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付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文化、经济与政治生活,要与人文、社会学领域及其他学科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各项德育工作配合,造成很多学生觉得难以理解,难以记忆,难以回答的特点。本文将从高中思想政治答题能力的维度作为出发点,提出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答题能力的方法,希望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高中思想政治考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记忆性强、遗忘率高、门类广且考点复杂等特点,随着高考发展,思想政治的考试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中思想政治的解题能力,笔者将从以下三点进行具体分析。
思想政治的知识体系是答题的基础,只有夯实思想政治的基础,才能更好对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解答。如何构建思想政治的知识体系?从大方向来讲,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模块主要讲的是什么,通过这一过程将复杂的书本从厚变薄,对思想政治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比如“经济生活”这一模块,教师可以从就业、价格、消费、财政、市场经济、公平等方向梳理主干知识;再针对某一具体板块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价格这一板块,使学生掌握商品的价格是如何制定的,升高与降低价格的原因是什么,商品的价格变化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巩固与复习的过程。其次是对知识进行反向巩固,这需要在第一基础完成知识牢固基础上来完成,学生在面对思想政治学科的题目需要对题目进行迅速准确的定位,思考这道题所考察的是哪一点知识板块。例如民生问题,是当下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对于热点问题的解答,学生需要将知识系进行整合,例如“经济生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秩序需要诚信来守护,市场健康发展则需要道德的引导,“文化生活”的每一课都在讲解思想道德问题,通过这一点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反向复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知识的储备量决定着解题能力的基础,而答题的策略则是过程与关键。无论你的知识储备有多丰富,我们都需要看到最终呈现出的结果。让学生掌握准确的答题方法需要从老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去完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的解题道路中;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则需要在这条路上实现自我摸索与提升。2017年人教版高考试卷第35题的第一问,要求学生通过辩证唯物论来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这一题的提出首先需要教师教导学生如何对答案进行术语化、要点化与段落化。其中段落化所考察的是辩证唯物论,一个是物质意识辩证关系,一个是规律,学生需要回答两个段落与两点。要点化则要求学生对每一点紧扣辩证唯物论,不能泛泛而谈,不能遗漏重复。术语化的要求则是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原理。以学生的角度来看,正确的答题方法需要从题目材料、回答维度与设问角度去考虑。
解题的策略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词,找准提醒。例如措施类的主观题,一般这一类题目都会以“如何解决、采取什么措施、怎么实现”等形式提问,体现型的主观题则主要以“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来提问。面对措施类的题目,一般需要通过抓住主体与主题来解答,谁是措施的实施者,几个实施者分别几个角度,实施者各司其职,主体是措施实施的对象,答题的模式则是教材原理与具体措施。体现型的解题方法需要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在审读材料过程中回顾相关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将材料所阐述的信息与考核知识点相对应,两者符合则是本题的答案。
在政治思想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程需要以学生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将论点与社会主题相结合,从而使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因此政治题目一般都反映了社会热点与时代精神,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解题能力,学生需要将时事热点与教材结合起来,從而提升答题能力的核心,使学生拥有生活化的眼光。具体措施是平时与考前两个阶段。平时的关注与训练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自我关注。课堂中教师应当针对社会热点来阐述理论知识,比如个人所得税的热点,教师可以从宏观调控、社会公平与财政等角度去设立问题。社会热点在不断变化,如何联系教材知识来设置具有思考性的试题,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针对时事性热点进行提问与解答,这也是目前思想政治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学生们通过时事热点来互相设问与解答,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来培养学生们的生活化眼光,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的训练并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题目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解题能力,需要通过时事热点来带动考点知识的复习。
结束语:提高思想政治解题能力,不仅需要学生牢记考点,并通过考点来形成知识体系,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并以时事热点来推动知识的记忆。认真落实上述三点,就可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的解题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