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强中学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在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法律知识的匮乏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必要性,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薄弱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初中生法治思维能力的欠缺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关键性。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本点”;法律教学案例选择的真实性、德育性,是培育法治素养的“支撑点”;参与法治实践提高初中生法治能力,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兴趣点”。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学习和掌握这个年龄必备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提升法治素养。
关键词:法治素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要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加强中学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在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育法治素养培养的探析谈起。
一、 法治素养的含义
法治素养是指一定的社会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法律制度、规范等社会法律现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观念等心理状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行为和习惯,是一种关于法律的特有人格特征。法治素养至少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1)法律知识。法律知识体现为对国家法律的了解、掌握和认知程度然也包括与个人活动相关的国外法和国际法知识。(2)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治范畴的思想、观点和认同状态等的总称,包括法治知识、法治观念、法治感、法治信仰、法治思维等。(3)法治能力。法治能力即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状态。
二、 在初中生中培育法治素养的意义
(一)初中生法律知识的匮乏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必要性
只有拥有法治素养,自觉地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远离犯罪。要具备法治素养,首先不能缺少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治素养基本条件和要求。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好奇、敏感、爱冒险、好占上风、喜欢模仿、辨别能力弱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征。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6至18周岁是未成年人犯罪相对集中的年龄层次。其中,初中学历及以下和男孩子为主要群体。他们中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中途辍学,过早离开学校,文化程度偏低,因而没有及时接受基本的道德和法律教育,法律知识十分匮乏,不知法、不懂法,从而没有守法的意识,如果受到不良刺激,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大多年幼无知,做事容易冲动,无所顾忌,无所畏惧,无知者无畏,往往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犯罪后果,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二)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薄弱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正是处于一个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隨着年龄的变化,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增强,但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还没有完全形成,片面性很大。从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中学生违纪违法的时候基本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不知道犯罪的严重性,对生命缺乏敬畏,认识不到其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及行为所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普遍体现在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缺失、结交不良朋友、法律意识淡薄、盲目模仿、心理因素极不稳定,这样的学生群体通常在诱惑和陷阱面前,往往容易走至极端,以致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初中生法治思维能力的欠缺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关键性
懂法,未必称得上有法治素养,知法犯法者也不在少数。法治素养要求认识、认同、信仰法律,要求敬仰法律的权威,要求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初中生,他们初懂规则又抵触规则,喜欢挑战权威。而刚刚从小学生转换到初中生的学生,对学校和父母强调的规则都有抵触心理,对校规、班规、家规等规则和社会必须遵守的法律内涵缺乏必要的思考,而我们所学的法律知识又相对比较抽象化,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有一定差距。近年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的学生盗窃、校园欺凌、强奸等违法犯罪案件,分析其犯罪原因时,往往是我们的初中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没有足够的法律思维能力,在遇到诱惑或者同伙的怂恿下,一时冲动下就违法了。比如像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不知道哪种的解决方法是正确的,当采取过激甚至愚昧的处理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违法了。另外,还有个别是学生被敲诈、被偷窃、被殴打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首要任务。因此,提高初中生法治思维能力,加强初中生法治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 培育初中生法治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本点”
法治素养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养成的。要具备法治素养,首先,不能缺少法律知识。初中生除了父母家人、老师同学以外,接触社会环境较少,长期处于学校和家庭的陪伴和保护中成长,往往认为自己很难遇到法律问题。其次,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校园生活也离不开法律相关的知识。学校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法治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培育法治素养。一是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与初中生成长阶段密切相关的法律有《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二是青少年不要做犯法的事,不要做违法行为,更不要去侵犯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合法权益,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三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犯时,要懂得用法律知识、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不要找“哥们、姐们”,更不要通过其他非法手段。必要时还要懂得遇到矛盾纠纷问题时,要懂得询问父母、老师和资深人士。四是要有证据意识。在寻找法律帮助的过程是打“证据战”的过程,学生要注意寻找并保护好相关证据。通过学习,使初中生了解自身的权利、义务和如何运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本点”。
(二)法律教学案例选择的真实性、德育性,是培育法治素养的“支撑点”
课堂师授是传授道德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已有的案例,作为法律知识点的导入使用,让学生从本质的内容上解读教材,理解教材。同时,老师要善于从学生身边的事例着眼,积极采用课堂提问,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当地检察院或查阅当地公开审判的未成年人侵害的案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概念的理解自主解决“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讨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并在分析身边案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区别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老师在案例的选择和引用时要尽量体现案例的真实和具体,不能过于随意,对于不适合课堂教学或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案件,案情再怎么吸引学生,都不适宜采用。更不能把“好像”“听说”等口头性语言带入法治课堂,要充分体现法律的严肃性。我们的教学使用的法治案例只有具有科学性、严肃性和真实性,而且在老师本身潜移默化地引导下,学生才会接受法律本身的庄严、庄重和严肃,也才会信服法律,接受法律,我们的法治教育才能在初中生的心中扎下根,培育好法治素养的“支撑点”。
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初中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慢慢形成规则意识、法律意识,为今后成长设定行为的边界;是为了培养成长中的青少年早日成为做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是为了今后可以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三)参与法治实践提高初中生法治能力,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兴趣点”
掌握法律常识,只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本条件。参与法治实践,有利于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法律条文是千篇一律的,要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就必须在实践中锻炼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参与法治实践,有利于增强法治体验,增强自己的法治情感。在校园里,学校应当在法治课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法治环境,培育在校生的法治素养。因此,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们要牢牢抓住初中具有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应把激发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把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引入学校法治教育当中,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硬性灌输的陈旧方式,适当运用希沃白板、视频、手机等新媒介,进一步创新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方式,激發学生的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努力增强教育效果。老师可以与德育处、保卫处等部门联合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征文、中学生模拟法庭、中学生法治宣传员宣讲、法治手抄报、全员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法治实践,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法治素养。
总而言之,青少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学习和掌握这个年龄必备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提升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维.初中生法治素养培养策略[N].江苏教育报.
[2]吴小波.案例:撬起法律教学新空间:以人教版“财产留给谁”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
[3]刘星毅.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加快专业化步伐[N].钦州日报,2019.
作者简介:林松海,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