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康复中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4-16 06:17唐艳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出院哮喘家属

唐艳红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吉林 132000)

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呼吸困难、喘息气促、喘鸣等,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病程时间长,治疗过程较久,对小儿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1]。制定个性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原发病,提高肺部功能是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关键。若要完成全套的治疗方案,需要不断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依从性,而依从性的提升,则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加强护理管理,以积极的护理介入确保疾病的预后[2]。 常规护理模式的重点为住院期间的有效干预, 而忽略了出院后康复的护理,这就造成患儿在预后方面表现乏力。 该文选取该院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120 例哮喘患儿,主要探究延续性护理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 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明确诊断;无重大器质性疾病或严重并发症等;无骨髓及血液相关或先天性疾病;经过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无法配合相关的研究工作;患者家属不同意;存在其他重大脏器疾病。根据奇偶法将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各60 例, 根据疾病的评估和诊断标准[3],将其分为四级:I 级:间歇性哮喘,无夜间发作或喘憋,日间发作次数2 d/周;II 级:间歇性哮喘,夜间发作或喘憋次数为1~2 次/月, 日间发作次数超过2 d/周;III 级:夜间发作或喘憋次数为3~4 次/月,持续性日间发作;IV 级:夜间发作或喘憋次数为1~2 次/周,持续性日间发作。其中常规护理组患儿60 例中,男性患儿30 例,女性患儿30 例;年龄3~15 岁,平均年龄(7.86±1.85) 岁;I 级患儿5 例,II 级24 例,III 级26例,IV 级5 例。 康复护理组患儿60 例中, 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27 例;年龄2~16 岁,平均年龄(7.59±2.46)岁;I 级患儿4 例,II 级28 例,III 级22 例,IV 级6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包括:入院出院期间的健康宣教;饮食干预护理;基本生命体征护理;家属及患儿本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护理等。

康复护理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包括:(1)普及小儿哮喘疾病的临床知识,如哮喘的诱因、过敏源、临床发病症状、表现、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急救措施等,告知患儿家属如何避免生活中的过敏源,减少哮喘的诱发因素[4-5]。 (2)在患儿出院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随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和微信平台或相关的自媒体平台。 发布相关康复训练微视频[6],比如:呼吸肌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等,帮助家属对患儿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 尤其是肺康复的相关训练,提高肺活量和肺功能。(3)通过个性化的疾病特征及患儿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通过对患儿疾病的检测,及时进行护患之间的反馈,同时针对不同患儿的心理特征情况, 对可能出现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以及焦躁等心理因素进行排查和疏导,加强患儿家属康复护理的指导工作, 提升患儿的依从性[7]。(4)日常生活作息的指导,主要是指导患儿在出院后规律生活作息习惯, 鼓励和积极陪伴患儿进行相关的运动,比如:游泳、打球、慢跑等一系列锻炼肺部肺活量等运动,同时注意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微量元素以及必须氨基酸等, 针对不同饮食状况制定相关的指导[8-9]。

1.3 观察指标

康复效果包括:再住院率、复诊率、健康知识认知度情况。其中再住院率为哮喘患儿症状控制良好出院后再次复发住院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复诊率为哮喘患儿再次复发就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健康知识认知度情况为通过该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满分100 分,80 分以上(含)为认知度合格。 生活质量评分根据SF-36 评分细则进行评估,总分134 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评价标准,采用自制满意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评价,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康复效果对比

在康复效果上,康复护理组的再住院率、复诊率、健康知识认知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康复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s),分]

组别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护理组(n=60)康复护理组(n=60)t 值P 值40.8±3.9 41.9±3.7 0.38 0.84 57.8±5.5 80.7±4.6 7.59 0.00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康复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小儿哮喘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多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诱因相关联。哮喘疾病不能完全根治,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这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和压力。我国哮喘患儿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高趋势,临床死亡率和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结合专业有效的护理是控制和降低复发率的关键[10]。 延续性护理是由专业护理人员在患者家庭护理期间持续给予专业护理指导和帮助的护理方法,旨在确保患儿在出院后康复过程中,能够获得及时的护理,提高依从性。 这种护理模式一改以往的在院护理模式,通过出院后的护理指导建立患者和医院之间的院外互动模式[11],在弥补地方医疗水平不足的基础上,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及患儿康复预后的改善。这种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观念不同,患儿在院期间的健康问题通过常规护理可获得解决, 但出院后仍面临很多影响因素,存在较高的健康照顾需求,作为临床护理的一部分,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过程的一种延续,确保了患儿在出院恢复期间得到持续性的护理,进而促进患儿的康复,预防病情的恶化[12]。

该文研究发现,在康复效果上,康复护理组的再住院率、复诊率、健康知识认知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康复护理组的评分为(80.7±4.6)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7.8±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6.67%, 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罗熔莉等[13]研究发现,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有效掌握患儿的基本情况,及时提供符合患儿实际情况的干预措施,同时还能够让患儿家属深刻认识到预后康复护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确保患儿家属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方法以及流程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综上所述,小儿哮喘预后康复中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儿科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出院哮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