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轶梅
(山西省晋城市晋煤集团总医院,山西 晋城048006)
膝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膝关节重度损伤的治疗中,具有矫正畸形、改善关节活动、缓解患者疼痛等作用。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如关节僵硬、感染、肌肉萎缩等,因此术后须对患者施加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1-2]。目前临床多采取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单一的常规康复训练疗效一般,患者康复效果不佳,因此亟须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本研究探讨穴位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对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晋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50~78岁,平均(62.15±4.40)岁;行左侧膝关节置换术者25例,行右侧膝关节置换术者35例;骨性关节炎28例,类风湿关节炎18例,创伤性关节炎14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51~77岁,平均(62.14±4.41)岁;行左侧膝关节置换术者26例,行右侧膝关节置换术者34例;骨性关节炎29例,类风湿关节炎17例,创伤性关节炎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首次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符合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指征;意识清醒,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精神类疾病者;严重手术禁忌证者。
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①健康宣教。通过发放健康手册、组织讲座、集中观看视频、组织病友分享会、面对面讲解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及膝关节疾病康复训练等,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及术后康复锻炼的认识,提高其配合度。②环境护理。适当装饰病房,调节病房温湿度,保持适当光照,定期通风,营造舒适整洁、干净的休养环境,减轻患者陌生感和不适感。③心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心理问题,注意其情绪变化,耐心解答患者疑问,鼓励患者表达不良情绪,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给予其心理辅导,通过采取放松法、转移注意力法等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治疗。④体位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如抬高患侧20°~30°减轻疼痛等。⑤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训练后反应,制订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如进行步态矫正、肌力训练、全身训练等。术后1周内,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训练,患者平躺,伸直下肢,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维持5 s后再放松,每日10组;指导患者进行伸膝抬高练习,患者下肢伸直,抬离床面超过10 cm,维持5~10 s,缓慢放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伸屈练习,患者伸直膝关节,踝关节匀速做趾屈和背屈动作;指导患者做持续被动运动,逐渐增加角度,每次锻炼结束后采用冰袋外敷。术后第2周内,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患者先移动拐杖少许距离,术侧膝关节跟着移动,足跟先着地,身体前倾,放平足部;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屈曲训练,患者坐椅子上,将腿伸直,膝关节下放置毛巾。术后第3周内,加强步行训练,逐渐增加患者步行距离、时间,并适当增加患肢或拐杖部分的负重;加强平衡能力训练及肌力训练,如进行上下楼梯训练等。护理6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干预。穴位按摩:术后1~2 d,患者取仰卧位,伸膝体位,垫高双下肢15°,护理人员用拇指先对患者术侧涌泉、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血海穴由轻到重按摩,每穴3 min,每日2次;术后第3 d采取点按法按摩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等穴,并以轻柔推法沿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进行推拿,拍打涌泉穴,每分钟30次,拍打5 min,每日2次。护理6个月。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膝关节功能评分。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对两组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HSS包括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疼痛、屈曲畸形、关节稳定性、肌力等项目,评分值与患者膝关节功能成正比。②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④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术后疼痛、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HSS评分、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精神健康、精力、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发生术后疼痛4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发生术后疼痛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膝关节作为人体解剖结构最复杂、承载运动负荷要求最高的关节,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引起膝关节疼痛、站立不稳等症状,甚至导致关节畸形、关节功能丧失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3-4]。
临床常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损伤,以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但术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5-6]。穴位按摩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揉、点、拍、按等手法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膝关节置管术后在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穴按摩,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痉挛紧张、消除疼痛等功效,可促进患者康复,恢复其关节功能[7]。同时,根据患者的手术效果、穴位按摩效果、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为其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分阶段、分层次指导患者进行步态矫正、肌力训练及全身训练,可循序渐进地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8]。
表1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治疗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分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x±s)
表2 两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分,x±s)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鲁丽莎等[9]观察穴位按摩联合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发现干预组膝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89%,且VAS评分、患肢肿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属于一种简单易行、无创伤、个性化的舒适护理措施,将其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