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思考

2020-04-14 04:48陈安禄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生活化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逐渐引进了新的教学手段。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意义展开,并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生活化

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意义

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添加一些新鲜的元素,即赋予它们生活化,然后再联系教学内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符合教学改革,经过实践证明,发现它的重要性,关于它的具体实践意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强调环环相扣和步步推导的演绎过程。特别是,数学学科还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难题,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巧妙地抓住这一特点,对其赋予生活化,将生活中的元素带入到教学课堂当中,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因为了解生活,自然就能够跟得上教师的思维和上课节奏。通过在课堂上讲述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得到提高,自然他们也就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互动当中了。

(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单单凭借教师的讲解,一般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学生也就更加不可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了。然而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如果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赋予生活化,学生就会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三)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下,很多知识只是浮于表面化的学习,根本就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而就导致这与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理念相违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恰当添加生活化的元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具体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不断进步当中不断总结,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

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愉快而又轻松的学习,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氛围,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这种途径让学生走近生活,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也可以借助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清晰而又条理化的数学思维。首先,教师可以从上课教室的布置上考虑,如一改以往沉闷的教学布置,在教室里面多添加一些生活化的物品,以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活跃自己的思维,其次,就是教师要在正式教学前来一个课前小导入,为学生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故事或者笑话,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为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奠定基础。例如在走进圆柱体和圆锥体当中,教师可以先不提本章的内容,而是先让学生仔细回忆日常生活中是否见到过圆柱体和圆锥体,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性的参与课堂互动中,来找到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异同点,最后,教师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学生共同回忆两者的异同点,以此保证学生的思维可以跟得上课堂教学的进度。

(二)课堂上经常性开展生活化教学互动

教育学家曾经指出:生活即教育。在传统的教学当中,通常是教师运用语言和借助教材来为学生展开讲解,但是长期在这种过于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之下,就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学生面对棘手的数学难题时。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利用其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开展多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小互动。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的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合理使用生活化的教学工具作为辅助,例如在讲授容器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先为大家设置一个课前导入小练习,让有想法的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计算体积的日常小妙招,学生就可以各抒己见,例如“盛水法”“测量法”等,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进行体积的计算方法,为大家进行推导圆柱,圆锥等的计算公式。比如,在学习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可以结合体育项目,为学生布置随堂小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统计班级参与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或者其他球类的分别是多少人,并依据数据来制作出对应的条形统计图,这种将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会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合理设置课堂小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赋予生活化,还可以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课堂即时表演练习,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到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恰当的安排即时表演互动,提出一些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拿钱买东西,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一次小老师,让学生自己用人民币买东西,买东西之后还剩多少钱等,来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面值的记忆度。

(三)课后布置生活小作业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只有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利用,才能够发挥了这门学科的教学作用,因而在小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当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后小作业,例如在学习完面积这一概念后,为学生布置课堂习题,让学生计算自己家的面积有多大,教室的占地面积是多大,通过多次这种有意识的生活化导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生活化应用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如此下来,学生在学习之后,会自主的将知识和应用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力。

三、 結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使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与生活相联系的教学策略,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中确保学生能够有所进步,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进而实现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建刚.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19(26):107.

[2]李汉福,张仁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59-60.

[3]徐显芬.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253.

[4]胡文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5):76.

作者简介:

陈安禄,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令坝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