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20-04-17 11:34张超
高教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张超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机遇。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互联网+”时代,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校园文化;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1-0051-04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it has provided unpreceden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important force in ou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ou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been becoming an important goal forhigher education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shoul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and conditions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Based on making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promoting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s the guidance, in the Internet+ era.

Keywords: Internet +; campus cultur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一、高校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

非“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一般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师生们在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管理运行、服务社会、竞赛活动中创造并传承发扬的精神内核和物质设施的总和,高校师生引领的校园文化往往是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先进的部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深深影响着校园文化,也迫使高校校园文化从实体空间迅速延展到了网络虚拟空间。互联网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变得更加多维、更加立体、更贴近现实。

(一)何为“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工作和从事的行业中加入互联网思维,从而为事业提供更大的舞台和多层次的空间。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利用越来越高效的信息通信技术,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展开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化、融合、集成、联通的作用,以互联网为融通工具,打通各行业间的壁垒,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座和平台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形态。

1. “互联网+”时代的特质

(1)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手机网民增长迅速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较2017年底提升3.8%,2018年新增网民5653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1]

(2)对互联网服务的需要持续增长

网民数量的激增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了互联网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发展热潮。2018年,2.01亿网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教育,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4亿;3.30亿人使用网络预约出租车,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33亿,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10亿。互聯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已经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也为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3)网络商务的规模持续增长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较2017年底增长14.4%,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5.92亿,较2017年底增长17.1%。我国企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互联网工具开展交流沟通、信息获取与发布、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互联网+”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互联网不再是单一的辅助工具,企业开始将“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突出表现在企业对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重视、开展网上销售和采购业务,以及运用移动端进行企业营销推广等等。

2.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或升级

互联网在近20年内不断加速发展,对传统行业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只有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才能使传统行业焕发新的、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同时也使得传统行业脱胎换骨,形成新的形态。可以说,“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传统零售业、制造业、教育培训业等等的转型或升级,“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数据化,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换代,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更加明显。据分析,2013-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GDP增长率提升0.3-1.0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将有可能带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7%-22%。[2]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更多的特点

1. 选择性

“互联网+”时代使得高校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报纸、广播、板报、电视虽然仍然在发挥各自的传播作用,但其影响力已被互联网支持下的贴吧、直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所大大分化,师生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轻松地发布或接收信息,影响他人的同时也被其他人影响,从而改变了原有高校校园文化的环境格局。

2. 交互性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发布者单向宣传的“尊崇”地位,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人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当信息的接收和发布达到一定规模时,信息流就自主形成了,并能促使大量的信息发布主体通过互联网即时分享信息,从而达到信息的互联互通。

3. 开放性

互联网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互联网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将校内校外、校园与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实时连接成为可能和必然,这种广泛而深入的连接也必将引发高校校园文化的巨大变革。高校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也将与互联网大平台中的各个行业领域实现跨界融合,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产生观念的更新。

4. 虚拟性

非“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通过现实中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展现和传承。互联网为高校校园文化内容的展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如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主题辩论,组织优秀团日活动的展示,对优秀典型个人或事迹进行网络投票和评议等等,将现实的文化内容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虚拟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样起到了先进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作用。并且互联网虚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5. 创意性

互联网为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无限创意。在校内层面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融通交流,从而有力地激发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和思维的互鉴,促进专业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校外层面能使校园文化更好地吸收借鉴社会先进文化的成果和理念,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在充分吸收“互联网+”时代精华与能量的同时,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

6. 个性化

互联网以其海量的信息为个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其结果必然导致愈来愈全面的个性化趋势,而这又与“90后”“00后”大学生群体个性化成长方式相得益彰,形成合力,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个性化效能。

(三)“互联网+”为高校校园文化拓展新内容

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的载体,应当作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有创新创业文化设施、制度、政策、氛围等。“互联网+”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憧憬,并将催生一系列新制度,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内容上得到拓展,理念上不断更新。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相互促进、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为促进和影响。

(一)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与途径,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

