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准备的优雅老去:增龄性老年人社会审美力发展研究

2020-04-20 06:39朱红缨
关键词:历程老龄化个体

朱红缨

(浙江树人大学 现代服务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末,我国总人口139 538万,65岁以上老年人口16 658万,占总人口的11.9%(1)李希如:《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19-01-23,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901/t20190123_1646380.html。。20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11 923万,占当时总人口133 972万的8.9%(2)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9-11-30,http:// www.stats.gov.cn/tjsj/pcsj/。。8年来,我国总人口增加了5 566万,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4 735万,占增加值的85.0%。城市的老年人口占比更高,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3.2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4.4%(3)郑莹莹:《户籍人口超1/3为老年人 上海加快“养老服务脚步”》,2019-12-10,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12-10/9030039.shtml。。“银发潮”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各类社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

应对老龄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需要紧密结合主客体对象,即老年人社会与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1982)将老龄问题划分为人道主义方面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前者大致指向老年人问题,后者大致指向人口老龄化问题(4)李志宏:《新时代我国老龄工作的新使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构建理想老龄社会》,《老龄科学研究》2018年第9期,第3-11页。。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的要求,老年人社会应着眼于人口自身发展规律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互动关系,加强政策研究、构建新的制度(5)贺丹:《加强战略研究 迎接新时代人口发展挑战》,《人口研究》2018年第2期,第3-6页。,本研究将从老年人社会的主体理念建设视角探讨老龄化问题。

一、全生命历程个体—社会发展模型的构建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渐成说认为,个人与社会、文化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的发展兼具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自我同一通过自我整合形式,保持个人经验的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价值承认的一种预期(6)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62-66页。。增龄,指生命成长过程中日历年龄的变化和提升,到人类个体和群体经历的整个生命过程,全生命历程具有健康行为、心态等因果关系(7)穆光宗:《不分年龄、人人健康:增龄视角下的健康老龄化》,《人口与发展》2018年第1期,第11-13页。。

生命历程的价值存在三个维度:自然之人、社会生产劳动之人、心理感知与精神文化之人。全生命历程不可割裂的稳定与变化,是形成增龄性老年人社会的基础。本研究将建立相应模型,以讨论个体生命历程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其中,X轴为个体年龄增长,Y轴为个体社会化的价值贡献感知。模型图有两个设定、四线条说明:

设定1:在X轴上建立0~100岁的基本生命长度。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占老年人口近20%,建立100岁生命周期的发展评估势在必行。

设定2:依据埃里克森理论,不同任务的价值维度列为独立的三条增龄性曲线。为演示简洁,曲线连接平滑,自我评估价值峰点(H)相同。

A线:身体力的价值维度,个体身体机能增龄性的变化,属生物学范畴。

B线:社会力的价值维度,增龄性个体的社会生产能力变化。

C线:文化力的价值维度,个体增龄过程自我完善的精神文化积淀。

H线:连接三个价值维度的峰值,起始终点同年龄线,也视为社会化的个体能力。

由文献整理和一般规律研究得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身体机能在18~28岁达到峰值;个体社会生产综合在40~50岁达到峰值;个体文化力以全生命历程自我同一性任务完成的累积为终极评价,其峰值出现在个体增龄后期、精神意识丧失之前,依据2017年统计,平均预期寿命76.7岁,大致设定为72~82岁。

综上,建立增龄性生命历程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模型(见图1),简称ABC-H图。

图1 增龄性生命历程与社会价值的ABC-H关系图

将建立在X轴上的100岁设定均分,以每20年龄分界,划为Ⅰ、Ⅱ、Ⅲ、Ⅳ、Ⅴ五个阶段,按目前对老年人的界定,Ⅳ、Ⅴ段为老年期。

二、ABC-H模型下增龄性老年人社会价值特征

由ABC-H图分析个体全生命历程的价值发展与社会关系,可得以下四个方面特征:各年龄阶段的公平性(Fairness)、生命价值维度的等效性(Equivalence)、主体生活方式的持续性(Continuity)、自我同一渐成的进步性(Progressiveness),即FECP。

