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题式教学模式属于新兴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概括主题式教学模式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旨在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 引言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跨学科领域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教学,分配学生具体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摆脱学科限制,将知识点与学科内容有效融合,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将主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能够使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小组探讨和交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主题式教学方法有助于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确保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二、 确定教学主题,增强学生探究意识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当中要通过确定教学主题,开展实践性的教学引导,强化学生在学习和探索当中的思维活跃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知识确定不同形式的教学主题,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讨论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讨论时了解信息技术学习的重点知识,例如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熟悉photoshop的使用技巧,并且通过软件来独立性的强化学生平面设计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目标进行知识的拓展,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题确定为“国庆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围绕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在实验当中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社会当中的热点新话题来进行创作引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群体进行教学的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创作和联想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创造能力。
三、 结合主题完成教学任务,强化学生操作能力
教师在通过主题设计教学任务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知识掌握状况进行合理性的设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当学生在学习photoshop的滤镜使用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图像进行调色。教师要在讲解中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渗透到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photoshop图像制作方法进行图像的制作。教师通过确定制作主题引导学生对于主题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对于主题的色彩搭配以及内容的结合进行详细的拓展,联想强化学生在操作当中的流程熟练度,使学生在操作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逐步的增强学生在实验探究当中的学习意识。
四、 作品展示与评价,强化学生学习意识
教师通过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充分的重视教学评价过程,并且在教学当中,使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有效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师在通过教学作品进行教学展示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够强化学生在参与当中的探究意识。教师也要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中,对学生所创作的作品进行积极的展示,使学生通过主题进行任务的探究,教师要在教学评价当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性的剖析,并且使学生能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使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作品当中的想法,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自我空间,引导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能力,积极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撰写本次活动的思想感悟来促进学生在联想当中的创造能力,强化学生个人学习意识。
五、 构建主题式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善于激发学生在主题是学习当中的热情,让学生具备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在情景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强化学生在知识探究当中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状况进行课堂的学习和探索。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建立《主题网站》,教师就可以通过主题式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景当中树立一定的学习动机,并且根据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能力。教師也可以通过建设主题性的网点、网站进行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技巧。
六、 通过分组合作,提升主题式教学效果
教师在主机式教育教学当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问题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探究和思考。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教学问题,并且在个性化的学习和探究当中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学习观念。教师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景,吸引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步的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数据库管理,按照小组的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拓展思考,教师也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对要所学的内容进行提前的预习,才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意识,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会互动和交流,强化学生的学习思想。
七、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主题式教学模式,属于新课改的重要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所以教师必须要将主题式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切实发挥出主题式教学优势与作用,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于高中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在危机室内操作进行,教师在授课中必须要从实际入手,能够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习能力,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王洪席,郝德永.新课程背景下主题式课程模式开发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16(8):53-55.
[2]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7(12):19-23.
[3]李太平.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7(8):31-32.
[4]徐慧博.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J].学周刊,2017(26):54-56.
作者简介:
齐瑞营,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玉田县教研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