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霞
【摘 要】 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工作应立足当代小学生思想实际情况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实现三位一体德育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本文结合小学德育教育实际,从学校德育教育角度出发,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如何落实与开展,为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出谋划策。
【关键词】 小学德育;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小学生德育工作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必须要构建起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为小学生构建起一道德育屏障,确保学生思想始终处于统一的德育思想和环境下,为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德育工作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范围和工作机制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从小学德育工作范围来看,小学德育工作的范围一般被局限于校园文化建设、优秀人物宣传等基本内容方面,受限于升学压力,学校很少会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教育计划和时间,因此德育工作落实存在不到位现象,突出表现为德育工作只布置不验收、只提供意见不做具体要求等情况。如班级口号、班级文化建设中,大部分班级的口号虽然都有,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很少成为班级凝聚力的一部分。从工作机制来看,小学德育教育只注重了学校内部德育的开展,没有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产生联动,如小学每年都会定期开家长会,但家长会基本都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会涉及学生在校情况,没有对学生家庭教育进行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工作策略研究
1.学校德育注重德育内容引导。《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等方面对学校德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应切实做好德育内容的落实工作,加强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引导性,在具体德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德育思想意识,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优秀的思想品质。学校德育内容引导的具体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校的文化内容引导。学校文化内容可以分为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从校园环境来看,一个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校一砖一瓦的爱护体现了学生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校文化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从学校校园文化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爱护校园、保持校园整洁的意识。在校园文化环境布置方面,应积極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人物展览、优秀学生个人展和作品展,确保学生处于统一的德育环境之下;从班级文化来看,应积极推进班歌、班级口号等建设,从不同角度加快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是学校课程德育教育渗透。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的重点必须要坚持课程育人的理念,将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小学德育工作应积极推进课程德育工作的落实,积极帮助小学各学科老师开发德育校本,鼓励教师根据不同学科内容开展德育教育课题研究,切实落实德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实现德育内容在学校教育的全覆盖。
2.家庭教育注重德育环境营造。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人的影响最为持续而深刻。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构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的沟通机制,为学生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确保学生思想教育始终保持在统一氛围之内。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切实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一方面是积极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学生的思想和变化通常会表现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在与学生交往当中,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是一个相对宽松环境,学生思想变化容易体现。教师在小学德育工作落实过程中应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沟通学生思想变化情况、学习情况等内容,如果出现逃课、辍学、作业多次不完成等情况要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询问学生家庭环境是否有变化,针对学生思想变化情况制定家庭与学校德育教育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学生思想指导工作。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小学生家庭教育是多样的,有的家长给孩子的压力非常大,有的家庭则是留守儿童家庭,家庭教育存在缺失情况。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在家庭教育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同时积极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联动机制,为学生德育提供统一、稳定的德育环境,提升小学生德育效果。
3.社会德育注重德育内容实践。社会德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实践内容,也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德育应注重德育内容的实践性,无论是哪种德育内容的教育都需要在实践中落实,而德育实践单纯依靠校内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小学德育工作应进一步发挥社会德育工作的价值,建立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工作的联动机制,为小学生德育工作实践提供必要条件。如学校组织小学生参与所在社区(乡镇)的尊老爱幼活动、针对社区(乡镇)存在的违规小广告、闯红灯等现象进行调查时,这些实践性活动必然需要社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通过学校与社会共同德育教育才能实现。此外,社会应积极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便利条件。近些年社会德育的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对小学德育的扶持日益增多,如社区民警进校园、法制干部进校园等活动,为小学生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制思想,特别是对校园安全、校园欺凌等方面的宣传有效提升了小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因此社会德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必须坚持落实德育内容,注重德育实践,真正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德育工作联系,确保小学生处于统一的德育教育思想和环境下,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品质树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倩.基于认知发展论的小学生数学德育素养主题活动设计——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33-34.
[2]张敏,陈俊竹.快板说唱:指向儿童明德育格的适性表达——江苏省徐州市光荣巷小学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纪事[J].江苏教育,2019(87):27-29.
[3]马守荣.小学中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研究——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小学中高年级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40(1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