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是高考考察主要科目之一,并且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施行,选择地理学科进行学习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角度,分析了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高效课堂
一、 引言
在新教育挂观念下,对于学生的教学需要从学生本位进行考虑,一方面,教师需要将教学主体归还给学生,另一方面需要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但是就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情况而言,高效课堂建设并不乐观,在高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传统教学方法仍然被持续应用。因此,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方法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二、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就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情况而言,很多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暴露出很多问题,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各类教学案例分析,可以将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教师都是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知识讲解,学生虽然在课堂当中,但是真正的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师将整个课堂变为自己的一言堂,学生只要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即可。虽然近几年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单一化教学方法应用情况仍然存在,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常情况下会将一节课程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角度分析理论,理论教学通常情况下会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此种单一性质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出现固化问题,也就是学生地理知识以及地理知识应用范围降低,同时会降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学习以及发展十分不利。
(二)教学互动效率不高
无论是在新的教学改革背景之下还是在传统教育思想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只不过在传统教学思想下,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地位差距,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形式较为单一,但是却不可缺少。但是从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基本情况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质量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匮乏。所谓的教师互动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主导的一问一答,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较多,所以互动时间被无限缩小。虽然在很多教师眼中,教学互动并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但是低效率的互动,直接导致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以针对性教学无法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异性越发明显。
(三)尚不重视地理学科的独特性
实际教学中,地理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并非全是文科内容,很多学生与教师都将地理学科看做是文科课程体系中的理科学科,这也证明了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独立性,以及特殊性。此种情况下,如果应用通用类文科教学方法进行地理知识传授,则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状态存在问题。当下地理教学中,不尊重地理的学科独特性进行教学活动的现象较为明显,多数教师都是側重于地理理论知识讲解,涉及计算类问题,教师仅仅是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并不会对该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延伸,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虽然知道解答方法,但是却不了解其中真正内涵,等到题型变换,学生又出现新的问题。
三、 高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一)多样化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对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简要研究,为保证地理课堂有效性,首先应该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应用质量,针对不同学生学习差异性,应用不同教学方法,这样教学可以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1. 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所谓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其实就是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在教学中如果遇到拓展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大家集思广益,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这样问题解答的效率更高。除此之外,该种教学方法可以加大学生参与积极性,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到其中,此种情况下,应用学生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的知识可以让学生的理解更加简单透彻。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的集思广益需要通过交流完成,也就是说,还可以提升学生交流能力。因为课程时间十分有限,所以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应用不能时间过长,但是其存在十分必要,教师应该在课程设计中为小组合作学习预留时间,以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互动。
2. 分层教学方法
所谓的分层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征的综合分析,将学生分层不同层级,然后根据不同层级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教学设计。为保证分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学生分层
本文建议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且按照层级顺序依次排开。其中第一层级学生综合学习情况最好。为保证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渗透到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阶段,本文认为学生之间的座位应该做出的一定调整,采用一二搭配或者是二三搭配的方法更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带动作用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成绩的全面进步,也有助于后进生的成长。同时,教师应该做好日常记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调整,保证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成长情况可以牢记在心。
(2)课堂分层
在物理实验课堂当中,为保证实验可以正常开展,学生可以子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本文建议教师采用小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4~5人小组,小组人员配置采用“121”形式,也就是一个一层级学生、两个二层级学生、一个三层级学生。以此保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并且对三层级学生而言,此种搭配可以为其预留良好的学习空间。
(3)作业分层
本文认为,教师应该对随堂作业的设置引起高度重视,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实验课程之后的知识理解与内化质量可以达到要求,同时为学生思维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3.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所形成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从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发现,同课异构所具有的校本教研效果十分鲜明。应用中,任何一名教师都可以参与到教学、听课以及评课等过程当中,这样教师作用就可以发挥到最大,并且同课异构促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完善,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的来说,不同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终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该具有层次性,并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以免教学方法应用叠加,降低教学质量。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
现代科技被应用到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并且可以发挥重要教学作用。多媒体就是多种现代教学技术中的一种,也是教师经常应用到的一种方法。为保证多媒体可以正向发挥作用,教师需要从做好多媒体课件准备,这不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搬到PPT上,而是应该应用多媒体完成学生知识的扩展或者是延伸。在多媒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设备价值,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了教学内容而应用。为保证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教师需要清楚地考虑到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做出多媒体应用设计,以此保证技术的应用与教学相符合,不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做好多媒体技术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高效合理。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将口头教育转变为其他形式,将抽象化知识具象化,因为多媒体可将知识转变为图片或者是视频等形式,学生理解更加容易。
例如在教學大陆漂移学说时,以往教师都是告诉学生该学说所表达的基本观点,也就是,现在的大陆在很久以前很可能是一整块,但是在地壳运动以及其他外力的作用下逐渐分裂成为多个大陆。教学之后,虽然所有学生都对该学说有了简单了解,并且记住了基本内容,但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十分容易遗忘。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以及记忆时长。应用电脑软件,制造一个大陆各个板块运动动画,让同学通过观看动画理解知识,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持久。
(三)明确地理学科差异
高中地理虽然隶属文科中的一种,但是教学内容与文科科目存在一定差异性,很多人都认为的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学科,这表型地理学科带有一定逻辑性与思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改变传统文科类教学形式,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理解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高中地理中,时差和时区以及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这部分知识比较复杂,这个知识点在高考的时候基本上是文科生文综拉分的一项,高中地理教师要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学习,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地理学习成绩。
(四)开展实践活动
教育不仅仅要求教师教授学生书木上的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可以手绘地图比赛,手绘地图着重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手绘地图也可以将课木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开展手绘地图的比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加深对地理概念的记忆。
四、 结论
综上所述,高效的地理课堂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完成知识传导。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教材基本内容,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二者之间的融合才能完成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虽然现阶段很多地理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解决,就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石林.基于高中生地理学习风格差异的区域地理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3.
[2]石婧婧.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以白银区特色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J].科教导刊,2019(9):147-148.
[3]竺赛军.从“能力立意”到“核心素养立意”:例析浙江选考地理命题价值取向的变化[J].名师在线,2019(3):8-9.
[4]孙静.纪录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J].地理教学,2019(2):32-33.
[5]丁继昭,袁孝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提示”的意蕴、功能与发展[J].地理教学,2019(2):13-16.
[6]沈楚红.论高效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活动单的应用: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为例[J].地理教学,2018(23):47-50.
作者简介:张锋荣,山西省汾阳市,山西省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