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艳
摘 要:辽宁省锦州市博物馆馆藏一件北宋定窑烧制的酱釉盏托。定窑的酱釉器又称紫定。定窑主烧白瓷,同时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彩色釉,酱釉传世品比较少见。纵观定窑几百年的烧造历史,从晚唐五代到元代,每一个时期的器物都有年代特点,但真正形成定窑瓷器独特风格的是从北宋开始的。在北宋朝廷南迁之后,原定窑工匠一部分到了景德镇,一部分到了吉州,被称为南定。文章只对北宋南迁之前的定窑从历史发展进程、工艺特点、文化价值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定窑;白瓷;北宋
定窑在唐代、宋代属定州管辖,因此得名定窑。定窑创烧于唐代中期,在唐代后期受邢窑的影响烧制白瓷[1];经过晚唐和五代的发展,在北宋时期达到鼎盛;发展到元代,虽有少量生产,但最终衰落在700余年的历史中。定窑是唐代邢窑之后的一大瓷窑体系,与官窑、哥窑、汝窑和钧窑并列成为宋代五大名窑,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定窑发展历史
1.1 产生背景
定窑窑址位于现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燕山村一带,是唐代后期继邢窑发展起来的。我国制瓷业在唐代出现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白瓷的发展要晚于青瓷,白瓷虽早在北朝末期就已经出现,但胎和釉都比较粗糙,还不是纯粹的白瓷,但到了唐代,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白瓷逐渐兴盛起来。
邢窑是北方最先烧成白瓷的名窑,窑址在河北内丘。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描述邢窑的白瓷“类银”“类雪”,越窑的青瓷“类玉”“类冰”,两大窑形成了唐代陶瓷“南青北白”的生产布局。“类银类雪”的白瓷采用优质原料,造型规整,制作精细,胎质坚硬,釉色洁白,属于邢窑烧造的精品。唐李肇在《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欧,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从这句话不难看出邢窑白瓷在唐代的生产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邢窑白瓷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海外,在西亚与东亚日本等国家的古代遗址中都发现有邢窑白瓷。
1.2 发展积淀
唐代后期的邢窑由于制瓷原材料匮乏等原因逐渐衰落,被位于河北的定窑取而代之,成了北方著名的白瓷窑。定窑继承了邢窑的艺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发展。定窑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部分器形仍模仿邢窑,但是已不采用传统的施化妆土,工艺的改进使这一时期的定窑瓷器造型优美,制作精细,胎质洁白细腻,瓷化程度极高,具有一定程度的透明性[2]。带有“官”“新官”款白瓷是这类定窑白瓷中的精品,大多出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的墓葬与塔基之中,应是定窑早期的作品,也是定窑为宫廷烧造贡瓷之前的产品。
1.3 鼎盛时期
北宋(960—1127)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时期,政权上与辽、西夏对峙并存,通过岁供、建立盟约等外交手段与邻国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共存关系,为北宋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繁荣提供了一个安定平稳的环境。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北方白瓷代表定窑继续向前发展,并一度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为宫廷制瓷要求匠师、选料、工艺等方面都必须严格符合宫廷用瓷高品质的要求。带有“尚食局”“尚药局”铭文以及刻印龙凤纹的器物都是专门为宫廷烧造的。高质量的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定窑的影响力,虽然当时定窑还属于民窑性质,但仍然不影响其成为宋代五大名窑。
瓷器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发展的,宋代社会对瓷器的需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皇室朝廷所需的高品质瓷器;二是封建贵族与普通民众所需要的日常器物;三是海外贸易用瓷,北宋后期的定窑既要为宫廷烧制贡瓷,又要为民间生产日用瓷器,所以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定窑为了适应巨大的社会需求,创造了支圈窑具覆烧的方式,这种新烧制法解决了定窑的产量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增加了产量,满足了强大的社会需求。
1.4 衰落时期
北宋末年,由于连年战争北方瓷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定窑也不无例外地处于萧条状态。在金统治北方地区时,定窑的制瓷业又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工艺不亚于北宋时期。到了元朝,定窑终于走向没落。
2 定窑瓷器的工艺特征
2.1 釉色
定窑盛产白瓷,因白瓷而驰名天下。定窑瓷除了白釉之外,还烧制了少量其他釉色品种,如酱釉和黑釉器物,即一些文献中所说的“紫定”和“黑定”。明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记载:“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大文学家苏东坡的诗句“定州花瓷琢红玉”,也证明了定窑存在过红釉瓷器。
定窑白瓷釉色在不同时期亦不相同,据考古工作者考证,唐代定窑烧窑的燃料是木柴,而不是煤,柴的火力软而火焰長,不仅使窑内空气易于排除,而且窑外的空气也没有进入的余地。烧柴产生的还原焰使唐代定窑釉色白或白中闪青,五代时期定窑瓷器釉色与晚唐相同,纯白或白中闪青者居多。后来由于定窑生产量越来越大,烧窑的木柴逐渐枯竭,不得不就地取材,用煤作为新燃料代替柴。煤的火力强而火焰短,不能将窑内的空气完全排除,窑外的空气也容易进入窑内,外部空气的进入使窑内产生了氧化作用,形成的氧化焰使器物的釉色白中泛黄。北宋和金代的白瓷则是在氧化焰中烧成,其釉色白中闪黄。烧制气氛的不同影响了白瓷呈现的釉色。
