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境贸易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优秀职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急需复合型人才,许多学者对跨境电商领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及其实际开展存在一定问题,仍具有较大上升空间。本文首先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能力分析,以及相关岗位职责的要求,而后重点阐述如何提高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成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高职;专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跨境电商作为当前较为新颖的跨境贸易活动,在我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可有效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15年经济报告,到2025年,跨境电子商务预计将占全球贸易的30-40%,并可能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目前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是人才短缺。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行业面临着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员工必须精通计算机技术、外贸相关流程、网络术语和外语,并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和词汇知识。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上,这样的人才是非常罕见的。为了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短缺、企业人才选拔标准不明确、人才选拔困难等问题,工信部科研室建立了跨境电子商务导师培训考试机制研究和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初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既要精通电子商务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营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技能。
1、跨境电商专业能力分析
1.1 营销能力
学生应熟悉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法律制度,具有良好的跨境沟通知识,掌握网络营销方法,能够利用各种网络,以增加未来工作企业网页浏览和传播效果,并能够利用境内外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开发客户和扩大跨境业务市场。
1.2 业务拓展能力
高职学生应熟悉国际和国内主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运作规则,对国际贸易的基本业务流程有较好的掌握。了解合理配置人力和产品资源的流程,了解跨国界供应链,能熟练操作MIS和ERP软件。他们还应该能处理订单交易,对涉及客户沟通的付款、商品运输、客户投诉、售后服务等能快速及时做出反应,并协助组建和管理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团队。
1.3 数据分析能力
高职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商业数据统计和挖掘能力,能够通过全面的市场、产品和消费者数据调查来分析、比较、连接和集成数据。根据相关理论对各种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并能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高职学生也应该能够了解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大数据,来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管理。
1.4 商务谈判能力
商务谈判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知识面广、跨文化知识扎实的高层次人才。他们能够客观地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善于解决跨文化冲突,具备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熟悉WTO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国际商务。我们在培养高职学生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往更高的層次发展,在校期间要培养在国际商务谈判方面的基本能力。
2、岗位要求分析
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高职毕业生一般分为三类:客服类、营销推广类和数据分析类,对应6个不同的岗位,具体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如下:
1)网络推广专员:需熟悉网络营销和推广,熟悉网络工具的使用;熟悉公司产品的营销策划、宣传和推广具有跨国界平台销售经验和图像处理能力,如速卖通、亚马逊、敦煌网等;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业务协调和公关能力。
2)网络营销专员:熟悉信息发布和传播过程;了解网络营销规则,熟悉当地文化和营销活动;有网上商店销售经验,有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良好的口头沟通和写作能力。
3)市场研究专员:精通各种办公软件和信息系统软件。具有数据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业务发展能力强,强烈的责任感;结合网络和实地访问收集所需的商业信息。
4)客户开发专员:能够开发、建立和管理客户资源;能够分析跨境进出口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并对进出口客户开发提出建议;有能力建立搭建网络社群,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服务和信任关系。
5)客户服务专员:熟悉互联网B2C、C2C网上购物流程,能在线客户沟通、销售;熟悉当地语言,与外商交流;了解国内外消费者心理和购物经验。
6)数据分析员: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至少掌握一种开发语言,如python/R/java;掌握个性化推荐、聚类、a等建模算法的能力。熟悉Linux/Unix系统和Hadoop/HBASE/Hive/Storm分布式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
3、针对专业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的人才培养措施
3.1 宏观培养发展层面
(1)加大力度建设实质性更强的专业课程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前提即是制定契合实际、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独立招生、培养与就业的协同活动。跨境电商企业的长久发展不仅仅需要高质量的本位专业人才,其具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核心需求。因此,教育局对电商专业内容的制定,应当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而大力整合相关教育资源,组织高校与经济、人才研究部门联合开发跨境电商专业课程,编选实质性更高的教材,加速跨境电商专业独立及其高质量的建设。而作为我国电商发源地——杭州,其对于各高校建设电商专业课程的扶持,无论是资金投入或是师资力量的引进力度都非常之大。2016年,杭州跨境电商业务建设的相关部门,对跨境电商业务开展人才紧缺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及院校转型理念,将促进跨境电商实践应用型学科的建设正式划分到其业务发展规划之中,以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全面化、深入化。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大变革,运营模式的多元化,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及需求质量不断提高。即此,各地政府、高校对于电商专业的建设应当以杭州市为参考,加强跨境电商专业的实质性建设。
(2)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强化培养效果