高校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成的人文环境载体和核心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应体现时代要求,注重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让创新创业文化充分影响和感染大学生,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并积极探索和行动,推动创新创业文化活动的开展。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层面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成的物质载体。具有创意的校园文化景观、便利的图书数据资源等,为培育创新精神、开展创业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实践平台。

3.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层面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成的制度载体。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与支持,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更需要制度的保驾护航。因此,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设制度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铺平了道路。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将对建设奋发有为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和较强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是建设奋发有为的高校校园文化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况且创新创业教育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不仅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扩展其外延,而且能促进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

(三)高校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必要性

从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情况看,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突破800万,达到820万人,毕业人数再次突破历史极值。2018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显示,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中,78.7%的毕业生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9%的毕业生选择自主择业,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比例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平稳态势。[3]值得注意的是,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9%的人自主创业,三年后有6.3%的人自主创业,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创业正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之一。从自主创业月收入的情况看,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5785元,比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4774元)高1011元;2014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4895元,三年后为11354元,涨幅为132%,明显高于2014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半年后为3773元、三年后为7045元,涨幅为87%)。由此可见,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业,对于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甚至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政府的政策面来看,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用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三、影响“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因素

“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进器,需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关注,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来看,尚存在着一些影响“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因素:一是定位不准,缺乏学校顶层设计和协同推进,没有突出学校特色和地方特点;二是视野狭窄,没能看到“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三是标准不高,在设施、人才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四是氛围不浓,尽管各高校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理念,但实际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实施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尊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五是实践环节薄弱,如有些高校虽然举办或参与了“挑战杯”等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但多数是为比赛而比赛,而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计划付诸实施,形成生产力,没有形成崇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建设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校园文化

(一)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理念,坚持推进制度改革和理念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制度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中政策、管理体制等共同构建起来的制度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制度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理念应当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坚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的发展理念。

1. 强化顶层设计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需要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需求。这是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学校某一个部门的块状工作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隐性财富,应从学校战略角度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谋划“互联网+”布局,融入“互联网+”思维。如在组织上,既要发挥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更要协调、发挥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校友会、创新创业学院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同作用,打出组合拳,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

2. 强化价值引导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互联网+”时代应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价值引领中,需贯彻三个层面的内容:

(1)遵纪守法层面上,任何创新创业行为都必须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开展。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一定要把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安全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这也是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2)道德风尚层面上,应让大学生明白“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认识道德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和网络道德,是大学生在“崇德尚新”的氛围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3)意识形态层面上,应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同时要将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利和义面前始终保持清醒额头脑,始终被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

3. 强化创新创业素质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将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可以将创新创业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载体,让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活动”的过程获得共同的爱好和价值认同感,同时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引发他们的深刻思考,培养他们不畏挫折,积极创新创业的心理素质,又能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提升“互联网+”时代的自我发展能力。

4. 实现协同融合

一是要融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如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文化节、扶持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等,让大学生自觉融入“互联网+”时代,开创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局面;二是融入创新创业实践,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投身“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不但能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能结合创新创业项目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

(二)拓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 注重载体建设

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孵化基地等,都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特别要注重“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培育。以创新创业理论为支撑,举办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开展“创新创业导师行动”计划,将优秀企业家和高校教师组建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对创新创业的大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帮扶等。

2.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制度,对学生投入、教师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予以鼓励、支持和资助,激发师生们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欲望。如对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或创业计划,学校可按照科研项目的奖励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这些成果落地开花,形成生产力,而不是以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作为唯一目的。实行类似的激励方式,能够催人奋进,因为摆在学生面前的并非虚无缥缈的言语鼓励,而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支持其深化创新创业成果的物质基础。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和制度,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3. 整合校外资源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采用“校内主导,校外支持”的模式,构建“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支持的局面,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利好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案例,用以启发学生,继而建设发展适合本校实际的校园文化;与本地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成功企业家为大学生讲述创新创业故事,提供创新创业可行性的建议和指导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吸引企业对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开展“风险投资”,达到双方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狀况统计报告[R].2019,3.

[2]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R].2014,7.

[3]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R].2018,6.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互联网+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