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笔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及其影响因素

2020-04-14 04:48李妍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摘 要:在国际社会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活动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翻译的主体和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翻译学界一直都有研究。本文从笔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入手,分析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体现,令读者了解其重要的作用和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理解和表达

一、 引言

翻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距今已有两千余年。而在西方,文字可考的最早的笔译活动则可以追溯至公元前约250年翻译《荷马史诗》的活动。然而,在早期的翻译研究中,译者的地位往往得不到重视,甚至会被忽略,直到20世纪70年代,译者才摆脱了传统翻译观中的“尴尬”地位,由幕后走到台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扮演的重要角色。

翻译现如今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句标语、大到一本书的翻译,这些笔译活动中,都会不可避免的带上译者的个人风格、学识背景以及对翻译方法的选择。

二、 译者主体性

关于翻译的主体,译界始终存在争议。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翻译的主体是人,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国内有关翻译主体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元论认为,翻译的主体是译者,是决定译文风格水平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者持有的观点是,读者、原作者、译者等均是翻译的主体;调和论者认为,译者是狭义的翻译主体,而译者、读者和作者是广义的翻译主体。笔者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三、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翻译活动可以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步骤,过程不同,译者主体的视域构成也是不同的。在达伽默尔的阐释学中,一个代表特色就是“视域融合”这一概念。他提出视域就是看见的区域,包括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和其他视域相融合。

(一)理解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在传统的翻译观念中,要求译者“隐身”,认为翻译应当是“透明”的,译本中不能看出一丝译者的“痕迹”。但这一点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的精神因素对自身活动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不仅能够左右人类的选择,还影响活动的投入程度和效率。傅雷(2006)在谈翻译经验时就说过,“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和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他钟情于巴尔扎克的著作,但却丝毫提不起兴趣来翻译司汤达或是莫泊桑的作品,这足见个性禀赋对译者的影响。

(二)表达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在表达阶段,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是截然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等因素。在这一阶段,有这样一个误区的存在,即“翻译应该由专门的人来承担,其所融入的视域必然是有效的、合理的”。通俗来讲,就是说让生物学家来翻译生物,让哲学家来翻译哲学。但是,让专业人士来承担翻译活动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能会因为其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专业知识,在翻译时毫不犹豫地站在自己的立场,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对原作的过度解读。比如“天太热了”,这句话若是让专门从事语言工作的译者来翻,可能会直接译成“天气太热了”;倘若将这句话交给生物学家,可能我们看到的译文就是“气温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由此可见,专业知识对翻译的确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其所构建的语境对翻译活动来说也至关重要。但有的时候,这种作用是无效的。

四、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有自己的选择,这涉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的潜在读者,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双语功底,有时还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政府工作报告》《十九大报告》或是两会答记者问等场合,国家领导人的演讲稿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古诗。在这种场合,如何翻译能令外国读者明白短小精炼的语句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就非常不容易了。如“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张璐在翻译时,将其处理为“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英文版中,译者将这句话翻译为“The last one tenth of the journey demands half the effort.”十九大报告中,这句话被翻译为“The last leg of a journey marks the halfway point.”筆者搜集资料发现,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从这个意思来看,张璐的译文显然更加贴近原意。由此可见,译者对原文理解的不同,或是翻译时所处的环境有所变化,这些都对译文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 总结

必须要承认的是,译者主体性是真实存在的,它可能是一种制约因素,影响译者对于译文的把握,制约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翻译活动。但只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译者主体性,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影响,就能促使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呈现出优秀的译本。

参考文献:

[1]陈洁,陆持.译者的“非隐形”及其自我建构机制[J].上海翻译,2018(5).

[2]蓝红军.译者主体性困境与翻译主体性建构[J].上海翻译,2017(3).

[3]马亚丽,王亚荣.从斯坦纳阐释学视角解读《丰乳肥臀》译者主体性[J].陕西教育:高教,2016(11):11-12.

[4]王颖频.动态顺应: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J].上海翻译,2015(4):76-79.

[5]张政,王赟.翻译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李妍,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