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04-15 03:56葛峰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中职课文

葛峰

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主要指中职教师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联系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理解文本。从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生活化阅读教学的模式探究。

1 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设计

1.1教学目标设计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目标是根据《江苏省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试行)》和“三维目标”设计的。《江苏省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要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为生活做准备,要生活化。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我们以凤凰职教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

这三首诗歌的教学目标都体现了生活化。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背景,知人论诗。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目标中都体现了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1.2课堂提问设计生活化

课堂提問是一门教学的艺术,生活化阅读教学需要生活化的提问技巧。课堂提问设计生活化,就是提问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直接的、间接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出生活化的问题。例如:凤凰职教第四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①秋天的景物有哪些?作者笔下的秋景有什么特点?②你家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和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很容易回答出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回答,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掌握知识。课堂提问生活化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当然,问题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但是设计出的问题也要具有思辨性,让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探究未知的知识,问题的设计要有深度,不能流于形式,为了生活化而提出浅显的问题。

1.3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在生活化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也要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要注意三点:一是与作者生活相对接,二是与课文生活相对接 ,三是与生活情理相对接。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炼写出来的,与作者生活相对接,了解作者的生活,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课文生活,就是课文里呈现的生活,如课文的思想、情节发展、内涵意蕴等方面。要与课文生活相对接,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文学作品都是符合生活情理的,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比喻或者象征的修辞手法。如“梅花象征高洁不屈的品质”,“莲花象征清廉高洁的品质”,“菊花象征孤高的隐者”等等。无论是比喻还是象征,都是符合生活情理的。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了解作者生活的基础上,与课文生活相对接,并与生活情理深度联系,才能更容易更好地理解文章欣赏文学作品。

2 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是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展开的。生活化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生活化的思想。在阅读教学中,形成系统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课前发布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在上课之前,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生活中能利用的资源和途径,了解作者的生活。通读几遍课文,了解课文生活。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圈点出来。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了解了作者和作品的相关的背景资料,为课堂上课打好了基础。

课中首先导入要生活化。要有生活化的导语设计,用生活化的导语引领学生的心灵走进课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背景资料的引入,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生活。阅读教学,教师要注重对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生活情理的深入结合来解读文本。教师课堂提问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经验来回答问题,循循善诱。我们可以利用雨课堂,通过教师、学生与雨课堂的交互作用,较好地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课堂上,通过提问,学生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使生活化的课堂充实起来,使生活化的课堂活跃起来,使生活化的课堂高效起来。

课后要反思。不仅教师要反思,学生也要反思。提高学生反思能力。学生反思自己学到了多少新的知识与方法。哪些知识与方法能迁移到生活中或以后的学习中。课后还要检测,留有作业。或者背诵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或者做拓展阅读,或者完成练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3 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评价方法

教学要有评价。教学评价是指按照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的评价要关注生活化的评价。

3.1评价要全面,凸显生活能力的评价

《江苏省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职校学生。语文素养是包含很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生活化阅读教学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生活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生活化的经验解读文本,用生活化的思辨探究问题。不仅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2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等都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主要通过生活化的提问,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设计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教师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解读课文。学生互评是指同学之间相互评价。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在小组合作中,相互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让学生加深彼此的了解,也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学会尊重别人。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家长评价是家庭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教育不能忽视家长的重要性。要让家长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在生活化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如背诵任务可以让学生背诵给家长听。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立体化的评价,真实的反应学生的水平。

中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都紧密联系作者的生活、课文生活和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更好的理解文本。在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一种高效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豫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生活化中职课文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背课文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