(一)X轴的反映:各年龄阶段的公平性

尽管公平性已是社会主流理念,但人格发展理论在Ⅳ、Ⅴ阶段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认知不足客观上存在不公平性。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近2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近12%,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少儿人口,人口结构出现历史性拐点。因此,要加大增龄性老年人心理图式、行为特征等主体发展范畴的研究,使理论指导实践更具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真正体现全生命周期的公平。

(二)ABC线的呈现:生命价值的等效性

ABC线的三个高峰期表达的逻辑是:以原生家庭为基础,个体身体机能迎来A线峰值,将接纳社会赋予工作机会等庞大的支持体系;通过社会劳动的参与创造、新生家庭复制等,B线达到峰值,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C线峰值表达个体拥有不断积累的生命感知力,传承社会的非生物性、非竞争性的文化意义。从理论上而言,这三个维度是等效的,但个体文化价值的社会位置嵌入并不明确,“在效率、生产率和权力的狂欢中,对生命最后阶段的任何道义要求都被迫屈从于最终导致晚年意义贬值的价值观”(8)詹姆斯·H.舒尔茨著,裴晓梅等译:《老龄化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三)H线投射:主体生活方式的持续性

ABC-H图中的H线,反映了增龄性个体的社会化能力;将ABC线各点向H线投射,H线模拟了个体的生活方式,既是个体生活本身的反映,也是社会生产方式对个体生活的建构。H线连续且动态稳定,贯穿生命始终,各阶段自我同一性任务的完成,丰富了个体的生活方式,不仅符合生命历程的预期,也预示生活方式可以为下一个任务的完成提前准备。假设个体的身体力、社会力、文化力为因变量,生活方式则起到自变量的作用。生活方式的可准备、可预期,确保个体老年期的整体健康,并协同社会支持体系准确把握文化力的表达形式和位置嵌入。

(四)Y轴赋值:自我同一渐成的进步性

ABC-H图的增龄性曲线峰谷起伏,自我同一性的智慧是选择与适应,使个体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正向的进步力量。特别是个体进入Ⅳ、Ⅴ阶段后,为适应ABC-H图中A、B线的下降,在全生命历程2/5的时空里,接受、选择、适应是彰显老年期文化力的最高智慧。通过自我同一性的调整和平衡,使自身达到完整、和谐状态,个体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感受到人生的幸福与完满。主体感受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从理念到实践的有效支撑,因此它反映了全社会的进步。

建立全生命历程ABC-H模型,阐述个体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特征(FECP),重点在于表达个体是逐步经历生命各阶段,以增龄性的特征和需求进入老年人社会。完满老龄化(Satisfactory Aging),指个体越接近生命完整,越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满足,是建立模型及价值讨论的目的。以公平性、等效性为社会基本共识,作为自变量、可教育、可建设的生活方式准备,是实现主体完满老龄化目标的关键所在。

三、增龄性老年人社会的同一性对峙与张力

依据ABC-H模型中老年人的社会价值特征(FECP),理论上应该呈现个体越接近生命完整越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满足而形成总体完满的社会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同一性的认知混乱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社会,形成社会性对峙与张力。由于个体差异,本研究将老年期Ⅳ、Ⅴ阶段分别标识,将Ⅳ阶段或者更长标识为基本健康、行为自主的惠年期,当然惠年期不仅仅指60~80岁,将Ⅴ阶段标识为可能出现失智失能的寿年期。

(一)Ⅳ、Ⅴ阶段A线下降:身体力恐慌与同一性混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40.50%的老年人身体健康,41.85%基本健康,两类合计占老年人口的82.35%;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占15.05%,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仅占2.60%。可见,惠年期老人占比较大。

面对日益衰退的身体机能,一部分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持悲观态度,并不接受科学、理性的认识。胡宏伟等(2015)认为,城市中的惠年期老人,存在过度利用卫生服务的社会事实(9)胡宏伟、栾文敬、李佳怿:《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与过度医疗需求——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14-24页。。对于老年人而言,过度医疗危害较大。此外,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频发,市场乱象是一个原因,但归根结底是老年人渴望健康和陪伴的心情以及不理性的消费观念被不法分子利用。多数老年人不能自主适应身体力波谷规律的心理恐慌,最终导致自我认知的失衡从个体的混乱上升为社会问题。

