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全,李兴权(通讯作者)
(1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62360)
(2 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5400)
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目前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手段。目前临床上推荐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做宫颈癌的常规筛查,如果结果显示异常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病理活检是宫颈癌诊断的金标准[1],但是临床上仍然需要影像学检查进行辅助诊断[2]。DWI 是MRI 的一种新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宫颈癌的病理特征,其对用药方案的调整、疗效预测均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重点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和疗效预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纳入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宫颈癌患者共56例,纳入标准:均经过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无精神类疾病,可实现正常沟通;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书面同意。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既往接受过相关手术或放化疗;预期生存期<3 个月者。56例研究对象年龄信息数据记录为45 ~67 岁,平均年龄(51.02±2.06)岁,类型:鳞癌31 例,腺癌15 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包括紫杉醇、顺铂、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用药。影像学检查:56例研究对象在接受化疗前、第一次化疗后14 天、第二次化疗后14 天接受DWI 检查。
分析56 例患者不同分期的ADC 值。分析不同治疗阶段56 例患者的ADC 值。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肿块完全消失;明显缓解:肿块缩小≥50%;稳定:未出现新病灶;病变进展:肿块体积增加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无效率=稳定率加进展率。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表1 可见,不同分期宫颈癌其ADC 值均有差异,P<0.05。
表1 56 例患者不同分期的ADC 值(×10-3mm2/s)
56 例患者其中37 例治疗有效,19 例无效。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治疗前ADC 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次化疗后、第2 次化疗后有效患者ADC 值均高于无效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分析不同治疗阶段56 例患者的ADC 值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其是通过反映出人体病理生理状态下各个组织成分中的水分子运动状况变化,从而明确机体的异常改变。目前DWI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肿瘤诊断[3]。通过进行DWI 检查,发现宫颈癌患者会呈高信号,宫颈纤维间质低。这可能与宫颈癌细胞出现异常增殖进而影响到细胞外间隙,最终影响到间隙内的水分子弥散运动[3]。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核浆比也更大,因此肿瘤细胞中的水分子运动受限,最终在DWI 图上表现为型号增高,ADC 值降低[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Ⅰ期ADC值(1.105±0.15)×10-3mm2/s 高于Ⅱ期(0.937±0.13)×10-3mm2/s、Ⅲ~Ⅳ期ADC 值(0.886±0.16)ADC 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56 例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影响到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细胞膜破裂后导致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扩散明显增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6 例患者其中37 例治疗有效,19 例无效。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治疗前ADC 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次化疗后、第2 次化疗后有效患者ADC 值均高于无效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针对宫颈癌患者采用DWI 对疾病诊断与疗效预测均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