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摘 要]教育党员、宣传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做好党的理论宣传普及,更好地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巩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城市基层党建功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移动互联的新传播环境下,开放教育所具备的网络化、平台化、数据化、精准化的独特办学优势,可以从平台、内容、技术、组织等方面助力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提质增效,为城市基层党建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开放教育;城市基层党建;理论宣传;新传播环境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04-0051-04
理论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重要方式。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教育管理党员,组织、宣传、动员群众的重要任务。在城市基层党建推进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前新的传播环境,整合各条线力量,发挥好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优势,持续加强对基层党员群众的理论教育和宣传普及,尤其是如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在功能建设方面需要积极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开放教育所具备的系统化、平台化、数据化、精准化的独特办学优势,可以较好地贴合党在城市基层的理论宣传工作需求,在服务城市基层党建方面作出更多贡献。本文仅以上海开放大学为样本,以新传播环境下做好党在基层的理论宣传工作为切入点,就如何发挥远程开放教育办学优势,助力城市基层党建的深化与发展,进行思考、分析。
一、开放教育的特点及优势
开放教育是传统教育模式与网络教育模式相互融合的产物,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支撑,满足社会各类群体对终身教育的学习需求,其发展始终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同步,与满足群众学习需求紧密相随。
(一)成熟的信息技术支撑。开放教育的核心要义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建构基于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为有学习愿望的群体提供随时、随地的全方位服务,因此相比传统教育模式,开放教育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基因和先发的技术优势。
在上海开放大学,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已建成万兆主干的校园基础网络和云数据中心,并以资源应用为核心,依托“大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实现“一网入门、一库总览和一站式服务”,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环境。同时,依托线上学习对用户数据的海量积累,开放大学具备对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做精准画像的研究分析能力,从2017年以来,该校每年发布的上海在线学习者行为分析画像都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为政府部门决策以及相关远程教育机构教学内容、方式的设计调整,提供了大数据支撑,而这有助于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平台化的丰富教育资源。开放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学习者,这样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开放教育必须要建设门类齐全、种类丰富的学习资源库,以为不同群体提供合适的学习服务。上海开放大学作为一所平台型、功能型的新型大学,汇聚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规模化、融合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数字学习支持服务,是学校的重要办学目标。目前该学校已将卫星通讯网、电信网和办学网“三网合一”,建成了上海远程学习城域网,并以上海教育资源库为核心,将10个市级学习网集成为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学习网[1]。截至目前,上海学习网注册人数达515万,在线课程逾3万门,整合各类电子书刊7万多册,有声图书6000个,点击量突破2.6亿,已跃居为上海家喻户晓的大规模、综合类教育门户网站。平台化的丰富教育资源,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也为党组织做好党在基层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受众广泛、灵活便捷、泛在可选的开放式服务平台。
(三)网络化的系统办学模式。系统办学是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上海开放大学作为上海在校生数量最多的学校,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互联网远程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分布在全市的44所分校和教学点开展面授课程。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构建了打通线上线下、打通虚拟和现实、无边界的远程教育办学网络系统。同时,该校还承担着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系统的运行管理,这一系统是由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16所区社区学院,214所街道、镇社区学校以及全市5000多个居民学习点组成,目前15个区的开放大学分校已经完成了开放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功能合一,每年举办的系列学习活动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优秀学习品牌项目。网络化、系统化的办学模式,豐富多彩的市民学习活动,让上海开放大学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和市民身边的学校,让开放教育深深扎根于城市运行的血脉之中。
二、新传播环境对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在全国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这要求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必须要充分研究信息技术传播环境下的传播规律,借鉴互联网传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从而开创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新局面。
(一)要适应渠道多元、受众分层的互联网传播环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2]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受众愈发“圈层化”,此外通过云计算、云存储等新的媒介分析技术更加精准了解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圈层”效应。因此,在信息时代,党的理论宣传需要不断适应互联网传播环境的变化,积极应对渠道多元和受众分层带来的新挑战,尤其是要树立用户思维。一是要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准确掌握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对于理论学习的需求以及他们“圈层”分布新特点,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的宣传内容和有效的宣传形式,解决好理论宣传工作中一直存在的“供与求对接难”问题,这是新时代做好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的理论宣传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要深入研究内容应用场景,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党员、群众进行理论学习的空间、环境、实时状态、生活习惯等应用场景。如果是上班路上用流量来学习,那么短视频、短音频、短图文等会更受欢迎;如果是晚间休息之前,那么学习内容就需要更加融媒体化、体系化。三是要深入研究用户的学习行为,通过对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点击、评论、转发、删除等各类行为数据持续地进行记录、汇总、分析,挖掘出精确的用户画像,并根据其行为习惯,精准推送内容,从而提升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要推进理论宣传内容与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有实效。内容建设是理论传播的根本与基础,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优质的内容往往能自带流量、聚合用户。