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0-04-16 11:53王曾敏周振宇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糖血清

王曾敏,周振宇

(1.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 110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发足部神经病变,导致大血管、微血管出现病变,使微循环出现动脉灌注不足而导致坏疽、溃疡的发生[1-3],常常导致患者致死致残,严重降低正常生活质量,并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4-6]。糖尿病足的治疗以应用抗生素、扩血管、代谢控制、活血化瘀为主[7-9],但疗效并不显著[10]。应用西医治疗并不能取得满意疗效,而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具有显著的优势,可增强患者心理健康,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疼痛[11-12]。针灸治疗具有重复性高、经济简便等优点,为重要的中医治疗手段,在糖尿病治疗中也起到满意疗效[13-15]。本研究在常规糖尿病足治疗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探究其临床疗效与治疗机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 13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数共 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 52~76岁,平均(56±11)岁;平均病程(11.65±2.51)年。对照组男女比例为 29/21;年龄 53~77岁,平均(55±10)岁;平均病程(12.41±2.8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试验已通过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1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7]中关于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病史;②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③按照美国Texas San Antonio大学Lavery等学者提出的Texas分级方法进行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评估。满足①和②即可诊断糖尿病足。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糖尿病足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 18~80岁,性别不限;③中医辨证属于肾阳虚、血瘀、血虚证[18];④糖尿病足Texas分级0~2级者;⑤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者;②非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病症;③糖尿病足Texas分级为3级的患者;④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⑤患有严重肝、肾、心、脑功能障碍患者;⑥不能配合针灸治疗者;⑦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

1.5 剔除标准

①误诊或误纳的患者;②缺少检测记录患者;③服用影响试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药物的患者;④不能全程接受治疗者;⑤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晕针及不良反应事件者。

1.6 脱落标准

所有填写知情同意书并进入试验观察后,退出试验或没有完成试验的患者,均为脱落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应用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 S20020039)控制血糖,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剂量;口服西洛他唑片(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14),每次50 mg,每日2次。治疗2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取八风、侠溪、解溪、太溪、太冲、昆仑、阴陵泉、申脉、三阴交、足三里,运用提插、捻转行针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点燃艾条一端,在患处皮肤上约3~5 cm处进行施灸,每处持续约3~5 min,治疗时间30 min。每周治疗5次,治疗2个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血糖水平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采集患者治疗前后晨起空腹静脉血 4~8 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1、bFGF、VEGF水平。

3.1.2 创面变化情况

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疮面面积大小(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并计算疮面愈合率=[(治疗前疮面面积-治疗后疮面面积)/治疗前疮面面积]×100%。并记录随访两组患者疮面愈合时间长短(开始治疗与疮面愈合率达到100%之间的时间)。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8]中相关标准。

治愈:经治疗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创面愈合率达到90%以上。

显效:下肢各项症状改善显著,创面愈合率达到71%~90%。

有效:下肢各项症状有好转,创面愈合率达到50%~70%。

无效:下肢各项症状无显著改善,创面愈合率不足50%。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获得数据均采用 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Mann-Whitney U检验,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FP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FPG(mmol/L) 2 hPG(mmol/L) HbA1c(%)对照组 50 治疗前 8.09±1.74 13.68±3.09 9.64±1.87治疗后 5.73±0.811) 7.48±1.711) 6.52±1.281)观察组 50 治疗前 8.16±1.45 13.88±3.23 9.71±1.81治疗后 5.56±0.681) 7.48±1.211) 6.41±1.381)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GF-1、bFGF、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 bFGF水平显著下降(P<0.05),IGF-1、VEGF水平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bF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F-1、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bFGF(μg/L) VEGF(ng/L) IGF-1(ng/mL)对照组 50 治疗前 3.08±0.99 62.79±16.57 121.86±30.15治疗后 1.96±0.531) 78.94±18.231) 150.93±29.351)观察组 50 治疗前 3.17±0.87 62.38±17.42 120.48±31.45治疗后 1.24±0.351)2) 90.26±21.491)2) 175.06±25.391)2)

3.4.4 两组患者疮面愈合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疮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疮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疮面愈合情况对比 ()

表4 两组疮面愈合情况对比 ()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疮面愈合率(%) 疮面愈合时间(d)对照组 50 47.79±5.73 50.38±6.12观察组 50 54.92±5.971) 42.12±5.241)

4 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日常饮食规律、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大约 15%~26%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等其他严重并发症[19-20]。糖尿病足发病可分成混合性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3种类型。一旦发生糖尿病足,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手术及药物治疗并不理想,所以糖尿病足的恶化常常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致死致残,而常规治疗的疗效并不显著。

糖尿病足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其发病机理为消渴日久,导致气阴耗伤,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亏虚,热毒蕴积,日久化热,造成骨枯肉腐[21-22]。因此中医以养血温阳、通络活血为主要治则。针灸包括针刺、艾灸两部分,为重要的中医治疗手段,通过腧穴经络的传导作用对全身病变进行治疗[23-24]。涌泉穴为肾经首选穴位,可起到通经活络、调理脾胃等作用;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解溪为胃经经穴,两穴联合可起到益胃健脾、养阴补气的功效;昆仑为膀胱经穴,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两穴联合可起到清热利湿的功效;三阴交为交会穴,可健脾补肾、养阴补气;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可以解毒利湿、燥湿健脾;太溪为肾经腧穴,可养阴补肾;侠溪为胆经腧穴,太冲为肝经腧穴,均可利胆疏肝;八风为奇穴,可祛风通络、活血化瘀。各穴相合,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养阴补气的功效,符合糖尿病足的发病特点[25]。艾叶,性味辛、苦、温,辛散苦燥,气味芳香,艾灸可起到祛寒湿、止冷痛、散结消肿、活络通经、调理气血的功效。研究证实,艾灸可以对微循环代谢起到改善调节作用,还可以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代谢水平,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疮面愈合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针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以明显促进疮面愈合,提高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VEGF为体内重要的促进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能与相关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内皮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从而对新血管腔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26]。IGF-1具有促进肌细胞增殖分裂,降低血糖,促进体内神经细胞生长,进而调节病变处血管形成,为重要的机体内生长因子[27]。研究显示,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足患者血清IGF-1、VEGF水平显著下降[28]。体内骨髓细胞为分泌bFGF细胞因子的主要场所,可以促进多种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对新生血管形成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均有刺激作用,还对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有促进作用,会引起血管堵塞及内膜增生[29]。FPG能够反映患者空腹血糖状况,2 hPG能够反映患者餐后2 h血糖状况,HbA1c能够反映患者近期2个月血糖整体水平状况[30]。本研究结果证实,经过胰岛素、西洛他唑片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FPG、2 hPG、HbA1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胰岛素、西洛他唑片等常规西药对患者血糖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观察组对患者血糖的影响作用不甚明显。治疗前两组患者IGF-1、bFGF、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 bFGF水平显著下降,IGF-1、VEGF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其促进疮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针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以对糖尿病足患者体内的 IGF-1、bFGF、VEGF表达水平进行调节,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疮面愈合时间,同时能够通过调节血清IGF-1、bFGF、VEGF水平对糖尿病足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血糖血清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