。型煤型焦的孔结构特征如表2 所示。由表可知,型焦较型煤孔径偏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小。这是由于型煤高温热解过程中,发生分子裂解或分解,煤气和焦油穿透胶质体逸出的过程有扩孔的作用,使得型焦的孔隙发达,但以中大孔为主。
表2 型煤型焦的孔结构特征Table 2 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briquette and formed coke
型煤的热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200~650℃)是最主要的失重阶段,失重率高达20.84%,DTG 曲线在491℃呈现最大失重峰,失重速率为0.1336%/℃,DSC 曲线呈现巨大放热凸峰。由于高温热解,大量挥发分的逸出导致型焦红外光谱图较型煤简单,吸收强度偏弱。型焦的脂肪烃伸缩、弯曲振动峰基本消失,说明型煤在成焦过程中,脂肪族化合物被裂解以煤气和焦油形式逸出。型焦的平均孔径(36.30nm)较型煤(25.30nm)大,比表面积和孔径小。型焦的比表面积为0.897m2/g,孔体积为0.0009m3/g,而型煤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1.038m2/g 和0.0086m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