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雄
摘 要: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历史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文章简述了龙泉窑青瓷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龙泉窑;青瓷;窑址
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历史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龙泉自宋以后隶属于处州(今浙江丽水),故龙泉窑又被称作“处州窑”或“处窑”。自西晋至清代,龙泉窑有1600多年的烧造历史,产品畅销亚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关于龙泉窑开创的年代,原定于宋代,1959年在丽水县城关镇西南2.5千米的吕步坑发现了南北朝至唐代的窑址后,把龙泉窑开创的时间提早到了南朝。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丽水、松阳、遂昌等比较早期的墓葬中,出土一批有特色的青瓷,浙江方面的陶瓷专家认为这批青瓷应当是龙泉窑早期的产品。根据龙泉窑的最新研究资料,龙泉窑的开创年代确定为三国两晋时期。
现代龙泉窑研究的学者把1600多年分为开创期、发展期、衰落期三个时期。开创期始于魏晋至五代十国(220—979)。发展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北宋早期至北宋天圣十年(960—1032),龙泉窑的产品以淡青釉瓷器为主;北宋中晚期(11世纪—12世纪初)龙泉窑开始发展,釉色以青黄色为主;南宋前期至早期(1127—1200),龙泉窑瓷业大发展,这一时期是龙泉窑鼎盛发展期;南宋的中晚期到元初(13世纪—14世纪中),龙泉窑瓷器质量开始下降,但生产仍旧兴旺。元末到明清时期是龙泉窑的衰落期(14世纪中期—19世纪末),明中期以后瓷厂不断倒闭,至清晚期基本结束(1911)。
1 开创时期的龙泉窑
三国两晋时期,龙泉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将墓葬出土的瓷器与越窑、瓯窑的瓷器进行比较,从器形上看其具有时代的共性,从装饰看则各有特色。
2 发展时期的龙泉窑
2.1 北宋早期至北宋天圣十年(960—1032)
此时的龙泉窑瓷业集中在龙泉市金村和庆元县上垟两县交界处的溪流山坡上,窑址有8处,此时已生产淡青釉瓷器,且出现多管瓶(图1)。
2.2 北宋中晚期(11世纪—12世纪初)龙泉窑起步
这一时期以划花瓷器为主,瓷业范围扩大到龙泉大窑、金村、大白岸、庆元的上垟、丽水的石牛等地,瓷窑数量增加到二三十处。金村和上垟遗址的堆积层中主要是刻划花瓷器(图2),刻划花瓷器叠压在淡青釉瓷器之上。
2.3 南宋前期至早期(1127—1200)龙泉窑瓷业大发展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北宋亡,赵构即位称南宋。南宋建炎三年(1129)赵构逃到临安,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临安为都城。此时江南社会经济相对稳定,龙泉窑因为临近都城,加上海上交通便利,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龙泉窑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窑场分布于庆元的上垟,龙泉的大窑、金村、溪口、梧桐口、小白岸、大白岸、山头窑、道泰等地,还有云和、遂昌、缙云,远至泰顺、文成、永嘉,范围扩大到丽水、温州的八个县市,有一百多个窑场。
松阳水南横山村庆元元年(1195)程大雅墓出土了6件梅瓶(图3),其中4件厚胎薄釉,与南宋前期的瓷器相同,而另外2件青釉较厚,从瓶盖的内口缘釉层中可以看到二次上釉的釉线,说明龙泉窑的一部分瓷窑已开始采用先进的多次上釉的厚釉工艺。
2.4 南宋的中晚期(1200—1279)光辉灿烂的瓷业
2.4.1 杰出的新工艺
南宋中晚期龙泉窑的瓷业中心大窑的部分瓷窑生产黑胎厚釉(图4)和白胎厚釉两类瓷器,产品畅销国内外,经不断传播而名闻中外。
2.4.2 坯料、釉料的改造和施釉技术的提高
南宋前期用的是含钙量高的石灰釉,南宋中期为了增加釉的厚度,改用(钙钾釉)石灰碱釉。其次是釉层大大增厚,最多上五次釉,工序十分复杂。粉青、梅子青、豆青等青釉(图5)都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其中粉青釉的外表柔和淡雅,是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中数量最多的一种釉色。梅子青的釉层清澈透明,釉色青翠,但釉厚薄不均,有流釉现象。南宋后期受官窑的启发影响,薄胎厚釉器物被推崇,此時龙泉窑釉层滋润,多呈不透明状(图6)。
2.4.3 黑胎厚釉和白胎厚釉青瓷
南宋中晚期龙泉窑生产黑胎厚釉和白胎厚釉青瓷两种产品,其中黑胎青瓷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黑胎厚釉完全按照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后期薄胎厚釉瓷的先进工艺生产,产品数量少,此类瓷器迄今只在龙泉大窑、溪口两地近十处窑址中有发现,且都是与白胎青瓷同窑合烧。溪口瓦窑垟以生产厚胎黑釉青瓷为主,其他以烧白胎厚釉青瓷为主,兼烧一部分黑胎青瓷(图7)。
