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春
绘本具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有趣的内容,能通过有趣且生动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讲述故事、传递思想,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兴趣爱好相符,深受儿童的青睐。目前教师越来越认识到绘本阅读的重要作用,并将其逐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展开分析。
1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①激发学习兴趣。绘本通过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图画对完整有趣的故事进行描述,语言押韵且简洁,文章重点句型和主题词汇的重复率高,有利于学生高效完成阅读任务,自主输出语言,轻松记忆文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②培养创造思维。绘本故事将文字和图片相结合,旨在通过生动且形象的图文表达故事的深层内涵,使学生切实感受表达和语言。当学生对无法理解的表达及词汇加以阅读时,能通过图画进行词义的猜测,对图片与语言的关联性、图片的意义进行充分想象,进而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与想象能力。③加深语言理解。绘本基本是以故事为主线,将简短的文字与夸张的人物形象、鲜明的色彩、连贯的画面相配合,确保语言情景的逼真性、形象性和直观性,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准确、快速理解内容,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及记忆。
2 小學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 激情导读。由于小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不强,所以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应该有计划性、目的性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表达的思想情感加以理解,并根据生活经验产生情感的共鸣,欣赏绘本蕴藏的魅力。同时教师在激情导读环节可采用动听的语言、饱满的情感、夸张的动作来合理展开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绘本阅读兴趣。以《小猪变形记》为例,教师可通过模拟的语调、夸张的动作展现小动物有趣、滑稽的行为及姿态,使学生在故事情节的阅读中理解文章主旨。
- 创设阅读情境。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自由、轻松、融洽的阅读氛围,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能自主阅读,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常教师创设合作学习的绘本阅读情境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取长补短;创设生活情境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绘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创设,以便激发学生阅读绘本内容的兴趣,拉近学生与绘本阅读的距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思维能力。以《母亲的恩情》为例,教师可创设如下生活情境:日常生活中是谁为我们洗衣做饭、整理衣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生活中的母爱予以感受,进而感恩父母;然后要求学生阅读绘本内容,通过图文的阅读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母亲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 精选绘本书籍。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心智尚不成熟,加上绘本稂莠不齐,所以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挑选或推荐具有价值及趣味性的绘本,使其与学生的个性阅读和共性阅读相符。如选择一年级的绘本故事时,可以文字较少、内容浅显、图画有趣为主,科学指导学习,如《美丽的梦想》等;二年级的绘本故事应从各方面提升,如《逃家小兔》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绘本,与同伴之间相互推荐感兴趣的绘本,以此丰富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
- 拓展绘本内容。绘本是一种教学辅助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拓展阅读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略读、精读等方式阅读绘本故事,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描写对象对内容进行仿写或续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当然学生在绘本阅读中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此为依据来扩写绘本内容,适当加入自己的想法来改编绘本内容,培养想象思维。以《司马光》为例,通过对绘本内容的阅读,学生能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英勇事迹,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来续写内容,如司马光救出朋友后,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或者是鼓励学生结合内容进行拓展,根据身边的人物来描写事件,如好伙伴拾金不昧或助人为乐的故事。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能充分了解司马光勇敢、机智、沉着的品格,并将其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3 结束语
作为一种阅读书籍,绘本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能为学生营造趣味性强的阅读情境。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激情导读、创设阅读情境、精选绘本书籍、拓展绘本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图文发挥想象或联想,进而激发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