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菲 韩 烁 庞 玥
(北京汇文中学 北京 100061)
为了帮助学生观察到“血液循环”的过程,并理解其中结构与功能的精妙适应,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制作了以下血液循环模型,并对模型的使用进行了教学设计,希望学生在兴趣驱动下进行血液循环模型的自主构建,在运行检验模型功能中修正模型结构,在感性体验中升华理性认识,最终实现学生自主构建血液循环概念。
1.1 材料准备及模拟说明(图1) 两端开口的吹气球4 只,分别模拟4 个心腔;塑料单向阀4个,分别模拟2 个动脉瓣和2 个房室瓣;50 cm 长黄色胶皮管2 根,模拟动脉血管;50 cm 长透明塑料管2 根,模拟静脉血管;透明2 L 装饮用水塑料瓶2 个,分别代表肺部毛细血管和全身毛细血管;分别添加红色和蓝色可食用色素的水,模拟动脉血和静脉血;直通连接口,铁架台,凡士林,标签纸,记号笔等。
图1 血液循环模型组件
1.2 制作方法
组装心脏模型:将贴有结构名称的模拟材料,按照心脏结构进行组装构建心脏模型(图2)。将2 个吹气球用单向阀连接,模拟心房、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其中一个吹气球与黄色胶皮管用单向阀连接,模拟心室与动脉间有动脉瓣;另一个吹气球用直通接口连接透明塑料管,模拟心房与静脉相连。注意单向阀连接的方向保证心房单向通往心室,接口处涂抹凡士林润滑和密封。
搏动心脏模型:根据血液从静脉进入心房,从动脉离开心室的过程,将模型中的静脉(透明塑料管)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搏动模拟心脏(挤压吹气球),观察血流方向。心脏左、右两侧不相通,因此左侧和右侧分别搏动泵血。
血液循环模型的组装:联系血液的运输功能及心脏的结构特点,将与模型心脏相连的4 根血管,分别连接至代表肺部毛细血管和全身毛细血管的大塑料瓶中,瓶内装有代表血液的有色液体(图3)。连接成封闭的循环后,再次搏动模拟心脏泵血,观察血液循环。
图2 组装的心脏模型
图3 血液循环模型
教学设计流程如图4。
图4 教学流程
2.1 复习原型
4.1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促进烟台福山大樱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改善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环境,推进包括物流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从供给侧的角度进行建设和发展。同时,在城镇化和你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物流龙头企业可更好地改善物流,加强信息化建设可实现信息共享[7]。
1)复习心脏结构。教师展示心脏解剖图片。学生观察心脏解剖图片,回忆心脏结构。
2)导入心脏功能。教师提出问题串。问题1:心脏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问题2:肌肉组织的功能是什么?问题3:心脏的功能是什么?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关注心脏功能。
之后,教师提出采用组装模型的方法研究心脏功能,学生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
2.2 组装和检验心脏模型
1)组装心脏模型。教师介绍模型的材料,布置活动:组装心脏模型。学生聆听并观察模型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心脏模型组装,小组代表展示并介绍心脏模型。
2)检验心脏模型。教师布置活动:观看人体心脏搏动视频,运行心脏模型,实现泵血功能。学生搏动心脏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有成功、有失败,进而关注到模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分析心脏模型。教师和学生小组代表分别演示几种不同的模型,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成功的模型和失败的模型,并分析失败是瓣膜结构导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人体瓣膜的种类、位置、功能,反思模型中的瓣膜。学生在观察和反思失败模型之后,理解瓣膜的功能,明确模型中的瓣膜种类、位置、方向和功能。
4)纠正心脏模型。学生进一步纠正模型,再次检验,实现心脏模型定向泵血,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并收获探究的乐趣。
2.3 构建和解释血液循环模型
1)构建血液循环模型。教师布置活动:组装模型,实现具体任务(使A 和B 瓶中的液体通过心脏模型的搏动从A 瓶流至B 瓶,从B 瓶流至A瓶)。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在任务驱动下实现血液循环模型,明确血液循环路径,根据模型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绘制。
2)解释血液循环模型。教师提出问题串。问题1:心脏泵出血液,实现血液流动,血液流动运输什么?问题2:A 和B 代表人体的什么结构?问题3:血液的成分在A 和B 会发生什么变化?问题4:A 和B 究竟谁是肺部毛细血管,谁是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这个模型可解答该问题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通过问题1~3,分析模型结构的意义,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通过问题4 学生对模型提出质疑,教师再次展示心脏解剖图,并出示心腔泵血压力差异的资料,学生由图片与实物结构差异推测功能差异,由压力差异(功能)推测血液循环途径(结构),明确模型A、B 代表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
2.4 对比原型,构建概念 教师出示人体血液循环动态图,布置学生活动:根据模型和原型,绘制血液循环路径图,标出血液成分的变化。学生观察原型,理解人体原型,归纳总结血液循环笔记,学生代表贴血液循环的板图。
2.5 应用模型,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人工心肺机的原理图,提问:人工心肺机如何接入人体从而发挥作用?学生结合模型和人体血液循环原型,解答问题。
本节课以“原型-模型-概念”(图5)为主线,由原型结构构建模型,将学生无法直接观察的血液循环,变为具体的可实践的模型;在模型实践过程中,学生从感性体验中升华理性认识,形成血液循环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显著增进了学生对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
图5 模型和原型的关系
教师自制了一个形象的教学模型,以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动手体验、实践、反思,精心构思模型的使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学生实践得来的知识和经验是内化的,更具持久性,实践中体会并认同了结构与功能适应的观点,在实践过程中获取事实证据、进行批判性思维、进行逻辑推理、反思和交流、再实践并获得成功、归纳总结出探究结果等,促进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精神、生命观念、科学态度,多层次地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