关于白胎厚釉和黑胎厚釉瓷器生产的年代,根据考证认为是在1200年前后的南宋后期,对松阳县横山庆元元年(1195)程大雅墓出土的6件梅瓶进行考察,有2件釉较厚,在盖的内缘有两次施釉的釉线,说明最迟在1195年已开始使用厚釉工艺,1200年以后才大量生产。
南宋末年龙泉窑制作胎体开始加厚,青釉釉层却减薄,多数施二次、三次釉,莲瓣纹瓣面狭长,浮雕感不强,制作不及以前精细,质量开始下降(图8)。
2.4.4 关于哥窑与弟窑
南宋后期龙泉窑生产黑胎厚釉和白胎厚釉两类产品,就是明代文献中所说的哥窑、弟窑的瓷器。
南宋后期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大窑众多的民窑中各主一窑生产瓷器,是极有可能的,大窑主要生产白胎厚釉瓷,只有少数窑址生产黑胎厚釉,文献中说章生一完全生产哥窑器,与事实不符。
2.5 规模宏大的元代龙泉窑(1271—1368)
13世纪末元灭南宋后,我国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横跨亚洲、东欧的大帝国。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增加,龙泉青瓷的销售市场拓展了。同时元政府继续推广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并推广官七民三的“官本船”,龙泉青窑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蒙古贵族的野蛮统治,也影响了龙泉青瓷的生产,瓷器的质量下降,大大落后于南宋中晚期。
元代龙泉青瓷产品的品种还是十分丰富的,常见的器形有碗、盘、盏、盏托、杯、执壶、匜、罐、粉盒、唾壶、瓶、花盆、洗、笔筒、笔架、砚滴、鸟食罐、香炉和塑像等。工艺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如釉上贴花,还有褐彩。除了花纹装饰外,在部分瓷器中还刻印有“福”“禄”“寿”“富”“大吉”等吉利语,也有窑主的姓名和说明器物用途的文字(图9)。
3 明清时期(1368—1911)衰落时期的龙泉窑
3.1 明代早期继续生产宫廷用瓷
明代早期龙泉窑产品的质量有所回升,仍是我国主要的外销商品之一,同时文献记载在明天顺八年(1464)以前,明王朝曾几次派内官到处州府监烧龙泉窑青瓷,供皇宫使用。大窑枫洞岩窑址的发掘为明初龙泉窑继续为宫廷烧制瓷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明代早期的龙泉窑继承前代的制瓷工艺,常见的器物有碗、盘、杯、执壶、盒、罐、瓶、炉、砚、砚屏、烛台、凳和瓷塑等。胎釉的质地变化不大,胎呈灰白或灰色。大部分瓷器上一次釉,釉层薄;少数瓷器釉较厚,有玉质感。釉色较深,多数呈青绿或豆青色,黄釉少见。
明代中晚期龙泉瓷窑大大减少,瓷器器形粗壮厚重,属于一般民间用瓷。特别是成化、弘治以后,瓷器的胎体更加厚重,釉层薄而透明,刻划花粗放草率,有的外底留有挖足的刀痕,制作粗糙,质量明显下降。
3.2 清代的龙泉窑
到了清代,龙泉窑只留下孙坑、大窑几处瓷窑,生产少量青瓷。孙坑窑位于龙泉查田镇西南七千米,始烧于清乾隆时期,产品有碗、盘、盏、高足碟、盒罐、瓶、笔筒和花盆等,胎骨坚硬,呈灰或灰白色,施青色透明薄釉,釉色以青灰为主,也有青或青黄色的。纹饰有竹、梅、兰、菊、牡丹、荷叶、莲瓣、云、龙、鱼、宝珠、八卦、鼓钉和斜方格纹等,多数是刻画而成,也有镂雕的。
4 结束语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名窑,也是中国制瓷史上烧造时间最长的一个瓷窑系。我们把龙泉窑的发展归纳为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龙泉窑发展的整个命脉,辉煌期则是发展命脉的重要节点。成就龙泉窑辉煌期,首先是山岭、瓷土、水源等丰富的资源以及自然条件的独特,这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次,辉煌期与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北宋覆灭,人口南迁,政治文化经济南移,龙泉窑得以结合南技北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再加上胎釉的配方、上釉的方法、造型的设计、装饰艺术的重大改变和提高;另一方面,水上交通发达,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瓷器的出口。最后,辉煌期与元代统治者奉行对外贸易政策相关,使龙泉窑青瓷得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元代产品除部分继承宋代传统以外,在器形和装饰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产品远销世界各地。龙泉窑以地域命名,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時代风格,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