(二)Ⅳ、Ⅴ阶段B线下降:社会力与存在感缺失的同一性混乱

年龄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公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用一把尺子评价不同生命阶段的应为。比如,少年期的社会文明是学习、成长;到老年期,如果个人不参与“效率、生产率与权力的狂欢”,则他们从事的“重要而富有建设性的活动,如做礼拜、沉思、反思、回忆、娱乐性阅读、通信、走亲访友、旅游等”(10)詹姆斯·H.舒尔茨著,裴晓梅等译:《老龄化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应该被认为是社会文明的共识。惠年期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被称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新老年,应赢得社会的尊重。

然而,一部分老年人并不接受这样的社会存在方式。30多年来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节奏忽然被打破,竭尽全力取得的业绩成为历史,他们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无力感,试图继续从事竞争性的工作。但事实上,大多数老年人并不能如愿获得工作机会,因此高回报投资或互联网金融受到老年人的推崇,以此证明自己还具有社会竞争力。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多数老年人跟不上知识的更新迭代,一旦遭遇如P2P失信、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他们便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还有一部分老年人走向另一个极端,脱离社会,且无处安放自己的情感,自认为生命无意义、与社会无缘,由此引发人间的“辱寿”现象(11)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合著,高培明译:《无缘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30-240页。。

(三)Ⅳ、Ⅴ阶段C线上升:文化力的情感自主准备不足的同一性混乱

走向进步,是大多数人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同一性的张力克服了不同阶段提出的挑战。老年期文化力的C线上升波即是对峙危机的主要力量。文化力从直观态度看表现为情感自主,老年人可以更加自主地掌控自身的生活,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信念、热爱、审美、偏好,个体文化力的全生命历程积淀,足以帮助他们抵御危机,最终实现个人价值。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老年期的情感自主做好了充分准备。情感是由生活方式培植而来的一种稳定的信念与态度,越稳固则境界越高。大部分人的生命前期都在为营生奔波,争当人与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赢家,而在自己与心灵之间关系的建树上是贫乏的。随着日常生活场域里个体缺失情感的积累,老年期集中爆发出自主意识匮乏的问题,被动地接受身体失控、社会失调所致的沮丧与抱怨;或者反过来强横地表达未经生活检验的情绪,不自主地干扰他人的生活。由此,生命历程的完满并未如预期实现。

四、完满老龄化的审美力培植与发展

有准备的优雅老去,即个体在年轻阶段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为老年期接受同一性任务挑战、渐成人生完满的境界做好准备。价值观和态度对个体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稳定性、持续性,是个体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的决定因素。观念与态度通过个体日积月累的选择和学习,内化为概念和方法论,形成增龄性的生活方式,持续作用于老年人社会的表现形态。个体审美能力的养成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石,也是人们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完善的主体场域。

(一)依托于形成个体—社会主体理念的共识与建设

充分理解和掌控ABC-H图中所处的Ⅳ、Ⅴ阶段,这不仅是老年人进行自主性建设的客观要求,也应成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基本维度。不同个体的自我信念以及社会对于个体成就的基本态度,造就了现在的社会及其与团体之间的功能关系,明确这一逻辑关系,对于建立一个崭新的老年人社会具有根本性意义。

大力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强老年人格发展理论研究及制度措施的实践。完满老龄化的提出,是对现有的成功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理论在人格发展维度的补充,完善全生命周期的人格发展体系,特别是针对60岁以后的生命历程作出客观评价,建立价值模型,重视人的精神力量,进而从主体理念维度优化制度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满足老年人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需求,是老年人社会主体理念建设的焦点。ABC-H模型的建立,将全生命历程的全价值过程有效地嵌入其中,促使每个人意识到人生每一阶段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银发潮”冲击着传统的养老体系,老年人非传统生活方式选择以及他们的“寻家之路”(12)陈社英:《人口老化与社会政策:中国人的“家”与养老研究》,《人口与社会》2017年第1期,第63-72页。现象引发全社会的讨论。“家”不仅指住宅、家庭成员,更是由生活方式、环境习惯以及表达自我理想等主体意识组成的总和。老年人能够继续拥有“家”的“掌控力”,表现在可以理智并持续地评估目前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使用的资源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能获得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从而自主地踏上经过评估的、有准备的生活方式维系的“寻家之路”,始终掌控着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

