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红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等设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近几年,移动学习终端APP接踵而来并迅速发展,课程资源有效结合学习终端,给高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全新感受。
高职移动学习课程兼顾MOOC即时在线和移动学习的特点。很多高职学校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平台如:“超星学习通”,把课程PTT、视频、图片、习题等丰富的课程资源上传到课程平台,学生在手机上下载APP,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实现了在线课程与移动学习很好的结合。学习平台这种课程模式覆盖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能够支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资料,全面掌握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学习情况。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原来传统的课上教学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职移动学习课程的需要,下面从两个方面对高职移动学习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移动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适宜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但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教师的角度: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变课堂知识灌输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还要具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学生要转变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的学习习惯,以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课前,将课程资源(微课、ppt、测试题、学习资讯)上传到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PAD、手机等进行课前在线移动学习,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教师设计测试题目,利用课程平台的数据进行诊断性评价,课前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在教学前期完善学习容的重点难采用点和易错点。
课中,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学生反馈问题,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课前掌握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更有利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讲授者变成了引导者。这一过程也是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课程资源如微课视频,有针对性的反复学习,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上课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双提高。
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对在线课程进行优化;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还可以通过视频,测试题,拓展资料等课程资源进行复习,深化所学知识;师生就钱一次课的内容进行线上答疑交流。
图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模式依据布鲁姆提出的三个阶段来进行,即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教学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它在数据库中记录了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讨论情况、检测情况以及各种资源学习情况,提供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覆盖的数据,教师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和挖掘,对教和学的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图2 诊断性评价示意图
诊断性评价阶段在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课前线上学习情况,通过设计的课前测试题,根据“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提供的数据资源对学生回答的错误频率次数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有效实施测定性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据以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顺利完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完善,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重点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具有交互性,不仅能够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出评价。通过挖掘整理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教师可以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完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某个学习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分析重点和难点,实施知识点的测试,包括各个单元的所有重难点。测试进行后,教师要对结果及时分析,同学生一起改进、巩固教学。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确保学生较为完整的掌握学习内容,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依托课程平台的数据资源,掌握学生各阶段学习具体情况,改变以往以最终考试成绩评价的单一评价方式,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师还可以对课程平台提供的数据,将各个班级的学习情况数据进行整理和挖掘,汇集成大数据,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整体情况、课程整体实施情况,即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使线上线下教学良性循环。
在教学实施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课程实施的最初阶段,不主动完成课前学习,有少部分同学根本不进行课前学习。分析其原因,高职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不主动学习,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没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学习经验。教师应该对学生对加引导,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新教学模式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建议和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对于一些特殊学生除了进行沟通教育,还要采取强制性手段。
学生课前看学习资源,学习时间不足,比如本因该需要学习两个小时的课程资源,学习时间缩减了一半,课前学习不充分。通过对学生调查了解到,这种现象除了学习态度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前学习时间。学生课时安排的很满,能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足,如果多门课程都要求课前学习,学生自然应接不暇,难以保证课前学习效果。建议在安排课程的课时时调整课时分配,按一定比例调剂出部分课时用作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生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
学校缺乏良好的网络环境,学生上网学习不方便,影响线上学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大都以网络资源课的形式进行发布,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下的学习活动大部分要在网上进行,对网络又很大的依赖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网络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这样的问题就要从学校层面来解决,加大投入,实现学校Wifi全覆盖,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班级容量太大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平台提供的数据,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共性问题在课程平台发布解决办法,集中解决;对于一些个性问题则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与答疑。可以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能力强的学生助教,组织和帮助本小组的课堂学习。通过上述方法尝试解决班级容量太大的问题。
移动学习课程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一方面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得到改变与帮助,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大幅度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师全程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将会对高职教学变革产生更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