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20-04-19 10:38邱晓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35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脏

邱晓春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常见病因为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酗酒以及抽烟等[1]。心肌梗死可能会引发心律紊乱、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当前,医学上治疗心肌梗死主要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冠状动脉疏通情况,从而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症状[2]。在治疗的同时,合理的护理手段对于提高治疗效率也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就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46 例心肌梗塞患者均于2019 年3-9 月期间接受我院治疗,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23 例患者,男女比例为 12:11,平均年龄为(41.56±5.47)岁,平均病程为(9.48±4.26)d;观察组共 23 例患者,男女比例为 12:11,平均年龄为(40.33±6.15)岁,平均病程为(8.89±5.05)d,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46 例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心肌梗塞,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严重并发症、心智水平不正常的患者均不纳入此次研究当中。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手段给予患者健康护理,主要包括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向患者宣传关于疾病相关知识,同时,告知患者卧床3d 后方可下床活动,在患者出院前再次给予日常饮食、身体锻炼等方面的宣传,并告知患者出院后定期回到医院接受复诊,护理时间为6 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两个阶段的护理,即院内心脏康复护理和院外心脏康复护理。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小组所有成员均接受专项培训,在患者住院期间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护理流程,具体流程如下:

(1)手术当天:将关于病房环境的知识向患者讲解,告知病房内的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在病床上如何进行大小便以及注意卧床休息,协助患者进食,并通过翻身活动患者身体关节以及非术侧肢体。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每天2 次的深呼吸训练。对穿刺肢体的压迫器进行放气,2h/次,4 次后方可取下。

(2)术后第2d:活动患者对侧肢体,患侧则需要限制活动12h,之后指导患者在病床边使用马桶。告知患者保持坐位姿势或半卧位姿势,同时协助患者进行下床站立活动,2 次/d,每次持续约5min。协助患者进行刷牙、洗脸、进食等日常行为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治疗手段、治疗药物以及心脏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3)术后第3d:协助患者下床到卫生间大小便,在病房内适当慢走约30m。在鼓励患者阅读疾病相关书籍的同时,向患者宣传心脏解剖手术以及心肌梗塞发病诱因等方面的知识。

(4)术后第4d:指导患者到座椅上进食,并鼓励患者到病房外走廊慢走约100m,将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向患者讲解,指导患者进行自测脉搏训练。

(5)术后第5d:上午,鼓励患者慢行约300m;下午,指导患者走一层楼梯,之后静坐约3h。将运动、饮食等相关知识向患者详细讲解。

(6)术后第6d 以及第7d:在保持之前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进度,可适当加强身体锻炼,如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约500m 的散步活动。在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的同时,告知心理指导、随访事宜等知识。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身体锻炼计划:每天步行约15min,循序渐进,慢慢提高速度,但不能超过身体的疲劳界限。进行体操活动,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决定活动强度,运动时保持动作缓慢,动作幅度不宜过大。所有锻炼活动均保持90 次/min 左右的心率,每天锻炼2 次,每次约30min,避免过度运动,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7)院外心脏康复护理:针对出院前为患者制定身体锻炼计划,护理人员不定时通过电话或登门随访,监督患者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锻炼。同时,开启微信公众平台,将疾病健康知识、锻炼方法等知识发放给患者,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通知患者定期接受复诊。护理时间为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通过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MH)、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该表共36 道题,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各项心功能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护理手段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下,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后方可下床活动,因此无法进行及时的身体锻炼,不利于其心肌功能的的恢复[3]。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早期,针对患者的日常行为、饮食结构、运动方式等提出更具科学性的建议,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使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得到改善,从而将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降低。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倡导的良好行为规范可防止冠状动脉发生再狭窄风险,加快恢复体能,针对冠状动脉和血管进行调节,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改善血流指标以及有效抗血小板聚集,实现舒张因子和血管收缩因子的动态平衡,推动患者心肌恢复健康[4-5]。另外,术后早期活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通过改善患者饮食、指导患者锻炼等方式,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方面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动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在患者手术当天,讲解住院注意事项和手术事宜,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手术后第2d,活动患者肢体,指导患者自行进食,并告知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流程,有助于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手术后第3-7d,指导患者下床进行活动,并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为患者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心功能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不仅为出院患者制定锻炼计划,还在患者出院后及时跟进监督,促使患者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患者改善心功能水平有着积极意义[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后,心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调节心功能水平。

表1 两组患者SF-36 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SF-36 评分(±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23 23护理前8.45±2.66 9.01±2.78 0.69>0.05护理后15.41±3.46 19.24±3.06 3.98<0.05护理前9.47±3.13 9.16±3.72 0.31>0.05护理后14.47±3.48 20.64±3.81 5.73<0.05护理前9.52±3.17 9.31±2.97 0.23>0.05护理后15.32±3.46 20.37±3.28 5.08<0.05 MH BP PF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s)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23 23护理前40.37±12.74 41.24±13.66 0.22>0.05护理后63.27±10.87 70.32±10.88 2.19<0.05护理前30.24±5.77 30.54±6.13 0.17>0.05护理后47.29±8.13 53.78±7.11 2.88<0.05护理前181.54±6.72 182.12±7.22 0.05>0.05护理后139.36±5.24 120.83±5.37 2.48<0.05护理前63.27±10.87 70.32±10.88 2.19>0.05护理后84.34±10.54 75.52±10.44 2.85<0.05 SV(mL) LVEF(%) LVEDV(mL) LVESV(mL)

综上,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心肌梗死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脏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