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灵
【摘 要】新主流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末电影学者相对主流电影而提出的,弥补了主流电影在艺术以及商业特征的不足,同时审美特征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将以电影《红海行动》为例,从主题的主旋律性、情节结构的层次化与细腻化、情感共鸣化的艺术表达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审美特征,并以此来浅析新时代语境下新主流电影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新主流;主旋律;情节结构;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085-01
新主流电影是相对于主流电影提出的概念,弥补了主流电影存在的不足,其审美特征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将以电影《红海行动》为例,从其主题的主旋律性、情节结构的层次化与细腻化、情感共鸣化的艺术表达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审美特征。
一、主题的主旋律性
它之所以新,在与它既不同于教化功能过于明显和外在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同于商业功能至上甚至唯一的主流商业电影。其核心特点必须是被主流电影市场所接受、所认可、所欢迎的大众电影,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的电影。
《红海行动》是由林超贤导演执导的,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电影通过蛟龙突击队员、记者夏楠、舰长高云等在面对战场上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尸体以及在与叛军作战的过程中,他们突破心理防线,不畏困难,体现了我们中国军人的良好素质以及负责任的形象。蛟龙突击队破坏叛军与恐怖分子的阴谋也体现了中国军人的使命感以及国家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也正是我们国家所在构建的大国形象。新时期电影的主题依然具有主旋律性。
二、情节结构的層次化与细腻化
传统叙事作品中情节结构占主体地位,最典型的是戏剧冲突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当代电影在这方面的发展就在于, 情节的多线索往往体现为多个事件的平行发展, 事件本身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 却被创作者有意识地交叉在一起。
电影从开场时就是蛟龙突击队执行解救人质的任务;继而又接到掩护侨民撤退的任务;就在任务快要完成时,叛军堵住了部分侨民的撤退路线,蛟龙突击队营救被困侨民;同时夏楠以及女侨民被叛军抓到,在营救过程中得知了叛军与恐怖分子的阴谋,这种层次性的情节结构使得电影的叙事紧凑有力。
新主流电影追求的是电影的娱乐性、可视性、大众性,它的目的就是追求好看,在情节结构安排上呈现出类型化的特点,试图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电影,以期实现类型电影与主旋律的本土嫁接。电影在结构上更加细腻化,一方面是细节,比如顾顺营救车上小男孩的细节,以及营救被困女侨民的细节;另外一方面是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蛟龙突击队队员、夏楠以及其他人面对队友牺牲或负伤,亲人分离时他们的感受,观众从中也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三、情感共鸣化的艺术表达
新主流电影在主旋律电影的基础上,在保留固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融入改革开放中社会的新意识、新思维;在表达上,兼顾艺术化与大众化的表现手段。正如电影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的相关理论,电影传播必须有接受者即观众,必须符合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电影在艺术表达上更多地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比如电影开头执行营救人质过程中,从上级到队员所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顾顺的心理感受;队长杨锐在面对队友牺牲与重伤的情况下的内心挣扎以及抉择;庄羽在面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在战斗,我们都深深地对他们产生了敬佩。观众深深感受到中国军人的形象以及国家的形象,这样的艺术表达更加具有感染力。
四、结语
新时期新主流电影在叙事结构上更加呈现出成熟的类型化电影的叙事结构,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叙事结构更加层次化,同时不是一味地追求视觉效果,同时更加注重细腻化的叙事表达,在满足观众期待的同时,在艺术表达上更加注重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引起观众的审美认同。
参考文献:
[1]尹鸿,梁君健.新主流电影论: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合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7):82-87.
[2]颜纯钧.电影结构新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138-146.
[3]袁琳.视觉文化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审美[J].电影文学,2018(10):15-17.
[4]陈旭光.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J].艺术百家,2017,33(05):13-21+187.
[5]王霞.新主流大片国家形象的艺术表达与创新——电影《战狼2》与《红海行动》比较分析[J].新闻前哨,2018(06):73-74.
[6]孙宏吉.新主流电影话语叙事特征——以近些年革命军事题材影片为例[J].当代电影,2017(12):155-158.
[7]金晓非.“新新主流电影”: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新阶段[J].电影新作,2018(01):76-80.
[8]杜宇静.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纪实性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9]刘霦月.中国特种兵题材电影的叙事解析——以《红海行动》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8):122-123.
[10]赵宜.《红海行动》:中国主旋律电影叙事方式的又一次嬗变[N].中国艺术报,2018-02-2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