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
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
临床护理路径是时下应用较为广泛的医用护理带教方式,在各个科室的带教工作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较于常规带教模式而言,临床护理路径更加注重带教工作的适宜性,会充分结合科室特点,事先制订可行的护理路径实施表,因而教学目标相对明确,同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度的调整,更加富有灵活性。 除此之外,临床护理路径更加强调对于章节内容的温习回顾,会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展开探讨研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当前带教工作之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在此,该文以该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所接收的60 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在结核内科护理教学之中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取得了理想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将该院结核内科实习的60 名护士纳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0 名。对照组中,年龄19~24 岁,平均年龄为(20.5±2.2)岁,对照组中大专学历共有19 名,本科学历11 名。 试验组中,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为(20.8±2.0)岁,试验组中大专学历共有19 名,本科学历11 名。 两组研究对象在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临床带教模式,试验组研究对象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模式,其具体措施如下:
结核内科科室的基本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路径实施表。 第1 周,带领护士详细了解病房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熟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大致了解实习的相关内容。评估护士学习能力,根据其基本特点,对其进行教学,加强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操作的学习。指导护士根据科室内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进行排痰,并基本掌握一些常用药物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第2 周,进一步了解结核内科患者的护理方式,并由带教老师进行指引,掌握如何对结核内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第3 周,从整体上了解结核内科患者自入院至出院的护理方式,并深入掌握各个环节的护理知识,包括饮食指导以及个人卫生等;第4 周,以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为主要带教内容,指导护士如何处理异常状况,并展开对护士的技能考核。上述每一周均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标准需视医院的情况而定。 护士在入科之后,带教老师即可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详细介绍路径实施的目标及其基本内容。此外,在实施过程之中,带教老师应当对实施情况予以详实的记录。对于实习护士而言,需要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温习与回顾,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每周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做到查漏补缺。
在护士实习期结束之前,对其进行为期两日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囊括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两个主要方面,每项满分均为100 分。其次,采用该院自制的教学满意度评价表,调查实习护士对于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根据护士反馈将其分为3 个等级,即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30×100.00%。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均以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t 检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研究对象在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30)试验组(n=30)t 值P 值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86.7±2.3 95.5±2.4 15.500<0.05 81.5±4.7 94.5±4.2 11.300<0.05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带教满意度进行分析,试验组研究对象的带教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相比,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各项满意度(教学管理、技能、学生管理、知识、态度)均获得提升明显的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通常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之中,护理学生大部分都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之中,而且在教学过程和目标方面都不是十分明确,通过传统的带教方式,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的,这样不利于提高互生的实习质量。而且目前临床护理任务逐渐的繁重,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比较大,而且长期处在满载与超负荷的状态,很难有时间去进行护理方面的教学。而临床护理带教的路径主要是在循证医学建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相关的标准化护理教学的体系,而且对于教学的过程与目标有一定的规划,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护理的质量。
表3 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状况的相关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状况的相关评分对比[(±s),分]
组别实验组(n=30)对照组(n=30)t 值P 值技能91.25±4.37 81.39±6.34 7.014<0.001知识态度92.20±3.45 84.57±5.14 6.751<0.001 90.68±4.57 81.20±6.45 6.568<0.001学生管理 教学管理90.37±4.45 80.58±5.57 7.521<0.001 91.24±6.17 78.46±7.76 7.061<0.001
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临床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带教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的结合,对于提升实习护士个人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通过实施这种带教方法,能够将护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以及护理能力。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之前会拟定详细的计划,故而目标性以及操作性更强,并能够充分调动护士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态度自被动转为主动。由护士和带教老师包括主管的老师来进行共同的带教,并且制订出相关的护理路径实施表,再由带教老师来依据临床护理带教计划来实施相关的带教措施,主要的内容包含了教学的时间与教学的目标等。 对护士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来实施教学,加强理论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技能,进行留置的相关操作。再依照科室中的病情来进行相关的指导,并指导患者有效吐痰,及时掌握患者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预期的目标主要是能够对科室的环境进行熟悉,病情熟悉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结核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教学的方式是比较可行的,而且相比常规的教学模式,应该多采取护理技术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削弱了人性化的护理,而且其临床护理的路径重点的内容就是能够提升护士的综合技能,还能够提升各方面的技能。
该次研究中尝试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结合内科带教工作之中,从实际情况来看,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使得教学目标更加之中,教学计划更加详尽,在夯实实习护士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其循序渐进地了解结核内科护理工作之中的相关问题,包括日常护理方式以及异常状况的处理等等,对于提升实习护士的操作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结合该次研究数据可知,在结核内科护理教学工作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效果。 由所得资料显示,试验组研究对象在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明在结核内科护理教学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其可行性,能够切实提升护士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 临床护理路径在教学方式上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倾向于护理技术方面的教学,对于护理理论以及人文化理念的灌输稍显不足。 而具体到临床护理路径而言,更加偏向培养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并积极展开专科训练,以促进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护理工作之中的方方面面均有所体现,在对教学状况的相关评分方面, 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研究对象的带教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这一数据也表明实习护士对于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模式的接受度更高,故而教学成果也更加优异。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教学在结合内科护理教学之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实践意义,能够显著提升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水平,并广受实习护士的青睐以及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