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墉
世界上最容易交朋友的时刻,可能并不是“困境中握住另一只寻求帮助的手”,而是互联网上的陌生人随手点点鼠标或者敲动键盘。
鄙人从不追星,却因搜索几张照片配文发布,被网友亲热地叫“姐妹”,欲热烈交流,一较高下;鄙人偶就社会热点发表评论,便有素昧平生的网友突加好友、发私信,一面表达赞同,一面写下南辕北辙的观点,结尾还要加一句“兄弟,我支持你”;鄙人无心“买粉丝”,但奈何平台不时偷偷塞些“僵尸号”,原想学着其他博主手动删粉,又发现自己的“关注”中也被偷偷塞进了毫无印象的营销号,叫人防不胜防,删不过来。
鄙人只是社交网络的一名普通用户,不上热搜也缺乏影响力,为何会面临这些无中生“友”的意外呢?
想必是网络的面具让人不必时刻秉承着现实中的隔阂与戒备,才把“亲爱的陌生人”当做情绪的树洞倾吐心声;而社交网络也极力想要凸显“社交功能”,又或者是通过“用户整合”运作新型商业模式,才主动给用户添加粉丝。
网络社交是一场复杂的社会实验。无中可以生友,友多了又生出些危险和困窘。
有些人早早加了好友却从未聊过一个字;有些人的朋友圈既设定期限可见,也分组屏蔽部分“朋友”;有些人在不同的社交平台“经营”出不一样的形象,以至于从微博看到微信再看到豆瓣、抖音,几乎可以用不同的人设凑一桌麻将……
哪怕是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好友,也可能会因为某个网络小动作产生误会或隔阂。在一次“社交网络中最令人讨厌的人”的调查中,晒娃、晒健身、晒美食、狂点赞、搞微商、谈论私人话题以及书写“鸡汤”短文等等人們熟悉且常见的社交网络动态几乎悉数上榜。
由此看来,社交网络并没有让人们交到更多的朋友或提升友情质量。相反的,它让朋友之间更倾向于保持“有事说事”的低互动、冷处理状态。
诚然,社会是一张人与人联结的大网,几乎没有人可以独立于网格之外生存。但当网格上每个点都可以点亮一张写着“朋友”二字的卡牌时,我们开始使用“老友”“密友”“发小”等称呼标记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才是我们在星罗密布的关系网络中最坚固不变的锚点,是多年相交、彼此了解、互相包容关爱的可信之人。这样的朋友,只能靠岁月催发、记忆滋养;这样的友情也只能靠扎扎实实的生活打磨,而不会自虚无中生长。
摘自《今晚报》202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