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肖
摘要:“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学生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识字能力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能力也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并在识写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坚决破除以死记硬背、多抄多写为主要方法的不良识字习惯。其次,要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识字教学功能价值的再认识
识字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汉字音、形、义的正确认识和获得应有的识字量上,从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和素质教育对人综合发展的要求来看,识字教学应是一个多功能的教与学的领域,应具有以下功能和目标:
1.把汉字系统视为一个极其丰富的精神家园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多彩世界,识字的教与学的过程应该成为了解和感悟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过程;2.充分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汉字所蕴含的启迪灵性的智慧价值;3.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与乐趣;4.树立策略意識和工具意识,把借助有效工具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动力。5.高效率、高质量地整体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落实应有的识字量,促进有效阅读。
二、与时俱进,创新识字教学的方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也就是说,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
(一)情境学习生字
设置情境,把生字学习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教学,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能降低学习生字、学习课文难度。第一次出现生字的时候,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产生强烈、深刻的第一印象,增强学生对字的敏感度。教师在课堂上多创造情境,利用图画、动作、声音、游戏、故事、猜谜等,加强字与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增强对生字的敏感度。如教授《影子》时,把学生带出课室,通过踩影子的游戏进行“影、前、后、跟”等生字的教学。又如教授《比尾巴》时,通过录像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从而学会“短、扁、尾巴、猴”等生字。这样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浓,识字效果好。
(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识字的方法
1.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学生可以给认识的熟字加偏旁、去部件或换偏旁,这种连锁累积的数量较大。如学习“元”字时,在鼓励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学生于是加上了“辶”“口”变成了“远”“园”;去掉下面的“儿”则是“二”。这种滚雪球似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扩大了识字量。
2.动一动、演一演
通过形体动作能更直观地认识教材中的许多生字。如,在教学“跳”的时候,不必讲解太多,引导学生起立,站在座位旁边双手叉腰学着小青蛙的样子“跳、跳、跳”。学生很快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并知道它是动词。
3.编一编、画一画
有些生字可以通过儿歌或画图的方法来识记,重在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如“春”即可编儿歌“三人去看日出”;“伞”可画一幅图;“雷”“阵阵雨入田”,教师要多动脑筋,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尝试。
4.看插图,识生字
低年级的课本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插图来搭建学生记忆汉字的桥梁,把汉字放到有生命的环境中,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学生记忆。
5.游戏识字法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在新字教学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识字。首先给几个生字编上号码,教师念谜语或儿歌,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又准又快。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三“人”——“众”,上小下大——“尖”,小小泥土就是——“尘”。
6.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读“qi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三、课内外结合,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应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究的过程和自我建构的过程,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找寻舞台,使学习过程充满愉悦。为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力争做到突出字典、词典和拼音等识字工具的运用,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认字交流”活动,使其相互学习识字经验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把课内识字延伸到课外。
(一)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大部分生字先后在课本上反复出现,但仍无法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以及报纸杂志,都能成为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二)建立学生“生字袋”档案,丰富课外学习认字的资源
让学生把在课外书上、电视上、商标上、街道招牌上、店面等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会认不会写的字可由父母代劳。次日上学由教师检查,贴在展示台,供其余学生交流。互助互学一段时间后放入该生的“生字袋”档案,作为定期“识字大王”评比的依据和学期末的总结统计之用。这项工作的实施,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识字资源和大量的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好习惯。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的同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四、多巩固,防回生
识字的回生是指对前一阶段已经学会的东西又感到生疏。低年级学生学得快,但忘性大,回生现象严重,如何降低识字教学中的“回生率”,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一直面临的问题。教师要针对学情,备足学生这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应对策略。
(一)反复呈现、经常见面、及时巩固
教师在教学时可使用“复现复现再复现”的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复习:如课前、课后认读生字卡,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又如生字放回课文句子当中,让学生找出来读读;又或者教师自编句子、儿歌、短文等,让学生找出学过的生字认读,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笔者还准备了一个本子,每节课都记录当堂学生识字情况,把那些反馈回来的难认的、易混淆的记录下来,以后教学反复呈现,及时巩固。
(二)堂上听字大会
这种模式很有竞争性,笔者有时候会利用课前几分钟或者早读几分钟,和学生举行这种形式的活动。用浅白的语言解释就是听写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既促进学生的识记,又加强书写,很好地防止学生生字回生现象出现。
(三)小组互助
根据班中学生学习能力和识字能力情况,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对象。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利用早读、复习课的时间进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实际情况。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防止识字回生的途径,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各种生活资源,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