(二)依托于持续学习的生活方式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年轻时期的持续学习和良好习惯惠及终生,能提升全生命历程的生活质量。老年期的学习性生活方式建设也同样有积极作用。根据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发展原理,个体成功解决一个阶段的危机,会对下一阶段的同一性问题做好准备(13)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46-49页。,因此,惠年期的终身学习对于提升老年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惠年期有二三十年或更长时间可供老年人自由支配,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为自己的老龄化做好了充分准备。第三年龄大学(U3A)即老年大学,为促进老人教育作出了极大贡献。进入U3A学习被视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改变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人们不再为专业目的而学习,而是为了个人而学习(14)欧阳忠明、杨亚玉、葛晓彤:《全球视野下第三年龄大学发展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8年第6期,第40-49页。。客观而言,一方面,U3A教育供给增速远远跟不上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速度;另一方面,U3A的技术性教育惯性,也不尽是满足老人学习需求的必要途径或最优载体。

教育回归生活,终身学习应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在ABC-H图中,H线反映了个体的时空发展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包括以认知、选择、接受和适应为特征的全生命历程同一性学习。H线到达惠年期,学习目的也同样具有文化意味,实现教育的回归。教育本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主观行为,古人云“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审视伴随终身的日常生活,内含自己的情感寄托。老年人若想与时俱进,就应积极地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知识或技术,学习目的亦变得更加清晰,自我潜能的开发和从中所获的愉悦感,丰富自身的日常生活体验和情感。日常生活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可成为个体学习和训练的对象,但重要的是,它们需要被重新审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高境界,便是内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三)依托于以审美力沟通真与善之联结的生活审视

由于个人价值理念不同,不同人做同样事情的方式及产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从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论述中可以得出,与审美境界旨趣相近的,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诗化境界,审美价值即是走向人生的自觉自由境界达到自同于大全,个体通过“实践—意识—实践”的构建,培育自身的审美力。审美力即是生命力中最具价值的品质,比如信仰、意志力、爱、忠诚和智慧等。审美教育与生活方式相融合,能够培植维系一生的信仰和态度。伴随终生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体验,需要不断地加以审视、欣赏,以审美态度持续进行最为复杂的自我交往。在日常生活的情感教育中,个体在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危机中保持一致性,并扩大为集体自我、同一到全生命历程。通过这种持续的、坚定的和现实的生命力赏识态度,实现有准备的优雅老去。

经审视的日常生活审美对象,应该具有直观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日常的规划和情感的共鸣等特征。饮茶审美便是一个例子。啜苦咽甘,本属于茶的滋味,通过每日诱发的饮茶仪式,人们以同理心感悟万物的平衡:苦与甘、琐碎与整齐、精致与平凡、焦虑与宁静、完美与不完美,最终在接受这一杯茶汤中拥有心灵慰藉与审美态度(15)朱红缨:《中国茶艺文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14-17页。。饮茶的审美对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仪式化的日常生活规划与训练。仪式化的发生不仅使饮茶行为有了直观的形式,并延长了饮茶的时间和空间,使个体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序规划原本琐碎枯燥的日常生活。通过心技一体行为的反复训练,人们在这一段时空里栖神物外、静照内心。二是审美移情与意义酝酿。人们饮茶有多层次的需求,既可解渴、享受美味,亦可实现健康的目的。随着饮茶仪式的举行,对象化的日常习作逐渐移情到个体之中,历经统觉移情、经验移情、气氛移情和表现移情,超越原本功利性的目的,从中培植起主体意识与生活方式融合的审美共情,持续作用于一般日常的行为规则和生活信念。三是审美力的文化属性与普遍化。饮茶审美对象从形式到内容具有一致性,并发挥了仪式化的团结作用。历代茶人都自觉地将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濡化于饮茶仪式的实践之中,使饮茶方式带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以饮茶为载体的审美教育,能影响到个体、群体乃至社会性的生活方式,这是“茶为国饮”核心价值所在。

有准备的优雅,意味着个体在早年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审美的能力,并惠及终生。审美力赋予自我更完善的情感,赋予老年人更强的精神力量。从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走向完满老龄化的主体文化力建设,以真善美的统一关切人性与情感,为增龄性生命历程做好当下的准备,以期实现优雅的老去。

猜你喜欢
历程老龄化个体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