跨境电商对人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的能力要求较高,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恰恰是一项针对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产教融合模式,虽进行校企合作,但并未明确划分学生的引导者、从哪个阶段开始培养,致使整个教学活动极度缺乏对全过程培养的统一性、系统性以及切实性,学生的实质性收获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从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心态,打击学习主观能动性,而毕业后也难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技能的要求,如此开展产教融合无疑是非常失败的。因此,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大力开展“师带徒”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让学生跟着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或是专业技能强的员工学习,一方面可有效巩固其专业知识,一方面又加强了实践運作能力。实质上,开展“师带徒”的培养模式,其重点在于实践操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例如哪些员工做师父、哪些学生参与等等,都要针对性设计。而同时需注意的是,学校不可将学生管理权全权交付于企业,必须委派对应指导教师同步参加实践,熟悉的人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可舒缓其压力,一方面可更有效的管理其培养成效。此外,同参老师还需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经验讨论会,总结、反省其工作效果,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论转化实践的综合能力。
由此可见,“师带徒”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中,既包含着企业员工与学生构建为师徒关系,又同步了带队老师与学生增强了师徒黏性。部分创业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由企业员工、同参老师、学生联合组成专业小组,以各种专业大赛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协助并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老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而需注意的是,开展“师带徒”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时,首先必须明确各自责任,精准、针对性的引导是关键点,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实现以“产”服务“教”,“产”、“教”紧密结合的更契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微观层面
(1)高校课程的制定应明确目标
学校主体在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承担着核心的责任。首先是课程体系的建立,学校须组织相关专业的管理领导、教师以及相关学者,同时邀请高等教育的专业机构人员与企业导师联合成立研究组。基于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标准,融合市场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步开展大学生通识类课程,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拓展学生胜任素质为核心目标的培养方案。其次是实际教学活动中,首先学校必须遵循其专业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而延伸拓展的教育理念,以交叉学习、胜任素质理论为指导,将大数据技术(如项目的商业数据整合与分析)、情境感知(客户关系维护)等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形成线上和线下交叉学习的有机结合。其次是评估机制的构建,高校必须主动联合企业、高教研究机构。建立更契合实际、具有一定前瞻性与战略思维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胜任素质的评估机制,可通过问卷调查、抽查访谈、德尔菲法等方式,为跨境电商人才胜任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更为实质性的权重系数,再经过实际活动的检验、不断的优化,最终建立起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更相对应的评估机制,确保可以更为公正公开、客观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实质性的依据。
(2)教学资源的拓展
其一是教师队伍的培养。学生成为跨境电商人才,其核心影响因素即是教师水平。教师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教学质量大部分决定着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校内外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关键点。对此,院校同样可以通过与先进企业的合作,一方面是委派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更契合实际的学习与实践,激励教师在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教学质量及其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院校可从跨境电商企业聘请专业人才到校内兼任教师开展培养活动,将其丰富的工作经验更直观的教授于学生。
其二是建立且完善校内外项目实践基地。跨境电商的出现,对工作人员的项目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若仅仅凭理论知识的教授对人才的培养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即要求院校从校内外两个方面入手。校内,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的设施与平台,日常教学课程中引进优秀的实践平台,便于其综合能力的拓展;校外,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将企业运营过的项目让学生操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项目实训基地。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有效结合,通过合作办学、项目操作培养、实践教学等契合实际的培养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与实训相容并进的高质量平台。高职院校与优秀的跨境电商企业的合作,不仅仅直接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还能为合作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真正所需的专业人才。
结语
就以社会宏观发展来看,学生的专业水平即直接关乎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跨境电商专业相较于单纯的电子商务来说,因涉及到跨境业务,其涉及面更为广泛、深入度更细致、对技能的复合型要求也更高。其本位专业知识技能是基础,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其综合技能的培养,以落实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这是一个全面性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企业、学校三方联合开展,坚持以全员覆盖化、横向培养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而核心来说,作为学生的直接培养人,其肩负责任是非常重大,其思维的转变、意识的建立是首要工作,唯有落实“以学生中心、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教学方针,才能真正促进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谢冬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6)
[2] 孟亚娟.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28)
[3] 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
[4] 李变花.校企协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06)
作者简介:禹银艳,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