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 张来健 王浩 徐伟 陈志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2)
颌面部损伤是损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部位主要位于口腔、颌骨颧骨和颌面部,常常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和生理功能,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损害,是口腔颌面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2]。颧骨位于面中部,是脸部的突出部位,常常因为外力造成骨折,颌面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颧骨骨折的治疗原则采用“改善功能,兼顾外形”,治疗的重点是以解决张口受限、复视等功能障碍为主,改善面部外形为辅。但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面部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减少面部疤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45 例颧骨骨折需要行手术的患者,对单纯口腔内切口固定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有效性进行观察。
分析我院2016 年1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45 例颧骨骨折需要行手术的患者,采用口内切口辅助口外小切口治疗骨折24例,采用单纯口内前庭切口21 例。45 例患者中男性30 例,女性15 例,年龄13 ~62 岁,致伤原因:车祸20 例,摔伤24 例,斗殴1 例。临床表现:面部塌陷畸形37 例,张口受限20 例,眶周淤血21 例,神经压迫或损伤体征11 例,复视或视物模糊2 例,咬合紊乱1 例。根据Knight 和North 提供的6 型分类法[3],Ⅲ型14 例,IV 型最少,7 例,V 型最多,24 例,左侧20 例,右侧25 例。
45例手术中21例采用单纯口腔内前庭沟切口治疗(单纯组),24 例采用口腔内前庭沟切口联合口腔外辅助眉弓切口(辅助组),通过CT 测量及患者主观自诉,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具体情况:14 例Ⅲ型颧骨骨折全部只采用口内切口,7 例IV 型颧骨骨折全部采用口内切口辅助口外切口,而V 型颧骨骨折中有17例采用口内切口辅助口外切口。
用三维立体测量软件分别测量患侧及健侧颧骨前突度(pomp)及颧骨下缘突度(zm-ms),其中颧骨前突度为颧突点到耳门上点的距离,代表颧骨前后方向的突度,颧骨下缘突度为颧颌点到乳突点的距离,代表颧骨下缘的突出程度[4]。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数据情况,评价术后的复位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进行对比。
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
45 例颧骨骨折po-mp、zm-ms 术前术后的数据见表1。根据数据测量及患者主观自诉提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面部外形得到改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单纯组(40.32±1.89)min、(10.31±1.21)d, 辅 助 组(54.21±3.32)min、(10.65±1.35)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手术时间较长,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1 45 例颧骨骨折po-mp、zm-ms 术前术后比较(mm)
表2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颧骨位于面部的突出部位,易受到外力打击而发生骨折,是颌骨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文献报告颧骨主体很少发生骨折,仅占18%~35%,骨折线常常波及邻近薄弱骨而又称为颧骨复合体骨折[5]。颧骨位于面中部,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均有拱形作用,因此,颧骨骨折最常见凹陷畸形,还可因颧骨后移,颧弓凹陷,压迫颞肌或喙突而造成张口受限。颧骨骨折时其上颌突内下移位或并发上颌窦前壁骨折,损伤眶下神经,造成眶下区及上唇麻木感。面部塌陷畸形、张口受限、神经压迫或损伤体征是颧骨骨折最常见的功能障碍,约占70%~85%,也是颧骨骨折手术最主要需要解决的功能障碍。
颧骨骨折主要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骨折后移位程度轻,颧面部畸形不显著,无张口受限和复视等功能障碍者可行非手术治疗,但凡有张口受限、复视、显著畸形者均应作复位手术[6]。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尽量在受伤2 周内,以达到骨折线间密和不留间隙,使骨折愈合过程中无软组织参与,缩短愈合时间,早期手术复位远较陈旧性骨折二期复位操作容易、效果好。
颧骨骨折手术的切口一般有局部小切口和冠状切口两类。从局部小切口到复杂的半冠状切口;从口内切口到口外切口;从单一切口到多处切口联合,在治疗不同类型的颧骨骨折中各有利弊,难以取舍和规范[7]。口外局部小切口常见有睑下切口、眉弓切口、颧弓表面切口,在实际操作中,睑下切口可能引起下睑疤痕、下睑外翻,眉弓切口遗留瘢痕、上睑功能障碍,颧弓表面切口可能损伤面神经等。单纯口内切口可以保证切口隐蔽,不留瘢痕,特别是疤痕体质患者,减少面部小切口并发症,减少功能障碍。本科采用的口内前庭沟切口由侧切牙至第2 磨牙,切至骨面,向上剥离,可暴露眶下缘、颧牙槽嵴、眶下神经,沿喙突表面向上探及颧弓下缘,可以松解眶下神经改善上唇麻木症状,翘起颧弓解决张口受限,挑起颧骨,改善外形。
目前临床上颧骨骨折分类主要根据Knight 和North 提供的方法:I 型、无移位骨折;Ⅱ型、颧弓骨折;Ⅲ型、颧骨体骨折向内下移位,不伴有转位;IV 型、内转位颧骨体骨折,左侧逆时针向,右侧顺时针向或向中线旋转,X 线片表现眶下缘向下,颧额突向内侧移位;V 型、外转位颧骨体骨折,左侧顺时针向,右侧逆时针向或远离中线旋转,X 线片表现眶下缘向上,颧额突向外侧移位;VI 型、复杂性骨折。其中I 型骨折可采取非手术治疗,Ⅱ型颧弓骨折行切开复位加外固定术即可,VI 型骨折伴有颧骨颧弓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要采用半冠切口及口内切口,而Ⅲ、IV、V 型骨折可采用口内切口及口外小切口治疗。我科45 例颧骨骨折中21 例采用单纯口内前庭沟切口治疗,24 例采用口内切口辅助眉弓切口,具体情况:14例Ⅲ型颧骨骨折全部只采用口内切口,7 例IV 型骨折全部采用口内切口辅助口外切口,而V 型骨折中有17 例采用口内外切口。在治疗中,笔者发现Ⅲ型颧骨骨折单纯口内切口即可获得比较好的复位效果,术中撬起颧牙槽处骨台阶就可将颧骨基本复位,同时观察眶下缘骨台阶消失,两侧颧骨突度基本对称,采用微型钛板固定颧牙槽嵴和上颌骨前壁。而IV 型颧骨复位较困难,单纯撬起颧牙槽很难使颧骨复位完全,需要辅助口外小切口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结果。V 型骨折根据情况决定切口范围,主要观察颧弓处复位情况。术中,先解决颧牙槽嵴处骨台阶,然后复位颧弓,若颧弓处仍有台阶感则需要采用口外辅助切口,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复位效果。因此,通过我科45 例病例分析,颧骨骨折向内下移位,不伴有转位时可选择使用单纯口内切口,而IV 型颧骨骨折需要根据颧弓处骨折复位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口外辅助小切口,IV 型骨折常常需要辅助口外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