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在新传播环境下理论宣传要被人民群众接受信服,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确保理论宣传贴近生活、回应现实、走进人心,能有针对性地回答广大干部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其次要改进理论宣传的语言样态,积极生产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具有思想性、理论性、贴近性的内容产品,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阐释理论观点,让人感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再次要丰富理论宣传的形式,运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理论,适应新时代不同“圈层”党员、群众的多元需要。目前,已经有一些优秀的理论宣传作品通过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上海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党建服务中心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单位联合推出的《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节目,运用广播、微信公众号、阿基米德客户端、党建网等全媒体传播手段,在20天内吸引上海1000多万党员群众主动收听,并进行超过1万次的网上互动评论交流。融媒体思政课《给90后讲讲马克思》运用漫画、戏剧、音乐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马克思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迅速在朋友圈“圈粉”无数,全网的阅读量、收听量超过3.2亿。这些案例说明,只要能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党的创新理论是能够触达和教育更广泛人群的。
(三)要坚持线上传播优势与线下组织优势的紧密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需要熟悉互联网传播规律、借鉴互联网传播经验。严密的组织体系,丰富的组织资源,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一直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在新传播环境下,党的理论宣传要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破时空限制,扩大宣传覆盖面,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拥有1个市党建服务中心、16个区级党建服务中心、214个街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2万余党建服务站点的阵地组织体系,《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就是依靠这样的组织体系,迅速在社会群体中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传播效率。因此,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唯有打通线上线下、同时发挥传播优势和组织优势,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三、发挥开放教育优势,服务新传播环境下党的理论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3]新时代对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放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把开放教育优势融入党的理论宣传,有助于党的理论宣传从社会现实环境更好地扩展到网络空间,从而推动党的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效能。
(一)将信息技术优势与内容建设相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应更好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优化升级、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在这方面可借助开放教育的信息技术优势,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网上宣传产品开发和持续性的效果追踪评估。一方面,可通过开放教育技术平台积累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了解不同群体的理论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习惯,为不同类型群体进行“用户画像”,为网上党的理论宣传内容、形式的设计开发提供精确的依据参考;另一方面,可加强对用户学习效果的精准评估,借助开放教育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党员群众的理论学习进行持续的数据分析,追踪学习效果,并将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各级党组织和网上党的理论课程资源开发者,帮助其根据数据分析成果和用户画像,进一步优化课件内容、互动方式,调整授课语言体系和案例,对党的理论宣传课程资源供给进行持续改进,这样必将有利于增强党的新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将平台办学优势与资源汇聚相结合。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广大群众提供数量充足、形式多样、符合需求的网上宣传教育资源。开放教育平台化的办学特点,有利于汇聚各类教育资源,并可及时将学习资源进行线上推送,如上海开放大学远程学习城域网、上海教育资源库和多个学习网站是全市性教育资源汇聚平台,可通过这些现代化信息平台,并依靠党的组织优势,进一步将社会各方开发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学习、形势学习、政策解读、党建辅导等课程资源进行快速汇聚,比如上海各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色课程、各级党校的品牌课程、上海各家主流媒体制作的理论宣传图文、音视频内容、基层党组织有特色的教育内容等等。同时,依托开放教育平台可进一步对汇聚课程进行有效的分类、标签,建立检索功能,逐步构建起上海基层党建理论宣传教育资源库。这一资源库的建设,可大大便利于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根据自身需求来挑选和使用资源,从而增强基层党的宣传工作实效。
(三)将系统办学优势与党建服务阵地体系优势相结合。党在基层的理论宣传工作必须发挥党的组织体系优势,“1+16+214+20000”的基層党建服务中心(站、点)是上海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服务阵地体系,增强这一体系的服务功能和资源整合能力,始终是上海城市基层党建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开放教育中的社区教育办学系统深入在城市的每一个社区,已形成了完备的系统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体系和系列品牌学习活动,可以资源共享、活动共建为主要内容,将密布城市基层的开放教育办学系统与基层党建服务阵地系统进行统筹与协调,使开放大学的分校、社区学院以及村居各类基层教学点等,都延伸和拓展成为基层党建服务中心(站、点)的“教育资源库”,用开放教育海量的线上线下资源来进一步丰富完备全市各级党建服务中心的宣传教育资源,提升阵地服务能级。同时,通过两大体系的整合,进一步有效结合线上线下,通过开放教育网络课程,向党员、群众系统性地传播理论学习、政策解读内容;通过党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党群活动,交流学习体会,做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这既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党员、群众学不深、学不透、学不全的问题,也有助解决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开放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形态转变的全新发展方向,这一已经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育模式与城市基层党建结合,必将对提升党在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将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优化基础环节、强化组织力,增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德明.为什么要组建上海开放大学——组建上海开放大学的条件与架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8-30].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t20190830_70800.htm.
[3]习近平.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2018-08-23].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23/c_129938245.htm.
作者系上海开放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