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04-16 06:18宋莉莉张之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肌张力肌群盆底

宋莉莉,张之勇

(乐陵市妇幼保健院,山东乐陵 253600)

女性盆底肌直接关乎到排尿功能,并且起到支撑盆腔脏器、维持正常性生活的作用,盆底功能障碍属于女性产后十分多见的一类问题,近年来,产科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对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的重视程度随之升高,但是依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临床实践中发现,产妇对于盆底功能康复的健康意识比较薄弱,对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妊娠和分娩引发盆底支持结构受到损伤造成,倘若损伤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恢复,则会导致女性各项机体生理功能随着其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出现下降的情况,且各类并发症不断加重,最终只能接受手术治疗,不但会增加医疗费用,还会影响到治疗效果。盆底肌功能训练属于目前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类训练措施,及早开展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够帮助产妇协调盆底肌活动,加强盆底肌力量[1]。 该文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该院接诊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160 例为观察对象, 探讨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诊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160 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加以分组,对照组80 例产妇中年龄最小为21 岁,最大为34 岁,平均年龄为(27.16±3.55)岁;新生儿体重最低为3 100 g,最高为4 000 g,平均体重为(3 414.03±169.45)g。 研究组80例产妇中年龄最小为22 岁,最大为35 岁,平均年龄为(27.20±3.22)岁;新生儿体重最低为3 000 g,最高为4 200 g,平均体重为(3 422.25±184.20)g。 该研究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所有产妇在分娩后1 周使用盆底肌训练,告知产妇保持适中频率的呼吸,吸气过程中需要缩紧肛门,缩紧肛门时间保持在3 s/次以上,与此同时注意臀部、腹部以及大腿等部位肌肉无需跟随活动,呼气过程中需要尽量保证身体放松,上述步骤重复多次,共进行15~20 min,训练2 次/d 以上。

研究组产妇使用早期产后康复治疗仪开展治疗。产妇分娩42 d 之后选取盆底康复治疗仪(PHENIX USB 2 型,国械注进20172211964)加以康复治疗,共包含两种治疗模式, 即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首先为产妇提供电刺激治疗,调整电刺激频率为50 Hz,逐渐提高至80 Hz,调整脉宽至200~320 μs,最初电流强度从0 mA 逐渐提升至60 mA;之后给予产妇生物反馈治疗,利用压力波型开展刺激治疗,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科学的康复锻炼方案,根据顺序选择产妇的Ⅰ类肌纤维以及Ⅱ类肌纤维两个部位开展高强度训练以及协调性收缩训练,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次左右,训练2 次/周,共治疗10 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后的盆底肌张力评分以及尿失禁评分情况[2]。(2)统计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痔疮、子宫脱垂以及腰骶痛等。 (3)盆底肌肌力通过气囊法进行测定,阴道肌肉不存在收缩感,代表0 级;阴道肌肉存在轻微收缩,代表Ⅰ级;阴道肌肉能够重复2 次持续收缩2 s,代表Ⅱ级;阴道肌肉能够重复3 次持续收缩3 s,代表Ⅲ级;阴道肌肉能够重复4 次持续收缩4 s,收缩有力,代表Ⅳ级;量阴道肌肉能够重复5 次持续收缩5 s,收缩有力,代表Ⅴ级[3]。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张力评分以及尿失禁评分对比

研究组康复治疗后的盆底肌张力评分以及尿失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张力评分以及尿失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张力评分以及尿失禁评分比较[(±s),分]

组别盆底肌张力评分 尿失禁评分研究组(n=80)对照组(n=80)t 值P 值3.15±0.36 2.21±0.49 13.828 0.000 1.65±0.38 2.77±0.36 19.138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中出现腰骶痛2 例,痔疮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出现子宫脱垂4 例,腰骶痛6例,痔疮6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肌力Ⅳ级占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治疗后产妇盆底肌肌力改善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盆底功能正常在保证女性健康中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盆底功能障碍的出现与盆底肌损伤密切相关,分娩与妊娠属于盆底肌损伤出现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到女性盆底功能。 目前临床认为在产妇分娩期间,不管开展哪类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盆底功能也遭受损伤,所以产后评估产妇盆底肌损伤情况,及早开展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提高产后产妇生活质量[4]。盆底肌锻炼是指利用主动性盆底肌群收缩练习,唤醒受损盆底神经肌群,提高盆底肌群弹性和肌力,逐渐使盆底肌群能力获得恢复。临床中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常规开展盆底肌锻炼,利用肌肉收缩训练促进阴道和肛门收缩,可以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5]。有文献资料显示,产后在盆底肌锻炼基础之上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非常重要,能有效调节产妇自身内脏器官活动, 电刺激可以激活盆底活性因子,使产妇的盆底肌力获得改善,从而增加盆底肌细胞数量[6]。开展不同参数盆底电刺激,能够对盆底神经和肌群产生刺激,提高盆底肌群被动收缩能力,显著强化盆底肌弹性和收缩强度,抑制膀胱兴奋度,帮助盆底肌力锻炼[7]。 生物反馈治疗能够引导产妇主动且有意识地开展盆底肌群收缩练习和舒张练习, 通过反复、自主并且有节律性地收缩尿道口、阴道四周以及肛周肌肉,发挥提高盆底肌群收缩力和紧张度的作用[8]。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张力评分(3.15±0.36)分、尿失禁评分(1.65±0.3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21±0.49)、(2.77±0.3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中出现腰骶痛2 例,痔疮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产妇中出现子宫脱垂4 例,腰骶痛6 例,痔疮6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产后女性早期康复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增强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降低尿失禁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肌张力肌群盆底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