定窑黑瓷又称“墨定”“黑定”,其特点是胎白体薄,釉黑如漆,光可鉴人。酱釉又称“紫定”。紫定并非真正的紫色,而是一种以铁为发色剂的酱色釉。在窑址出土的酱釉标本中,大多是较浅的酱黄色,此外还有酱红、黑褐等色。定窑中的紫定、墨定应为当时斗茶而生,多为贵族阶层使用的高档瓷器。
受当时技术水平的局限,一些特殊釉色的产品出窑后到底会呈现出什么颜色人工很难把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每一件定窑酱釉的色调差异很大。酱釉和黑釉都有精粗之分,精品瓷胎体洁白,粗者胎体呈灰色。
定窑绿釉一向没有史料记载,直到1969年在河北定州两座宋代塔基地窖中出土了一件定窑绿釉净瓶,为定窑绿色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明。
定窑的各色釉简洁明朗,清新自然,色调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自然界的红、黑、绿诸色。
2.2 装饰技法
定窑始于唐而终于元。唐初期,烧制品种以碗、盘为主,胎体厚重,制作粗糙,内底留有三岔支烧痕迹。唐晚期精制白瓷有很大发展,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胎色洁白细腻,瓷化程度相当高,有一定的透明度。五代时期定窑器类繁多,瓷器釉色与唐晚期相同,这时期的定窑瓷器上已开始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划花装饰。北宋早期定窑白瓷除了盘、碗、碟、杯子、盏托、盒子、瓶、罐等日常生活用具之外,还有净瓶、炉、海螺等佛前供器,造型丰富。
早期定窑的纹饰以浮雕莲瓣纹居多。莲瓣纹曾在五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上大量使用,北宋早期定窑吸取了越窑的浮雕技术,这与五代时期吴越钱氏向中原王朝称臣进贡,贡品中有大量越窑青瓷有关。
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从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后有划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种。
划花是宋代定窑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早期划花通常用篦状工具在瓷胎上划出简单花纹,所划线条纤细流动,坡度很小,纹饰自然豪放[3]。
刻花技法比划花法出现稍晚,刻花是在画画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刻花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刻花线条宽,坡度大,图案粗犷有力,有时划花和刻花同时出现在一件器物上。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就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定窑白瓷有大量印花盘、碗、碟等传世品,在盘里面饰有孔雀、牡丹、鲤鱼莲池及花卉等纹饰,整个布局密而不乱,线条纤细而工整。宋代定州除了盛产白瓷外,还出产缂丝,所以定窑工匠也有可能把缂丝纹样有选择地饰刻在陶范上,故定窑印花装饰从它一出现就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印花装饰大量出现在定窑瓷器上,是为了适应提高产量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印花花纹不仅精致、准确、整齐,而且比刻花、划花用时少,操作简便,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印花主要是用在盘、碗器里,器外和其他各种器物仍采用刻、划花的方法,印花的装饰方法不仅起到装饰器物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器物成型的辅助作用[4]。
2.3 烧造法
唐代、五代的定窑采用三岔支烧技法,使用匣钵装烧单件器物,器胚在窑炉中不受火焰和烟灰熏染,从而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宋代北方窑炉一般较小,高度仅1米,不能放太多单件匣钵,如何充分利用窑炉空间容量,提高产量,满足社会大量社会需求,成了当时制瓷工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定窑窑工把传统的单件匣钵仰置烧法改为覆烧法,就是把盘碗之类器皿反过来烧,因此称为覆烧。覆烧法使用“垫圈组合式”匣钵,组合式匣钵外观跟现代常用的多层炊具笼屉相像,除了最上一层垫圈匣钵相当于单件匣钵高度,下面每层垫圈高度仅及单件匣钵的1/5,每增加一层覆置一碗,层层套叠至顶,垫圈层数愈多,窑内空间的利用就愈充分。这种组合式匣钵的使用更加充分利用了窑室的空间,既可以节省燃料,又防止器胚变形,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一般群众使用最多的盘碗器的日常需要[5]。这种成功的烧制法很快被其他瓷窑所采用,宋朝南迁,定窑的手工艺人又将这一新工艺带到了南方,影响了今江西、浙江、福建、四川等地许多瓷窑,覆烧法对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覆烧方法的兴起与印花装饰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凡采用印花装饰的定窑碗盘,绝大多数都是芒口,芒口是指口沿不施釉。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来掩饰芒口缺陷,这也是定窑一大特色。
3 结语
金代定窑基本延续宋制,在北京通县和辽宁朝阳金墓、南宋墓出土的带纪年铭文的定窑瓷器有力地说明了金代定窑并没有停产,仍继续烧造白瓷。到了元代,由于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等原因,制瓷工匠南迁,制瓷业也向南转移。覆烧法在烧窑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瓷器质量,瓷坯与窑具的收缩率必须一致,所以组合窑具用的原料与瓷胚用的原料相同,这样烧窑一次窑具损耗的原料是瓷器本身所用原料的三至四倍。在定窑兴盛的二百多年间,瓷土的耗损量非常大,优质原料被大量损耗之后,不得不被叠烧法取代。叠烧法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此法烧出的瓷器比较粗糙,无论是质地还是装饰都远不及从前,失去了原来的风格特色,久而久之,曾经辉煌几百年的定窑就此衰败下来。
参考文献
[1][4][5]李辉柄.定窑的历史以及与邢窑的关系[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3(3).
[2]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作者不详].浅谈宋代定窑瓷器辨识[J].中国防伪报道,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