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炯 廖信林
[摘 要]近年来,高校财经类专业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原则不科学、评价指标单一和评价主体不全面等问题较为突出。在分析了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原则基础上,从高校层面、政府层面、学生层面和企事业单位层面四个维度构建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1-0133-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inancial and economic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tively carried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 problems such as unscientific evaluation principles, singl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incomplete evaluation subjects are more promin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princi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s, which is composed of 4 first-class indexes, 13 second-class indexes and 41 third-class indexes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University, government,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Keywords: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Quality Evaluation;Index System
一、引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自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以来,我国政府、高校和社会都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强调,要通过促进资源共享,鼓励大众创新,构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系。科学的评价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然而当前大多高校仅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忽视了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方法的创新。而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着评价方法落后和指标选取不科学等问题,并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那么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涉及哪些关键指标呢?
当前学者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实证方法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在质量评价理论分析方面:张勇明等(2018)在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指标体系建设的意义基础上,设计了院校环境建设、企业参与和师资团队等涵盖9个一级指标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1]。姚琳(2019)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教育环境、教育产出与教育投入等方面來设计[2]。刘丹梅等(2019)通过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优劣点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原则,从高校、政府、学生和社会等四个要素出发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在质量评价主体方面:刘志坚和吴琼(2019)以江西省4所高职院校为样本,在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从创业课程、学生背景和创业品质等7个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4]。郑雪清(2019)基于影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客户维度、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与运作维度等方面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刘鹏(2019)在分析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师资不够以及教育能力欠缺等问题基础上指出,应从师资队伍、支撑保障、实践教学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6]。在质量评价实证方法方面:周风等(2019)在CIPP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以教育背景、投入、过程和成果为4个一级指标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7]。苏飞(2019)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多的取决于学校的教育氛围和师资力量[8]。周晓晶等(2019)运用非线性法和熵值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师资队伍和保障制度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影响最为密切[9]。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现有的研究对象多为一般院校,很少专门研究财经类专业如何构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分析了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原则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构建一套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促进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二、构建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部分成效,但仍存在着评价原则不科学、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成效,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必不可少。
首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监管与考核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监管各环节是否落实,以促进财经类专业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针对当前部分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仅针对少数热衷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这种表面性,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能有效敦促财经类专业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其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财经类专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当前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其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在“新工科”和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财经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略显劣势。因此,构建合理客观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开展的同时切实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10]。
最后,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完善教学体系的需要[11]。当前,高校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以及教育功能重叠,高校与企业之间也缺乏完善的沟通体制。财经类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的成果很难转化向企事业单位转化,高校与政府之间也缺乏社会资源共享机制。而通过以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主体、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设计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三、构建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发挥着重要的指导管理作用,而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是财经类专业培养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决定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否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因此,在构建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當遵循以下3大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与发展性原则
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注重产学研结合,由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学生共同推进和完成。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将相关规划与数据对外开放,积极吸收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建议,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构建由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知识普及、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直到创业能力形成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此外,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紧密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状态与毕业生就业创业压力与难题,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客观性与导向性原则
构建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客观规律,根据财经类行业特征、财经类人才要求以及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规律,将多个指标赋予科学合理的权重,形成层次分明、指标完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12];同时,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当能够起到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的作用。质量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各项指标以及指标所占的权重都应当具有目标导向性,体现高校、社会和政府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重心,根据创新创业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受教育学生就业创业率是否提高、创新创业课程开展成果等指标进一步验证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形成根据质量评价指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潜在意识。
(三)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充分体现指标的全面性,涵盖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将企事业参与力度、政府支持、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观念以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平台设立等体现出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质量评价应立足于全体学生和多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而不是部分学生或仅培养某一单一技能。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方法应当全面,避免仅着眼于结果评价而忽略开展过程的评价,在过程评价中不断发现不足及时完善。同时,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不可忽视。既要避免指标的选取过于简单难以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又要避免过于复杂不利于指标的获取。应确保指标选取的层次清晰、计算公式明确、实证方法客观合理以及内容具体可观察,以便财经类专业开展自我评价时易于操作和执行[13]。
四、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在分析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原则的基础上,从多维度出发构建一套科学客观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政府、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等主体来共同开展,因此,本文从高校、政府、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等四个维度构建高校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具体如下:
(一)高校层面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主体和主要场所,是否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是否形成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保障等都对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起着关键作用。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体现在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和创新创业成果等方面,因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围绕以上几方面。文化氛围指标包括: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次数、创新创业竞赛数;创新创业课程指标包括: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占比、创新活动涵盖学生数、教学方法种类;师资队伍建设指标包括:各学历水平教师数、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占比、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比;创新创业基础设施指标包括:创新创业管理组织机构数、创新创业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创新意识训练类实训基地、创新创业体验类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园数量和“互联网+”创业平台开展进度;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指标包括: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情况、申报的创新创业项目和课题数、就业创业满意度。
(二)政府层面
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积极的支持保障作用,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经费投入、相关优惠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制定。财经类专业获得经费投入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办具有财经类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等,学生获得经费投入能够解决就业创业前期所需的资金,企事业单位获得经费投入可以激发其与高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的动力。政府经费投入指标包括:政府为高校提供的经费数量、政府为企业提供的经费数量、政府为毕业生提供的资金数。政府对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角度出发。比如,通过缩短创业审批时间、扩大信贷范围、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提供免费培训等优惠政策为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捷和更多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政府优惠政策指标包括:提供免费培训次数、创业审批时间、信贷范围。
(三)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其参与创新创业程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直观反映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创新创业教育区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评价中既要反映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参与情况、主观意愿和注意状态等方面,又要反映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参与情况指标包括:参加创新创业讲座的次数、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次数、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次数。学生主观情况指标包括:科研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对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家庭背景指标包括:思想觀念、家庭资金支持。
(四)企事业单位层面
财经类专业要想更好的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必不可少,尤其具有财经类背景的企事业更易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所需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高校与企事业应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稳步、有序进行和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企事业在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供项目支持、实践指导以及岗位等其他支持。企事业单位技术支持指标包括:为教师提供的技术培训次数、为学生提供的技术指导次数、向高校提供具有创业经历的兼职教师数。企事业单位资金支持指标包括:提供的实践教学资金额、提供的实践基地建设资金额。企事业单位其他支持指标包括:提供的创业实训基地数量、提供的创新创业项目数、提供的实习岗位数。
[参考文献]
[1]张勇明,李俊彬,曹佩红.多维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8(2):54-58.
[2]姚琳.双创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科教导刊(下旬),2019(2):27-28.
[3]刘丹梅,王震,鞠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2,46.
[4]刘志坚,吴琼.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对外经贸,2019(8):128-130+160.
[5]郑雪清.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161-165,170.
[6]刘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9(9):132+134.
[7]周风,曾增,李龙.基于CIPP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19(9):29-33.
[8]苏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比较——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9(1):157-160.
[9]周晓晶,于晓秋,田宏,野金花.基于熵值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7):70-75.
[10]屈贤,余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8(4):15-16.
[11]蒋德勤.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4.
[12]杨月涵.学生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9.
[13]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