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孟,魏达友,陈粤聪
(茂名市人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腿肿胀、局部疼痛及压痛等临床症状,其诱发因素有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压黏度高等,有资料表明[1],患者发病如不能及时治疗,将出现多种合并症,如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肺栓塞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明确诊断,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为治疗争取时间具有重要价值。此次研究以我院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此次研究以86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观察组,均为我院在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之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50 例,女性患者36 例,其年龄在38 ~7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5±4.56)岁。80 例患者表现为患肢肿胀,其中左下肢肿胀者35 例,右下肢肿胀者27 例,双下肢肿胀者18 例;78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且在运动之后加剧;16 例患者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另取86 例同期在我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不明显,P >0.05。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polo400)进行检查,其探头频率为5 ~14MHz,在检查之前阴道患者保持放松状态,探查腹腔静脉时,需空腹。检查过程中,取患者仰卧位、俯卧位与坐位,仰卧位时向外展开双下肢,按照解剖部位行静脉检查,沿静脉走向检查SFV、DFV、POV、CFV、PTV 与MGV,必要时还需探查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彩色血流充盈者,检查期间需叮嘱其对小腿远端进行适度挤压,以更好的显示血流;下肢肿胀严重者,可利用低频凸阵探头探查,检查期间适当调整速度刻度、彩色增益与滤波等,以清晰显示出二维图,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此次实验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表示为(±s),两组计
表1 两组下肢静脉内径值比较(±s,mm)
表1 两组下肢静脉内径值比较(±s,mm)
组别 POV PTV CFV MGV SFV观察组(n=86) 5.83±1.42 2.86±1.02 12.54±1.31 4.27±0.34 5.34±0.35对照组(n=86) 6.00±0.80 1.60±0.34 8.94±1.62 3.50±1.40 7.56±1.37 t 0.967 10.867 16.024 4.956 14.559 P 0.335 0.000 0.000 0.000 0.000
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表示为(%)或率,以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PTV、CFV、MGV 与SFV 内径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CDFI 值比较(±s,cm/s)
表2 两组CDFI 值比较(±s,cm/s)
组别 POV SFV CFV观察组(n=86) 7.10±1.27 4.92±1.28 8.14±0.87对照组(n=86) 9.51±1.41 12.30±2.24 21.76±6.03 t 11.777 26.527 20.731 P 0.000 0.000 0.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常见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引发肺栓塞等并发症,影响其生活质量[2]。以往该病主要根据下肢肿胀等临床表现、X 线肾静脉造影进行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开始运用于临床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也开始运用该方法进行诊断,体现出了操作简单、可测量速度与内径、可重复性操作等优势,为临床提供了大量生理与解剖信息,为及时溶栓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3-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静脉内径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CDFI 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将下肢静脉血栓充分显示出来,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